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厕所革命”看乡村文明的变迁

作者:吴文添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06-25 星期二

    说起如厕,儿时那些尴尬的记忆总是挥之不去,那种糟糕的如厕体验实在是“不堪回首”。在此,我谈谈儿时在农村如厕的那些糗事,以及步入社会之后的所见、所闻、所感,虽然表面看似谈之不雅,实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厕所革命”带来的乡村文明的变迁。

    20世纪60年代初,我出生在广西南宁市良庆区的一个小山村,距离南宁市区50公里。村子不大,几十户人家集中在一个不算太高的山坡上。因为地少,各家的房子都建得比较密集,户与户之间仅隔一条一米多宽的巷子。村子的周围都是菜地、鱼塘、水稻田,村子里的五六个公共厕所就因地制宜建在村子周边的菜地、鱼塘旁边,一圈篱笆,几块木板,一个大坑,即是厕所。这些厕所都是露天的,晴天烈日当头,雨天要撑雨伞。到了夏天,厕所里蚊蝇乱飞,蛆虫满地,气味难闻,存在很大的卫生隐患。

    当时农户建公共厕所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文明如厕,也是要通过建公共厕所收集粪便作为农家肥。当时农村经济比较落后,村边杂草丛生,垃圾随地可见,农村人的卫生意识比较薄弱,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一有内急就直接在路边解决,有人路过时,也只是蹲下或者用帽子遮掩一下。在村子周边的小路上经常见到蚊蝇乱飞的粪便,走路时一不小心还会踩中“地雷”。

    我清楚地记得,5岁之前,一到夏天大人们都给小孩穿上开裆裤,就是为了方便随时随地大小便,不会弄脏裤子。由于父母要外出劳作,我从小便由奶奶带大。奶奶每天都喜欢带我到村头的榕树下玩,那里有几排木板做的长椅,带小孩的老人都喜欢聚集在那里乘凉、聊天。长椅的不远处就是村里的小学,老人们都放任小孩随地玩耍,小孩有内急就直接在地上解决,随后直接捡个土块、树叶或旧纸一擦即可。

    7岁那年,我上小学。小学旁边有一间砖块围起来的小房子当作小便所,里面放几个木桶,木桶储满后农户就挑去浇菜了。由于没有自来水,大便要走200多米的路程到一个搭建在鱼塘旁边的公共厕所解决,这个厕所四周用玉米秆围起来,上面用木板搭一个架子,下面挖一个大坑,木板与粪池的落差有一米多高,蹲在上面都得小心翼翼。尤其是下雨天木板非常湿滑,稍不小心就会滑倒掉下粪池。此外,如厕还得忍受那难闻的臭味和蚊子的叮咬。

    20世纪70年代初期,有10多个知识青年从南宁到我们村插队。生产队为了妥善安置他们,在小学旁边的空地上建了两排平房给他们当宿舍,为解决“如厕难”问题,在离宿舍不远的地方单独建了一间砖瓦结构的公共厕所。这间厕所由知青们参与设计和建设,房子用青砖砌成,墙体用白灰砂浆抹白,房顶盖瓦,两个门分设两边,各写男女两个大字。便槽是一条连通的沟,可以冲水。尽管当时还没有自来水,但可以从旁边的鱼塘提水用来冲厕所,厕所的臭味少了,卫生条件大为改观。从此,村里便有了第一个砖墙瓦顶的室内公共厕所,村民如厕不再日晒雨淋。这个厕所成了村里文明进步的“标志性建筑”,是村里人气最旺的“方便”之所。

    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大学毕业后留在南宁工作。每逢假期回村里看望父母和弟弟时,我都能真切地感受到农村的文明程度和群众的生活品质在不断提高,如厕的舒适度也在不断提高。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的经济条件逐步改善,村村通水泥路,通电通水。富裕起来的农民逐步改造住房。我弟弟的房子也在1998年由砖瓦结构的平房改建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房子面积200多平方米,外墙正面和室内地面均贴瓷砖,楼房内有卧室、客厅、厨房、餐厅、卫生间,卫生间内贴上了瓷砖,安装了蹲坑和冲水设备,时刻备好洁白柔软的卫生纸。上一次厕所要跑200多米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良好的如厕环境不仅为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需,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早在201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对“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2017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旅游系统推进“厕所革命”工作取得的成效作出重要指示:“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全国各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切实把推动“厕所革命”当成一项文明工程、民生工程来抓,改造脏臭的农村土厕,打造“星级厕所”一定能彻底解决困扰农民多年的“如厕难”问题,让所有公共厕所都变得更美观、安全、洁净、舒适,让百姓生活更加美好。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6月24日 总第3390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李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