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老兵俞风楼:冒着枪林弹雨为战士们拍摄照片

作者:浙江省档案馆

来源:中国档案资讯网

2020-09-18 星期五

 

    俞风楼,出生于1931年12月。1950年3月,参加解放军;1952年8月,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为67师政治部摄影干事、战地记者。

    今年已经虚岁90岁的俞风楼从家里拿出一本厚厚的相册。这里面的每一张照片都由他亲自拍摄,翻动着一张张黑白老照片就像是翻阅着曾经厚重的岁月。 

《阿妈妮,再见了》

    在这其中,有一张照片俞风楼印象最为深刻。一张大画幅黑白照片里,阳光轻柔地打在一位年轻的战士和一位老大娘的脸庞,两人面带微笑,相拥眺望着远方。

《阿妈妮,再见了》 俞风楼 摄

   俞风楼告诉记者,这张照片名叫《阿妈妮,再见了》。1958年3月,志愿军宣布撤军要离开朝鲜。政治部组织一部分战士,还有战斗英雄到附近的老百姓家里去慰问、告别。已经在朝鲜6年的俞风楼和战友一行去当地一位大娘家道别。正当大家准备离开时,“阿妈妮”(在朝鲜语里“阿妈妮”是大娘的意思)突然急急地走了出来,紧紧抱住一位年轻的志愿军战士,两人情绪激动,脸贴着脸,眼眶中噙着泪花,在阳光照耀下,老人的皱纹在笑容中舒展开来,两人远眺前方,眼神充满希望和不舍。俞风楼见状,立即按下快门,连拍了数张,这个瞬间呈现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在战争中结下了深厚情谊。

   于是,俞风楼给这组照片取名《阿妈妮,再见了》。后来,这几张照片中的其中一张被中国人民志愿军画册刊登发表,同时,还被国家军事博物馆永久保存。

战地记者俞风楼

    在朝鲜战场,俞风楼的任务就是为志愿军们留下珍贵的照片。战地记者一个小组三个人,要上到战壕前线去给战士们拍半身照。

    为什么拍半身照呢?因为过去很多志愿军英雄人物,都没有照片留下来。邱少云、黄继光、杨根思……当他们牺牲了,遗像只能靠队友的回忆画画,形成一张张英雄人物的画像。

    作为战地记者,虽然不用冲锋陷阵,但同样也是险象环生,好多次,他们冒着枪林弹雨,在一线战壕里,就为了能够在战争隙间,为战士们留下一张照片。俞风楼记得很清楚,有一次,遭遇敌军轰炸,千钧一发之际,他和战友躲进了旁边的防空洞内,这才捡回一条命。“一般讲,子弹打来我们都可以进壕沟躲起来,好躲一点,就是有些时候炮弹一来就比较危险了,炮弹因为看不见来了,它哄的一下过来,根本看不见。”

    一名战地摄影记者,相机就是他的武器。每次遇到轰炸,俞风楼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用身躯压牢相机。因为,部队里的相机就几台,还是当时苏联支援的,里面记录的都是最珍贵的历史画面,值得用生命去守护。

    也正是他手里的120、135老相机,定格下了一张张历史的瞬间。从拍摄、冲洗到放大,通过一个月的训练,俞风楼全流程独立完成。在枪林弹雨中,他说,自己不是最危险的岗位,但正因为他的存在,让更多的战士有了属于自己的青春记忆,更铭刻下了珍贵的历史。

    回忆往昔,俞风楼感慨万千,他说:“和战场上牺牲的战友相比,自己太幸运,有幸目睹、亲历了祖国的腾飞。如今已快年逾九旬,人虽老,但俞风楼心还年轻,自己仍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继续为国奉献余热。”

 
责任编辑:张雪
建议观看视频时,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