跟着“一带一路”上列车飞驰 杏花村跑出了“中国内陆样本”

作者:贾燕妮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1-01-07 星期四

    历史注定记住这一刻。

    2020年4月,首趟中欧班列(成都)达州专列从四川达州高新区始发,满载着玩具、鞋类等商品的20个集装箱,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顺利驶入欧洲,最终抵达德国汉堡等地。这是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与达州的一次紧密合作,共同推动全川共建“亚蓉欧”产业基地。在服务全川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枢纽中,青白江区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生态致富路径。今天,我们的故事主角——客家杏花村,堪称“中国内陆样本”。

    要说杏花村的特别之处,仅凭独特的客家文化就足以见证成都百年来的移民之路。当代史学家们普遍认为,按照规模来计算的话,四川经历了4次移民潮。正是这4次移民潮,奠定了成都近代人口的基础。

    回顾成都百年史,这4次移民潮,第一次发生在秦灭蜀国、巴国后,主要是秦移民万家入蜀;第二次是西晋末年,全国性北方人口南迁,主要是邻近的陕西、甘肃等地的移民入川;第三次发生在元末明初,这次则是南方移民入川;第四次发生在清代初期,这一次的移民潮中最为出名的“湖广填四川”,大批两湖、两广等地民众在免赋政策下举家迁往四川。据成都市档案馆馆藏档案记载:“(宣统三年六月)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湖广籍占二十分之五分,河南山东籍占二十分之一分……外省人入成都籍者今皆为成都人矣。”不同地域的移民带来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为成都塑造了包容的城市基因。

    位于青白江区的福洪镇杏花村,原名解放村,地处成都近郊,与闻名世界的广汉三星堆遗址相距不远。当年南粤客家先祖扎根在此,把崇文重教、崇尚节俭的客家文化精髓带到此地,开始务农,青白江区福洪镇、清泉镇、人和乡(时为金堂县鹤鸣乡境地)等地的广东客家移民广种果树,栽培历史可追溯至清乾隆年间。

    10年前的杏花村,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是典型的贫困村。村民靠种植玉米、土豆为生。村里只见女出嫁,不见男娶妻,多数到了已婚年龄的男子却因为贫穷无法成家,杏花村成了当时远近闻名的“光棍村”。最近在省内热播的、以杏花村脱贫致富历程改编的电视剧《杏福花开》,男主角陈守望就是因为太穷,妻子选择了离家出走。

    怎么办?穷则思变,要尽快找到适合当地发展的一条路。紧邻的龙泉驿区建成了桃子、葡萄、枇杷基地,靠着水果种植闯出了一片天。而同处在龙泉山脉的杏花村,这些年,这里的土地就像睡着了,种下的一切都没有收成。当地党委、政府请来农业种植专家“实地问诊”,对这里现存的植物一一“把脉”,竟意外发现了一棵树龄超过百年的“杏树王”,这引起了专家的注意。

    百年树龄的杏树可以成活,那么是不是证明这里适合种杏树呢?经过查阅档案,看到《金堂县志》中记载:“果子属,一、有梅杏大小二种;二、桃大小数种……”《金堂续志》中记有“卷棚寺、廖家场……一带,最繁果树”“农产品集散地廖家场(东山五场之首)交易最为繁荣”“本场之所出,青果(杏、桃、李、枣)3000担”。李茂昭作《红豆村春秋十二咏》,有“名花不合堕村庄,风韵谁收入锦囊,梅杏哦成燃烛短,药兰题罢引杯长”之句;翰林高辰在和诗中也有“绿杨又向楼头见,红杏空传海内闻”之句。大致可推断,福洪镇杏花村一带的杏树种植历史,可追溯至清乾隆年间。

    到20世纪50年代,因成渝铁路建设需要,当地大量杏树被砍伐,种杏的传统渐渐消失。成渝铁路建成通车后,当时的杏花村根据本地的环境土壤等条件,大量种植柑橘,通过铁路远销各地。通过档案了解到这些历史后,村民们更坚定了种杏树的信心,在党员黄贵松的率先示范下,村民们满怀希望种植了800亩的杏树。

    可眼看着杏树开花,就是不挂果。第一年如此,第二年亦如此。此时,受到打击的村民开始砍树,有时一天甚至砍掉10余亩杏树。对此,村干部立即行动起来,挨家挨户劝阻村民砍树,还请来专家详细查看、找病因。原来,杏花村的土壤缺硼且含磷过高,种植品种单一,导致花开时节不易授粉。“对症治疗”后,花期如约而至,未砍掉的600余亩果树全部挂果,当年人均增收200余元。

    2006年,这里由“解放村”正式更名为“杏花村”。随着种植面积扩大,杏果产量大增,却因道路不通、销路狭窄,杏子运不出去,很多杏子挂在树上,烂在地里。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修路。此时,党员何炳章主动拿出自己的一亩包产田置换给因修路地被占的群众,见何炳章带头,其他党员和群众也迅速跟进。很快,一条3米宽、2.5公里长的通山水泥路建成了,杏花村的杏子终于走出了大山,村民们的钱包也鼓了起来。

    感受到收获喜悦的村民们,更加支持当地党委、政府为大家找准的脱贫路子。此后,杏花村成立了专业化公司,注册了商标,还申请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同时,积极打造整个西南片区唯一成片的杏树林,大力发展以优质杏产业为依托的乡村旅游业。当满山的杏树林环绕着双向两车道的环山沥青路时,这里便迎来了人来人往的杏花(果)节,“赏杏花、品杏果、享幸福生活”成了这里的名片。

    生于1968年的杏花村村民欧光玉,2003年其家庭总收入约2000元,家中还有常年患病的父亲以及正在读书的孩子,经济负担非常重。从2003年起,欧光玉就在村里尝试“第一批规模化杏树栽种”,随着杏花村旅游文化的兴起,2005年,欧光玉还以自家民房为基础建起了一个农家乐,经过多年经营,农家乐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欧光玉实现了家庭年收入20万元。谁曾想到,杏花村从过去一个靠天吃饭的省级贫困村竟发展成为如今人人羡慕的生态旅游新农村。

    如今,走在杏花村,看到传统的客家村寨、客家文化长廊,就能感受到这里别具一格的客家文化。在中国西南一隅的小小杏花村,客家人在此已繁衍10余代,规模近5000人。这里记录了异乡人在成都的发展历史,曾经吃苦耐劳却又致富无门的客家人,如今在党的一系列好政策及青白江区国际物流发展的契机下,在家门口就能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奇珍异果相遇相知。

    近年来,这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民的生活从贫困到小康,全村从最初的一座荒山到今天的杏树成荫,那些满山的杏树也从最初的600亩发展到现在的5000亩,作为中国南方最大的优质杏种植基地,真可谓“满山杏花如雪,遍野杏林似海”。

    中欧班列(成都)达州专列开通后,川内产品从“家门口”到德国汉堡仅需15天。成都国际铁路港作为首批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飞驰在“一带一路”上。

    今天的青白江区,展现出的开放与包容,与成都的城市基因紧密相连。繁华背后的真相,是成都面对自古“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交通劣势,迎难而上,多渠道为交通“赋能”,不管是铁路运输还是高速覆盖甚至是航空业态,均以内陆城市主动拥抱世界的胸怀和格局,不断呈现国际化发展的高能量态势。

    今天的成都,正以自己的方式,以新的经脉通道,走出一条内陆城市比肩沿海城市便利交通的新路子,把“一带一路”的国际优势延伸到自身内部的“田间地头”。在“以点带面”发展国际贸易的同时,通过中欧专列拼箱等举措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拉动新的经济增长点,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中国西部这个小小的杏花村,跟随着“一带一路”上飞驰的列车,跑出了脱贫致富的“中国内陆样本”。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1月7日 总第3625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