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漫金山到临危不乱

作者:黄石市黄石港区残联 王国军

来源:——三段记忆见证新中国长江防汛史

2019-07-29 星期一

    由于生在长江边,长在长江畔,因此我对长江水的起起落落和长江大堤的安危格外关注、格外关心。

    2019年有一则消息: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湖北省防汛形势总体复杂严峻,长江流域中下游可能发生较大洪涝灾害。

    看到这一新闻,我不由得想起了最近一次长江防汛的经历。那是2016年夏天,6月18日进入梅雨期后,湖北省黄石市发生了4轮强降雨,到7月7日,长江黄石港站最高水位达25.01米,排在历史最高洪水位第7位,共超设防水位7天,超警戒水位2天。

    对此,黄石市及时启动长江防汛应急预案。从7月1日起,我受单位委派,参加了长江黄石电厂至海观山段江堤防汛工作。我所在的位置是黄石港区第4号哨所。区直机关、辖区学校安排数十人,在大堤24小时轮班巡查。每人手持一根竹竿,从上至下一字排开,仔细查找渗水点,一步一个脚印,不放过每一寸区域。一旦发现可疑点,便紧急排查。对于不能确定的疑点,立即报告,请相关专家现场勘查,进行认定、排险。

    经过20多天的严防死守,长江水位缓慢回落,加上一直未发现大的险情,个别防汛人员滋生了松懈情绪。“太不像话,半夜竟有人偷偷睡觉。”一天凌晨,领导巡查时竟发现有人睡觉,对其进行了严厉的通报批评。“也不全怪偷睡者心大,要是在1998年,无论如何睡不着。”有老同志私底下议论。

    回想1998年那次长江防汛,人们记忆犹新。《黄石港区志》记载:1998年,长江发生百年一遇的全流域特大洪水,黄石港区汛情十分紧急。从6月26日进入设防水位到6月28日进入警戒水位,仅3天时间。7月22日至23日特大暴雨后,山洪暴发,境内磁湖、青山湖暴涨,胜阳港、青山湖两大排渍泵站抽排乏力,内涝严重,部分主要街道积水1—2米,且多日不退。长江黄石港江段最高水位达26.32米,仅次于1954年。全市58.311公里江堤80%以上江段超过历史同期最高水位,且持续80余天,外洪内涝,全线吃紧。在特大洪水面前,全市迅速建立了市、区、街道、社区(单位)指挥部、指挥所、哨棚(岗)4级防汛组织网络,动员和组织全区共产党员、干部、职工投入防汛抗洪斗争,层层落实责任,竖立生死牌,誓与大堤共存亡。全区参与防汛人员7.3万人(次),先后战胜8次特大洪峰的冲击,保住了7.66公里干堤,保住了黄石市中心城区20多万人口和数百亿资产的安全。

    当年,我在一家央企担任基层工会负责人。一位家住监利县的职工接到家人紧急求救电话,由于洪水泛滥,当地乡政府通知村民投亲靠友。单位领导闻讯,立即安排我带车到监利县接职工家属。经过数小时的长途奔驰,当我们赶到监利县长江大堤时,看到江水漫过大堤,部分垸子已被水淹。垸内的民房全部被淹,少数房顶隐约可见。

    汽车缓慢行驶在长江大堤上,大堤上垒起1米多高的子堤不时有江水荡过。我和司机的心都提到嗓子眼,生怕溃堤,葬身鱼腹。此前,嘉鱼县牌洲湾长江干堤因长时间浸泡突然溃堤,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好在这次我们有惊无险到达那位职工家。他家因地势较高,房屋尚未进水。我和同事随即将其父母、侄儿、侄女五六人接上车,安全转移到单位职工宿舍。

    汛期过后,黄石港区实施长江大堤全面加固工程。《黄石港区志》记载:黄石港干堤工程设计标高29.24米,比原堤高出1.04米,比历史(1954年)最高水位26.39米高出2.85米。整个工程共计完成土方30万余立方米、石方6万余立方米,铺筑混凝土路面3万余平方米,修筑各种防护墙12公里,砌石护坡4万平方米。第二年,在相同水位下,新加固的大堤无一处渗漏,无一处散浸。

    此后近20年,长江黄石港大堤经受过多次洪水考验,均有惊无险。也许是“狼来了”喊多了,部分群众对于长江防洪不再高度紧张,甚至处变不惊,保持“平常心”。但对于许多老人来说,提起长江防汛仍然心有余悸。

    “那时候,到处一片汪洋。”年逾八旬的父亲回忆起1954年的大洪水仍十分痛心。生长在梁子湖梁子岛的母亲说,1954年的时候,长江与梁子湖江水相连,浩浩荡荡。

    《黄石港区志》记载:1954年4月,长江以南地区提前一个月进入雨季,雷雨不断,降水量达1580毫米,超过年均降水量200毫米。长江水位从14.9米迅速越过22米设防水位,相继超过1931年、1949年的水位,8月19日长江水位升至26.39米。时属黄石港镇公所管辖的白沙乡500米江堤溃口,一时江水肆虐,域内田地房屋被迅速淹没。

    1954年大洪水后,沿江居民投入到声势浩大的水利工程建设之中。“那个年代,都是手扒肩挑,天亮上堤,一直干到天黑。整个长江大堤人山人海。”父亲回忆说。到20世纪70年代,我儿时记忆,农闲时节,堂哥堂姐一人挑一担箢箕出门,一去数十天。伯母常在家叹息:“伢们遭孽,做业(修水利)累死个人。”但人们知道,不去不行,为了自家,当然也为大家不受淹,只有受累。否则,一发大水,家家户户遭殃。

    历史上,长江洪水肆虐无数。据《大冶水旱灾情录》载,民国37年(1948年)前的150年间,域内洪涝灾害三四年一遇,每遇洪灾,江湖泛滥,田畴淹没,民不聊生。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大水,“民间垒石累土障波”。清道光二十八年至咸丰十年(1848—1860年)的12年间,8年遭受水灾。民国20年(1931年),长江大水。黄石港水位24.78米,境内港乡堤、昌大堤、胜阳港堤先后溃口,淹没农田33万亩,死亡57人,冲塌房屋千余间,总计损失900余万两银元。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长江大堤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苦奋斗,一轮又一轮的治理、加固,人们在长江上建设了葛洲坝、三峡大坝等大型水利工程,扼制了长江水患,充分利用了水资源,造福两岸人民。如今,长江防洪能力不断提升,新时代,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长江防洪必将取得新的更大胜利。

   

 
 
责任编辑:刘琛 段立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