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档龄”折射出的档案情与缘

作者:武汉市委机要保密和档案局 蒋敏华

来源:中国档案资讯网

2019-09-18 星期三

    2019年4月25日,一幢有着百年历史的汉口老建筑外,簇拥着人群,正在上演着档案事业发展史上历史性一刻。湖北省武汉市档案局的牌匾从门厅上徐徐摘下,随后入藏到位于同一个大楼里的武汉市档案馆库房,武汉市档案局、武汉市档案局馆的历史就此定格。我站在人群中,望着阳光下古旧的墙面和斑驳的爬山虎,回忆一帧帧闪现。

    1980年,武汉市档案局设立,至今走完了39年历程。而我的兰台情缘,从1983年入学武汉市江汉大学档案专业班算起,至今也已有36年。从懵懂少年,到初入兰台;从编辑小兵,到武汉市档案局法规处处长;从武汉市档案局初成立,到机构改革档案局、馆分家,职能合并,大半部分的人生都与全市档案事业重合在一起,我们用36年的时光见证了彼此的变化。

    青涩年华初识“档案”两字,见证档案高等教育开疆辟土。19岁那年,也就是1983年,我幸运地成为武汉市江汉大学首届档案专业学生,从此我对档案局、档案馆、档案工作、档案教育、档案事业等有了朦胧印象。3年的校园学习,除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增长,也亲历了全国档案专业高等教育发展壮大的重要历史阶段,看到了老一辈档案人为壮大档案队伍付出的不懈努力。20世纪80年代,我国档案高等教育还处于蹒跚学步的初始阶段,全国仅有中国人民大学等个别高校开办了档案大专教育。为开拓武汉市档案高等教育,武汉市倾注了大量心血,继创办全日制档案大专班后,又于1985年创办了电大成人档案大专班,那时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陈智为、王传宇、李鸿健、韩玉梅、曹喜堔等档案学大师们云集武汉,展大师风范,先后为江汉大学和武汉市电大档案班的新苗们传道、授业、解惑,也让我的档案人生有了良好的起步。

    编辑部里的“小确幸”,我与档案宣传工作共奋进。1986年,我初入档案职场,成为武汉市档案局档案宣传战线的一名“小编”,从事《武汉档案》刊物编辑和摄影工作,刊物成为我职业生涯的启蒙老师。20世纪80年代,我国档案工作在恢复中逐步得到发展。当时,全国档案系统的专业刊物也是屈指可数,无论是业内同行还是莘莘学子,大家都渴望着能拥有更多的档案专业刊物,提供更多学习交流的精神园地。作为兰台新兵的我,深感此份工作的重要意义,第一次任务是参与报道“湖北省科技档案效益展览”开幕式,第一次采访是与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方衡聊档案编研工作,那份对待工作的敬畏与热忱一直延续至今。“编辑部的故事”也许没有想象中那么精彩,但有编辑老师们的工匠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使我受益一生。那时,没有电脑、没有排版工具,刊物每一个页码都是责任编辑一个字一个字地在字格中填充,逐句逐行地拼接出来的,排一期40页的版面至少耗时数周。在编辑部以后的日子里,看着自己写的“豆腐块”第一次变成了铅字,心里有一种特别的激动。初尝甜头后,便喜欢上了“爬格子”,从此和文字工作结了缘,一发不可收拾。是档案工作赐给我的职业启蒙与鼓励鞭策,也是档案工作让我发现了心中所爱,收获了满满的快乐。

    一生的不解之缘,融入档案事业蓬勃发展的大浪潮。“岁月不居,时节如流”,36年的岁月,武汉市的档案事业从一张张纸质卡片手工检索到电子文件在线归档和数字档案馆(室)初步呈现,从固守档案馆到全市机关、企业、社区、村队、家庭档案工作遍地开花,从事业发展愁人、愁钱、愁物的“三事愁”到如今事业发展充分保障的新常态,全市档案事业已进入到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在档案事业发展年轮的一次次转换中,我也转遍了市档案局的科教培训、文秘综合、法规宣传、业务指导等全部工作岗位,在全市档案事业发展的大浪潮中贡献着自己的一己之力,不经意间,曾经少年已添几丝白发。2019年1月9日,武汉市党政机构改革拉开序幕,局里的很多同仁因机构改革的要求,被动离开了扎根大半辈子的档案工作。而我幸运地继续留了下来,在市委新组建的工作部门从事档案业务指导工作,继续奋斗在档案工作战线上。

    36年的岁月,对于与我同时代起步的全市档案事业而言,只是短暂的一瞬,但于我却是一辈子的“档案记忆”。这里存放着我的青春,承载着我的梦想,有过我奋斗的痕迹,是我心之所系、情之所在的地方。档案新篇章已开启,而我也准备好了踏上新的征程,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书写我的档案情与缘。

 
 
责任编辑:段立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