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见证幸福路

作者:郑 骅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0-12-22 星期二

    去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和几位同事被抽调到浙江省兰溪市委宣传部,负责制作宣传展板。为了又好又快地完成这项任务,我们第一时间走进市档案馆,从档案中找寻城市的记忆。

    通过一张张老照片,向市民诉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兰溪的发展变化。我主要负责收集反映兰溪交通变化的老照片,通过查询和翻拍照片档案,不仅出色完成了任务,还对家乡的变化有了深刻的认识。我印象特别深的有几张照片。

    一张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兰溪城区的照片。通过照片,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兰溪的城区就仅限于老城。老城里只有人民路、解放路、中山路这几条能说出名字的道路,道路两旁都是小商铺。当时汽车很少,最多的就是自行车。老城区内也没有人行道,更没有什么绿化。如今,再看这几条路也就是稍微大一点的巷子。

    通过这张照片可以看到,我的家乡兰溪的道路建设十分滞后,完全不符合“小上海”的定位。历史上兰溪是水路比较发达的城市,依靠兰江水道南接金华、东阳,西接衢州,向北可以直达杭州、徽州,历来是一个南来北往、货物集散的码头,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当时号称“小小金华府,大大兰溪县”。但是,随着新安江大坝、富春江大坝的新建,加上火车、汽车等更加快捷的交通运输方式的兴起,兰溪水路运输渐渐没落了,兰溪失去了交通优势,城市发展也渐渐落后。

    市区的道路尚且如此,城外的道路就更不行了。从一张反映溪西新区建设的老照片看,当时的城市范围仅限于城东一隅,一江之隔的城西还是大片的农田和水塘。我家曾住在城西冶炼厂家属区,当时从冶炼厂家属区到老城区要经过大片农田。从溪西桥头下来到消防大队还有一条像样的路,过了消防大队基本上就都是农田了。

    记得有一年,我的母亲带着我从梅城回兰溪,由于轮船中途出了问题,到了兰溪码头已经是晚上了。天黑又下着小雨,我们还错过了末班公交车,实在没有办法,只好走回家属区。走过了兰江大桥和消防大队,感觉路越来越不好走。风吹过水塘边的芦苇丛发出阵阵声响,让我们越走越害怕,几次不小心都踩进了水坑里。这时,忽然看见远方有微弱的亮光,走近一看,原来是我的父亲骑着自行车来接我们了,终于可以不用走这样的路了,顿时感到幸福和温暖。

    20世纪90年代,溪西新区建设进入新阶段。通过一张溪西新区建设的照片,我们看到了新区新面貌。随着一座座山头被推平、一条条道路被开通,兰溪从偏居城东一隅,变成以兰江为中心、一城两岸的新格局。越来越多的人从城东搬到了溪西,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从周边搬到新区,但是人们最关心的还是道路问题。有路就有财富,有路就有人气,有路就有未来。记得我们刚刚搬到溪西的时候,大多数的道路都是坑坑洼洼,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水四溅。每次骑车回家就像经过“雷区”。有一次,我骑车还不小心摔了一身泥。

    当时,还有一件事令我印象深刻。那是在330国道改建时期,由于330国道兰溪段建设缓慢,引起了不少人的不满,有的人甚至做出一些不理智行为。此事引起了市委领导的高度重视,也引发了兰溪人民对道路建设的反思,要发展兰溪,必须努力改变兰溪交通落后的面貌。此后,兰溪的交通建设日新月异,面貌焕然一新。

    翻看2000年以后的照片,总会被兰溪不断变化的面貌所惊艳,被兰溪山水小城的美景所陶醉。每天走的丹溪大道变美了,不仅有人车分流,还有专门的绿道。溪西青松市场门口那条道路,以前拥挤不堪,车乱停、人乱走、摊子乱摆,如今这样的情况彻底消失了,道路一下子变得开阔了。此外,兰溪农村的好多道路也修建得非常好,有的村道甚至成了人们打卡拍照的网红景点。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为期一个月的展览办得很成功。该展览吸引了很多市民观看。他们在观展过程中,有时若有所思,有时会心一笑。总之,因为有了这些老照片,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过去记忆的碎片;因为有了这些老照片,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因为有了这些老照片,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逝去的岁月。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0年12月21日 总第3618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