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载史册的航天记忆

作者: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王玮

来源:中国档案资讯网

2019-06-27 星期四

    从1968年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到2013年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建成,从神一到神十一,从天宫一号到天宫二号,科技档案见证了航天员中心的风雨五十载,它是全体科研人员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中心50年来科研工作发展历程的真实记录。

    启梦

    让我们把“时光机”开到50年前。

    空间探测,动物当先

    在中心成立前,就已经有轰动全国的“小狗上天”事件。在中心至今保存的“老三所”档案中,还有着当时专家整理的记录。

    1964年7月,随着我国发射的第一枚生物火箭,一群大白鼠“首飞”进入了太空。1966年7月15日和28日,两只小狗分别乘坐生物火箭“试飞”并平安返回。火箭发射高度为七、八十公里。火箭的头部由生物舱和回收舱组成,里面装有记录心率、血压、呼吸和体温等生理指标的磁记录器和自动摄影系统。这两只小狗是从多只小狗中遴选出来的,它们在上天之前经过了严格的“训练”,以保证能适应飞行过程中过载、旋转、低温和噪声等状况。后来,专家也曾经训练过猴子,但由于“曙光一号”任务的下马而未能继续。

    民以食为天,航天员也如此

    1969年开始的“曙光一号”航天口粮的研制档案,是我国第一份关于航天食品研制的文献,记载了“曙光一号”口粮研制科研人员历经11年,取得的丰富的研究成果,包括各个主要环节的全部技术资料,如航天员营养供给量标准、失重状态下航天员进食方法对口粮的性能要求等。

    1987年,科研人员又做了卫星搭载小鼠的供食研究,成功地设计和加工出合乎卫星搭载小鼠使用的饲料,能经受飞行环境且不碎不裂,小鼠能正常进食,营养配比合理,能提高小鼠的免疫应激能力,最后还为死因分析提供了部分实验依据。

    世上最贵的衣服——航天服

    “曙光一号”航天服的研制始于1968年,并且在1978年,获得全国大会表扬。档案总结了10年来航天服的研制经验,着重叙述了“曙光一号”舱内航天服的技术性能、设计要求、实施方案、制作与实验技术条件等。

    1970年开展宇宙服防寒保暖性能医学研究,要求在极端低温情况下,吃航天口粮能维持轻度活动和持续工作,通过实验鉴定,制定了宇宙服防寒保暖材料的医学要求。1970年还开始“曙光一号”宇宙服通风结构研制,历经7年时间,对“曙光一号”飞船常态和应急飞行时人体的散热进行研究,最后筛选出了满足医学要求的通风结构初型。1977年,开展宇宙服地面加压对人体影响的研究,首次揭示了人体穿着航天服在长时间地面加压条件下通风散热的规律。在微波辐射安全限值的研究成果基础上,1985年,在相关单位配合下,进行了单层微波防护服试穿。其间,还对宇宙服供氧及温湿度控制等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水冷服的医学要求,进行了宇宙服漂浮抗浸试验。

    1971年开始研制“曙光一号”航天头盔,有总体方案、外形、密封、部件设计、加工、总装试验等16项研制项目,用近10年时间,气密性、强度、重量等三项重要指标,基本达到要求,并通过了人体医学实验。

    所有这些工作,为以后研制舱内和舱外航天服奠定了基础。

    环控生保,持之以恒

    生命保障系统是载人飞行器的主要系统之一,为保证航天员生命安全,于1970年开展了医学与工程关键技术的研究。项目采用了医工结合、多学科联合的途径,学术研究与产品研制同时进行,1983年左右,系统设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85年该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相关领域,“危重病人监护系统”配套传感器是国家“七五”攻关的重点项目,全部传感器达国内先进水平,其中6项达到20世纪80年代同类产品国际水平,该项目于1992年获国防科工委技术进步一等奖;“几种基础智力因素的神经机制”的研究,于1990年获国防科工委技术进步一等奖;星载生物舱系统及动物空间实验项目获得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航天员选拔与训练

    载人航天,航天员是核心。中心于1971年选拔出20名预备航天员候选人,但由于“曙光一号”任务取消,这些人员未能到位。档案总结了整个选拔过程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这次选拔后,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诸如航天员心血管功能选拔方法的研究、人体综合功能评价及选拔方法的实验研究、前庭训练方法研究和特因试验的体质变化的研究等,也对一些应急情况下人体的生理情况开展研究,如潜在性高血压排除及调节机制、人体急性缺氧型循环功能代偿障碍等,初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一定的技术基础。

    期间,中心经历了20年的艰难岁月,也遇到诸如经费紧张、条件艰苦及设备简陋等情况,但敬业的科研人员依然认真、严谨地搞科研、做试验,做了大量工作。同时,中心还建成多座实验室以及系统化的实验设备,培养了一支锻炼员队伍。航天服、航天食品、医学试验、医监医保等研究稳步开展,都为我国载人航天的再次启动积累了大量资料。

    圆梦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1992年9月21日,国家重新启动了载人航天项目。

    由于之前科研人员近30年的不懈努力,积累了大量的试验数据,尤为珍贵。记得当时,我们小小的档案室经常人满为患。

    1997年质量认证后,随着任务进展形成了大量的技术文件和档案,记录了型号任务进展的每一步,从无人到有人,从一人到多人,从1天到33天,成功将14人次航天员送上太空并安全返回,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向世界展示了我们追求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决心和智慧。

    航天员选拔与训练方面,将系统工程、教育学、心理学、临床医学、运动医学和航天医学等理论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任务相结合。随着该技术体系的创建,进入了一个系统研究、全面建设、不断创新、稳步发展的崭新阶段。分别于1997年和2010年选拔出第一批航天员和第二批航天员,经过4年的严格训练与考核,全部具备了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创下世界航天员训练零淘汰的记录。

    在环控生保技术方面,成功研制了高可靠性的环控生保系统,突破了许多关键性技术,包括高压氧瓶的研制、舱内通风净化及服装通风组件的研制,空间烟火检测与灭火技术、空间水管理技术及供气调压控制技术,研制出整套地面环控生保试验舱、温湿度控制模式与温湿度控制模拟试验舱、人体代谢地面模拟装置等,开展再生式环控生保技术研究,并取得技术突破。

    作为航天员系统,制定了系统级方案、安全性可靠性大纲,医监医保、营养与食品及一些特殊项目的技术指标和要求,飞船工程设计的工效学要求与评价方案等;成功研制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舱内及舱外航天服;研制了固定基全任务飞行训练模拟器、出舱活动程序训练模拟器、手控交会对接训练模拟器及交会对接电视图像仿真试验系统;建成模拟失重训练水槽、舱外航天服试验舱、新型离心机等训练设备;同时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如人体与形体假人的振动响应对应关系、失重生理效应与特因防护、座舱声环境医学要求与评价等。

    2004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009年,载人航天空间出舱活动工程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4年,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工程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各系统大力协同、几代航天人不懈努力的结果。

    追梦

    我们的“时光机”重新回到地面,回到眼前。

    2017年,随着“天舟一号”飞行任务目标的全部完成,中国载人航天全面进入新时代——空间站时代。

    新的历史时期,永恒的档案使命,航天员中心的科技档案将完整记录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作为科技档案管理人员,通过我们的独特视角,很荣幸地参与并体会到伟大事业的艰辛,见证每一个辉煌时刻的来之不易!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的过去很精彩,未来更值得期待,我们深知使命崇高、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相信我们的科研人员一定不负重托,书写出更加华美的篇章!

 
 
责任编辑:李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