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里我和桥的故事

作者:廖爱忠

来源:中国档案资讯网

2019-09-23 星期一

    父亲的寝室一直很简陋:一张旧木床,一张简易的书桌。木床下结满了蜘蛛网,落了厚厚的一层灰。在木床下还藏着父亲的一只小皮箱,他每次回家都会往破了皮的箱子里塞东西,再把皮箱擦得干干净净,然后再用一把小锁紧紧地锁着,生怕我们挪动和翻看。对于皮箱里装的东西,父亲只字不提,还规定我们谁都不能碰。

    1990年9月,父亲从高级工程师岗位退休,有一天我看见他打开了那只尘封已久的小皮箱。“你不是一直好奇,这箱子装着什么吗?来,过来看看。”原来里面装的是一本本厚厚的相册。他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抚摸着一张张照片,开始向我讲述一个个关于桥的故事,我的记忆也被这些老照片不断勾起……

    我的父亲,1955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铁道部大桥工程局工作,名副其实地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代建桥人。从参加工作到光荣退休,他先后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江汉二桥等桥梁的建设。父亲长年在外,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回湖南老家,和我们团聚。每次回家的时候,我们姊妹几个最喜欢听他讲那些建桥的故事。

    父亲指着一张照片问道:“这张照片你有印象吗?看看这照片里的黄毛丫头。”这是父亲所讲述的故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武汉长江大桥。

    “修建武汉长江大桥的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即便得到了苏联专家的援助,但是大桥建设的具体试验、施工和检测都是我国专家慢慢摸索出来的。长江大桥建成通车那天,整个武汉三镇万人空巷,汉阳桥头两边插满了旗帜,成千上万的群众引吭高歌:‘龟山蛇山上,万杆红旗飘’。”一谈起桥,父亲就打开了话匣子,说个喋喋不休,而且时不时还引用几句诗,也不管我们听得懂听不懂。“武汉长江大桥的胜利建成,结束了我国万里长江无桥的状况,从此‘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父亲一边自豪地讲着,一边指着另一张照片:“南京长江大桥是第一座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中国乃至世界桥梁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是20世纪60年代国家建设的重要成就,也是中国桥梁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极大的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有‘争气桥’之称。”

    稚嫩懵懂的我撑着脑袋听父亲讲述着,心里暗暗发誓:我一定要去现场看看这座雄伟壮观的大桥。从那以后,我就经常跟妈妈吵着、闹着要去武汉看爸爸、看大桥。

    1976年的暑假,妈妈实在拗不过我,带着我和姐姐来到武汉,来到父亲所在的建设工地,也终于来到了我梦中的那座桥。滔滔江水,迎着朝阳,波光粼粼,像给这座坚挺威严的桥梁镀上了一层鎏金,蔚为壮观。父亲指着大桥:“下层铁路桥是钢铁搭建的,上面跑汽车,下面走火车。”那年我7岁,当时穿着小背心,小短裤,打着赤脚拍下了我与长江大桥的第一张合照。暑假结束后,我拿着这张照片四处向同学们炫耀:“看,这是武汉长江大桥,我爸他们修建的,厉害吧!”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小小的心田里就埋下了一粒种子:长大了,我也一定要成为一名像父亲一样的建桥人。

    1986年9月,我来到武汉上学。报到的前一天,父亲带我再次来到武汉长江大桥。时隔十年,我从黄毛丫头变成新时代的青年,身后的长江大桥历经风霜,仍然屹立在长江之上,于此又拍下了第二张我与武汉长江大桥的合影。

    1989年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大桥局谷城桥梁厂工作,当时的谷城桥梁厂(2001年改制为中铁大桥局集团湖北第六有限工程公司)以生产轨枕和桥梁产品为主,桥梁主体施工领域基本没有涉足。2003年,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公司做出明确的战略定位:在做好做精桥梁、轨枕产品的前提下,向建桥领域进军,把六公司建成真正的六桥处。从此,我也成了真正的 “桥二代”。

    平时在父亲的影响下,我也开始收集保存公司所建桥梁的照片。不久,关于那些屹立在祖国广袤大地的各种桥梁,和公司走出国门在境外建造而成的各式各样的桥的照片已有近百张了。于是乎,现在由我开始给父亲讲述建桥故事:

    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是公司首次涉足大桥建设所建的桥,大桥在当时是我国最先进的“公路+轻轨”两用桥,分两层,上层公路为六车道,下层为双线城市轨道,其跨度位居世界同类桥梁之首;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是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境内一座跨长江的高速铁路桥梁,建成时是世界首座六线铁路大桥,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高速铁路桥,也是世界上设计荷载最大的高速铁路桥;摩洛哥王国拉巴特高速公路斜拉桥是摩洛哥王国投资兴建的第一个斜拉桥项目,也是公司建成的第一座“中非”友谊之桥;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为武汉市的第8座长江大桥,主桥面为双向8车道,是世界首座主缆连续的三塔四跨悬索桥,世界同类桥梁中跨度最大的三塔四跨悬索桥;正在建设中的杨泗港长江大桥总长约4.32公里,是武汉第一座双层公路桥,是世界上工程规模最大的双层悬索桥,其悬索桥跨度在国内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二……父亲如痴如醉地听着我津津有味地讲述,不断地点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看完父亲那些黑白照片,再看看我亲手制作的精美相册,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们作为大桥人,伴随着新中国桥梁的建设一同成长。这些照片不仅见证了我的成长,见证了大桥局建桥发展史,也见证着新中国桥梁建设事业的发展。她像一条条钢筋混凝土的脊梁,承载着中国梦,引领中国桥梁建设事业走向新的辉煌。

    如今,父亲那本厚厚的旧相册被我安置在书架最显眼的地方,旁边一本本精装的相册是我上班30年来收集的关于我和桥的故事。感谢父亲,感谢父亲的那些普普通通的旧照片,对我而言,这不仅仅是弥足珍贵的回忆……我想,照片里所承载的建桥精神也是我要讲给孩子听的,让“跨越天堑、超越自我”的建桥精神注入血脉代代相承。

 
 
责任编辑:魏安宁(实习)段立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