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两岸的蝶变

作者:郑泽隆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0-08-12 星期三

    珠江是广州的母亲河。1943年8月,鲁迅夫人、广州籍作家许广平说:“凡是到广州的,几乎没有一个人不看到珠江”。40年后,我从粤东平原的一个小村庄,乘着高考制度改革的春风来到广州求学,学校位于珠江南岸的海珠区,自然能多看珠江一眼;7年校园生活后我参加了工作,单位就在珠江北岸的东山,也得以继续关注珠江。

    江水川流不息,洗刷世事城事,也曲曲折折从远古走过近代,走到了当代。身处伟大的改革时代,每个人都是小康社会的建设者、参与者和见证者、记录者。校园课堂的学习,兰台工作的熏陶,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让我了解了珠江的前世今生,目睹了两岸的时代风采,见证了广州的城市蝶变。

珠江水上的彩虹大桥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广州经济开始快速发展,机动车和自行车迅速增多,城区不断扩大,珠江南岸的海珠区是广州市最重要的南出口,而珠江上只有20世纪30年代建成、新中国成立初期修复的海珠桥,以及20世纪60年代相继建造的珠江桥和人民桥,不仅影响着珠江两岸市民的交通出行,还制约着珠江南岸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珠江上建造更多的跨江大桥,便成为一代又一代羊城人的梦想。

    那时,为了到北京路的新华书店购买课辅材料,我经常步行到学校北门,经过一条泥土小路来到江边码头,再乘客轮到珠江北岸的天字码头,在感叹两岸交通不便之余,也多次凝望这个曾被视为官方专用的第一码头,脑海中掠过一幅幅近代羊城历史烟雨图:清朝禁烟钦差大臣林则徐气宇轩昂登岸入城时的热闹场景,停泊江面的列强战舰炮轰广州的腥风血雨,广州民众迎接孙中山返粤的热烈场面,珠江两岸民众长期靠舟楫过江往来的颠簸和无奈……

    为了改善广州的交通环境,广州市政府加强对路网、桥梁的规划,采取政府投资、社会集资等多种方式建设跨江大桥。1983年,位于城区东侧的广州大桥正式开工建设,1985年6月建成通车,横跨珠江主、辅航道和二沙岛,成为贯通广州南北城区的城市主干道,不仅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运动会期间南北交通的顺畅,而且大大促进了城市的东进、南拓。这样,周末我到五山的几所高校看望同为大学生的中学校友,便再也不用乘车兜兜转转海珠桥了。此后,广州进入了密集修建跨江大桥的新阶段。

    1988年8月,横跨珠江后航道的洛溪大桥建成通车,将广州城区与番禺连为一体。同年,海印桥飞架在史称“羊城三石”之一的海印石一带珠江河面上,将广州越秀区与海珠区连接在一起,自此,我们从大学校园前往东山、越秀等中心城区又多了一条过江桥梁,游览城区历史古迹或到档案馆、图书馆查找资料更便捷了。1998年年初,在海珠桥东西两侧珠江河面上,又相继建成了江湾大桥和解放大桥,成为连接珠江南北两岸的快速通道,极大缓解了广州旧城区荔湾、越秀和海珠的交通压力。1998年,位于珠江后航道的鹤洞大桥,以及位于珠江北支流的华南大桥几乎同时通车,前者将芳村地区与海珠区连接起来,改写了以往两地居民只靠轮渡过江来往的历史,后者连接天河区与海珠区,改善了经济重心东移后城市东部的交通环境。东圃大桥、丫髻沙大桥、新光大桥、番禺大桥、琶洲大桥、猎德大桥等桥梁也陆续建成投入使用。这些跨江大桥彻底改写了广州的桥梁史,使昔日为珠江所阻滞的广州两岸变为通途,如同珠江河面上的彩虹,照亮了广州,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在广州跨江大桥建设过程中,城市建设部门档案人及时跟进指导,并将相关的建设批文、设计图、施工记录和照片等档案资料接收进馆,前些年还组织开展了广州跨江桥梁专题编研工作。2019年6月9日国际档案日期间,广州档案人挖掘梳理了馆藏桥梁建设档案资料,在广州大学城举办了“广州记忆——珠江上的桥梁档案展”。今年,他们又将展览送至附近社区,为基层群众送去了珠江桥梁的视觉享受和文化食粮。

珠江两岸的城市地标

    城市地标往往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体现着城市的经济实力和技术能力,承载着城市历史与现实、传统与创新的独特文化内涵,展现了现代城市的竞争力和时代魅力。作为千年商都和最早的通商口岸,广州很早接受了现代城市的模式和建筑形式,并在清末民国时期沿珠江北岸建成了沙面建筑群、粤海关大楼、永安堂和爱群大厦等建筑。其中,高64米的爱群大厦是“南天王”陈济棠为发展广州商业而兴建的广州第一幢钢框架结构高层建筑,既有岭南骑楼的特征,又有美国摩天大楼的形状,是当时设备最新式、最完善、最豪华的国内首屈一指的大酒店,从1937年落成开业后,便作为广州第一高楼耸立在珠江北岸,引领风骚30年。

    我到广州读书时,有一次,历史课老师带着我们到海珠广场和沿江西路一带现场教学,参观了海珠桥、广州解放纪念碑、爱群大厦等,并说陈济棠“治粤八年”有关资料大多收藏在省市档案馆、图书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1984年新中国成立35周年阅兵活动在北京举行时,有一位同学找出了一张1949年11月广州人民在爱群大厦前热烈庆祝广州解放大游行和迎接解放军入城的照片,学子们一起为新中国激动欢呼。

    1957年,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举办,此后每年都在广州举办春秋两届交易会。为进一步做好会议接待工作,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广州着手设计建设一座涉外宾馆。1968年1月,位于城市中轴线上海珠广场、南临珠江的广州宾馆建成开业,主楼高27层,不仅超越爱群大厦成为广州新的地标性建筑,而且以楼高86.51米一度成为全国之冠。在随后的40多年间,广州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实施东进、南拓战略,城市经济实力大为增强,广州地标不断东移,从白云宾馆到广东国际大厦,再到中信广场,高度不断刷新。特别是进入21世纪,城市地标再次回到珠江两岸。2009年9月,在全国人民喜迎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与珠江海心沙岛和广州市珠江新城隔江相望的广州塔建成。广州塔整体高600米,因其椭圆形的渐变网格结构呈现“纤纤细腰”,而被人们称为“小蛮腰”。同年底,我随省档案局的领导应邀到完工不久的“小蛮腰”观摩体验,指导做好工程建设档案的收集管理工作。2010年11月,随着亚运会开幕式在海心沙举办,绚丽烟花环绕着“小蛮腰”,让世界记住了广州的“小蛮腰”。这一体育盛会也被现场参加拍摄的兰台人记录,有关档案资料也被接收进档案馆。

    广州塔位于城市新中轴线上,广州最繁华的经济带与广东最古老的一条江的交汇处,融合了传统与现代,连接起历史与未来,成为无可替代的广州新地标。同样,档案记载历史,启迪未来,见证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辛历程和辉煌成就。

    今年6月9日国际档案日期间,为配合做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主题宣传,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在省市档案人的策划、推动下,广州塔亮起了档案公益广告。当天傍晚,广州天空电闪雷鸣,下着大雨,却丝毫阻止不了提前知悉的档案人前往花城广场观赏。19时40分开始,在雨后的夜幕衬托下,“小蛮腰”变幻出了绚丽的光彩,“档案见证小康路”“6·9国际档案日”的公益广告和“中国档案”标识闪亮登场,在塔身上方慢慢转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在附近散步的市民,现场等候的兰台人赶忙将这一幕拍摄下来,通过官方媒体和自媒体等迅速传播开来,弘扬了主旋律,传播了正能量,有效提升了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影响力。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0年8月10日 总第3562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杨太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