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的证明

作者:孙 昊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12-31 星期二

    父亲在最后的时光中,有一部分时间,一直在为证明自己的身份而四处奔走。

    父亲曾在西北大漠当过8年兵,在部队里堪称“能文能武”、表现突出。退伍后,他做过体育教员,当过村干部,还当过电影放映员。

    我的老家在西南岗农村,家中人口多、土地少,入不敷出。打我记事儿起,就知道父亲一直在为全家的生计终日操劳。

    父亲一生不得志,辗转在不同岗位,都只能养家糊口。父亲40岁时生过一场大病,几乎丧失劳动能力。

    进城后,年过60的父亲当过宾馆和小区的保安,兢兢业业,自食其力。他这一辈子,始终闲不下来,直到离世。

    父亲胸怀坦荡,热心助人。我曾记得,30多年前,父亲借给一位战友500元钱。当时的500元不是个小数目。有一次家中急需用钱,父亲上门去要,结果空手而归。

    母亲问:“要钱的事情怎样了?”父亲答道:“我去了战友家,看到四五个孩子灰头土脸、哇哇大哭。又看见他家的土坯房子四处透风,我没忍心开口。”

    那天,父亲陪战友下地干活。一人牵牛,一人扶犁,相互配合,默默无语。

    父亲去世,他的这位战友前来相送,哭得最为伤心。

    父亲任村干部时,村里曾发生一起刑事案件。事发后,罪犯潜逃,无影无踪。父亲带着村民不分昼夜地搜寻了几天,终于在一块高粱地里发现了那人。父亲怒不可遏,一个箭步冲上去,将那人紧紧按住。

    有一个深夜,父亲正在为村民放映电影,一户人家的农房突然着火了。父亲赶忙关掉放映机,与村民一同前去救火。等父亲回来时,发现汽油发电机不见了。父亲向单位赔付了900多元,这几乎是他大半年的工资。父亲提起此事,从未后悔过。

    父亲为人处事光明磊落、实实在在。在农村的时候,遇到邻居有难,他总是鼎力相助。

    父亲善于交往。天南海北的朋友回泗洪老家,总是想方设法与父亲见上一面,把酒言欢。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地方给予了退役军人更多的关心。根据政策,像我父亲这样的老兵,每月可获得100多元的补贴。还有人告诉父亲,多年前乡村电影放映员的经历,也能为父亲争取到一定补助。

    父亲喜出望外,但又忧心忡忡。父亲是个粗枝大叶的人,几番搬家,他的退伍证找不到了。那段乡村电影放映员的生涯,更是无从证明。

    一些老战友办理了手续,享受到政策,这对父亲触动很大。

    父亲东奔西走,一直在为找回身份努力。他四处打听,找到了退休多年的原电影公司经理,他建议父亲去档案馆查阅资料、寻找证明。

    县档案馆在城北政务区,掩映在一片葱茏的枣树林中,离我家有十多里的路程。夏日的一个清晨,父亲骑着自行车,怀着忐忑的心情赶过去。

    县档案馆工作人员了解到父亲的情况后,非常理解他的心情,帮他找了一整天。终于,他们从浩如烟海的档案里找到了父亲所需的证明材料,所有的资料终于备齐了。

    父亲一一复印了退役军人证明和电影公司乡村放映员名册,找工作人员加盖上县档案馆公章,小心翼翼地放进牛皮纸信封。

    一个月后,父亲如愿拿到了属于自己的补贴。其后的日子里,父亲对我说:“感谢党和政府,挂念着我们这些退伍老兵和对乡村文化作过贡献的电影放映员。”

    这份暖心的收入拿到手没几年,父亲就病重了。

    2017年7月1日,父亲撒手人寰。临终前,父亲嘱咐我,要在他身上盖上党旗,胸口放上党员证。父亲在部队期间就入了党,40多年栉风沐雨中,父亲坚定的信仰伴随了他一生。

    父亲虽已不在,但他平凡人生的点滴依旧保存在档案里,有迹可寻,清晰可见。

    今年春天,镇里准备撰写一份魏营西瓜发展史,需要查阅1994年的县志,我便带着公务来到县档案馆。

    年轻的档案工作者得知我的来意,非常热情,很快就帮我找到县志,复印好记载魏营西瓜的内容。

    档案工作者彬彬有礼、耐心细致。他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让我颇为感动。

    感谢档案工作者,他们不辞辛苦,帮我父亲找回丢失已久的身份证明材料。感谢这群风华正茂的年轻档案人,他们爱岗敬业,帮助更多人找回一个个闪光的记忆。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12月30日 总第3469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杨太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