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见证太原铁路建设有限公司的发展

作者:中铁六局集团太原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赵洁晶

来源:中国档案资讯网

2019-09-29 星期日

    2009年,我被调到公司档案室工作。那时,太原铁路建设有限公司机关新办公楼刚刚竣工回迁,公司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分(子)公司、项目部不再负责保管档案。接到任务后,虽然我心里已有十足的准备,但当我推开公司档案库房大门的那一刻,还是有些手足无措。

    太原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作为有着半个世纪历史的老单位,当时有7个分(子)公司,20余个项目部。这些部门所形成的档案,包括实物档案、文书档案、工程档案、财务档案,粗略估计有上万卷,整理工作量大、任务繁重。但为了早日完成整理工作任务,并力争档案工作达标,我开始从一张张图片、一段段文字、一页页记录材料入手,并从这段漫长的档案资料整理工作中,逐渐品味出档案的独特魅力。

    半个世纪前,公司前身是北京铁路局太原铁路工程总公司,始建于1953年,作为太原铁路局工程处,主要工程为铁路工程,老一辈工程人就是从开山铺路、涉水搭桥开始的。在档案室里,我有幸看到了一张张老照片,照片中的铁路也许早已被动车、高铁取代,照片中的小伙子也许已然成为耄耋老人,面对光阴,一切言辞都显得苍白。

    那个时候相机胶卷是很珍贵的,留下的资料并不多,但从一张张泛黄的黑白照片上还是可以看到,“三块石头架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正是老一辈工程人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天当被子地当床,简易的帐篷就是露营地。帆布包、解放鞋,还有藤编的安全帽,都是艰苦朴素吃苦耐劳中铁人永远的记忆。

    那时设备匮乏,没有铲车和吊车,没有挖掘机和“后八轮”,峭壁绝岭、深山峡谷中靠的是肩扛手提,血肉之躯。工程测量没有GPS,没有全站仪,只有经纬仪和钢尺,通讯没有手机、对讲机,有时隔着沟壑只能靠旗语和手势来指挥、交流;交通没有道路车辆,只能是背着脚架仪器箱,钻深山走密林一路披荆斩棘走到工作地;那时的办公条件是我们想象不到的艰苦,搭个棚子来办公,大树底下遮风挡雨,道碴铺上木板就是办公桌;那时铁路公路很少,施工进场时工人们搬着行李,扛着红旗喊着口号,就这样前进、前进、前进!京沪铁路、成昆铁路这些国家基础铁路干线在脚下慢慢延伸,靠的只有前辈们坚定的信仰、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后来,照片渐渐多了起来,颜色也丰富了起来,照片里的工程人们,夹杂汗水的脸上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了灿烂的笑容。

    有一张20世纪80年代的照片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照片里不过是一个由几根木桩和石棉瓦组成的破草棚,一台简陋的钢筋加工机,有工人在进行钢筋制作,周围还有很多工人围观。但是从照片上可以看出,制作钢筋的工人一脸肃穆,专心致志,身边有很多工友们更是激动之情洋溢脸上,对着镜头露出自豪的微笑,想必这在当时已经是比较先进的设备了,大家都以和这台大家伙合影感到骄傲。

    20世纪80年代的照片里,我看到了我童年时见过的混凝土搅拌机,那时的混凝土作业大多是将混凝土搅拌机安置在现场,待混凝土搅拌好后,由工人利用“铁铲加小车”送到施工点。面对落差较大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小车”运输难以到达,工程人会采用“吊装上楼”和“搭滑梯”的方式运输混凝土,而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照片里有一座小型的搅拌站,几名工人有的铲沙子,有的在拌水泥,有的忙着加水,无处不在的扬尘伴随着他们。那个年代没有摆拍,没有修图软件,工人们忙碌的身影,没有一个人望向镜头,甚至看不清他们的容貌,无从分辨究竟是谁,在那个骄阳似火的烈日下辛勤劳作,但是他们每个人的身影,都成了永恒的定格。

    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工地的生活已不再是风餐露宿。但工作环境依旧艰苦,工人的生活已经得到了大大的改善,有的施工队开始租用民房,在老乡家的院子里,同吃同住。有的项目部自建驻地,虽然多是简单的砖混结构加上石棉瓦,夏热冬寒是常态,但是比起之前简单的工棚,已经是前进了一大步。我们的工程人为着“广厦千万间”的美好愿景,自己“独破受冻死亦足”。正是有着无数工程人这样的大无畏牺牲精神,迎难而上,不懈奋斗,才有我们今天铁路里程世界第二的骄人成绩。

    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司的项目驻地已经逐渐更新换代,公司深入开展了“幸福之家”建设标准化达标活动,制定了《建家标准化指导手册》,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进行了整改,并将工作有效延伸至外协队;持续改善一线职工生活条件,对所有项目的驻地,按照“六区”标准化进行统筹安排,确保职工工作环境舒适卫生;在硬件达标的同时,注意加强人文关怀,开展了幸福企业创建系列活动。尽管建设者们依旧避免不了在深山大泽之中开山架桥,但工作生活环境早已不可同日而语。照片上,原来低矮潮湿的帐篷变成了干净舒适的板房,简陋的灶台变成了宽敞明亮的餐厅。虽然出行不便,但是每位员工在驻地,不用再忍受酷暑严寒、风吹日晒,大部分办公室、宿舍都配备了空调、无线网络。在辛苦一天之后可以吃上可口的饭菜,可以和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人视频聊聊天,以慰思乡之苦。项目部还会结合实际情况增设文化长廊、篮球场等各类生活休闲场地,为职工在繁忙的工作后提供一块休憩之地,在忙碌紧张的工作之余,还能有身心的放松和精神的成长。

    而工地上,不仅有高等级自动化钢筋集中加工厂,很多项目还建了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输送泵车早已成了建筑施工的标配,无论施工时的“上天”还是“入地”都不再是难题,横挂天空的传送臂早已成为工地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线。看着照片上我们工地的这些新工艺,看着一条条高铁、一座座桥梁平地而起,我为我们工程单位感到深深的自豪,为祖国的强大感到骄傲。

    每当我翻开一页页泛黄的档案、一张张记录公司发展的老照片,擦拭着一个个奖牌、奖杯,就如同我再一次亲身经历了我国建筑施工领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一般。

    新时代,我们仍需努力,我们要不断摸索、不断提高、不断创新,让档案彰显无穷的生机与活力,让档案在社会发展和人民的生活中发挥更多大的作用,让档案记录下我们奋进新时代的每一步坚实的印迹。

  

 
 
责任编辑:刘琛 段立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