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载,快马扬鞭兰台畔

作者:贾慧光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05-27 星期一

    编者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深入报道档案工作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变化,让更多群众了解档案及档案工作,营造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良好氛围,日前国家档案局印发通知要求,在第十二个国际档案日来临之际开展征文活动。征文内容围绕“新中国的记忆”主题,从档案角度讲述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讲述档案工作的独特作用,以及档案工作者的使命担当等。即日起,本报四版将选登部分征文,敬请关注。

    司马迁忍辱著《史记》,司马光去朝编撰《资治通鉴》。两部巨著,两位“司马”,半生许兰台,一世伴尺牍。后来,我知道了班固修《汉书》、左丘明著《左转》等,才发现原来不只是司马家厉害,实在是守得住个人节操、保得全历史真相,著史守档之人方是厉害之所属。

    时光流逝、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中的一切都被人们用一支笔、一张纸默默地留存住了记忆。一切都在改变,唯有档案留住了过去,衔接起未来,无论时间、不管岁月,它都保持着自己不变的姿态。在这些浩瀚如云烟的档案中,每个字都是一种记录,每一页都是对过去的保存。我们在阅读它的时候,时而嗟叹惋惜,时而欣喜若狂,这些让我们突破了时间的隔阂,穿越了古今的山脊,用历史的沉淀砥砺我们睿智前行。

    1949年10月,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如今,我每每看到当时的档案资料时,一幕幕恍然如昨,仿佛那一刻就在眼前,但恍惚间却已距今70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铁路事业更是取得了长足进步。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今天,高速铁路已成为中国一张崭新名片响彻五洲,国内以“大秦、神黄”为代表的重载铁路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此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顾过往,谁能想到祖国铁路的发展如此快速,谁能想到如今我国的铁路四通八达。

    时间在推移,每个历史的记录都在不断鞭策我们,要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在国内列车客运不断发展的同时,世界范围内重载运输发展竞争日趋激烈。我国重载铁路在一开始处于摸索前行阶段时,连一条能拿得出手的重载线路都没有。直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才开始逐步发展重载铁路运输。为了不断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我们翻崇山、涉远洋,查数据、调档案,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末,一条横跨晋冀大地,穿崇山过峻岭,踏黄沙趟海湾,跟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重载铁路——神黄铁路拉开了恢宏建设的序幕。至此,一条秉承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绿色、高效、数字化”重载铁路呼啸而出。

    历经20年,神黄线从刚开通时喘着粗气的内燃机车,到现在风驰电掣的“神华号”十二轴机车;从运行之初窘迫的“路票”信号,到现今领先于世界的“LTE-R”4G通信技术,这其中的一条条、一幕幕不知经历了多少酸甜、流下了多少血汗。而这些唯有档案知道,它真实记录了每一条线路的始末,记录了走过的每一步艰辛。

    时至今日,我国已有“中国重载第一路”之称的“大秦铁路”、有我国“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之称的“神黄铁路”、有连接我国东西部的重要煤炭资源运输通道——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有正在建设中的国内最长运煤专线——“蒙华铁路”等重载铁路,并且运量、轴重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回首20世纪,活生生就是一部国内全方位努力追赶世界的历史。翻开我国重载运输的档案资料,这里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苦难艰险,有落后不堪、受制于人的心酸尴尬,也有奋起直追、枕戈待旦的艰苦卓绝。

    21世纪,注定是一个属于东方的世纪,我们经历了多少苦难才能发展到今天。但这一切的到来,档案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让我们借鉴昨天,激励我们创造明天。此刻,记忆在这里一一重现,那些壮观、悲戚,那些安宁、风波,都默默地贮藏在这一排排的档案架、一卷卷的牛皮纸中。看着它们在我们面前形成一幅历史长卷,心中怎能不充满敬畏、充满感叹。它们不说话,却胜似千言万语;它们不说话,却告知你过去和未来。兰台是一方小小的空间,却是一个大大的舞台,每一列密集柜都在上演着一个时光的记忆,历史在这里重现,过去在这里还原,打开那些尘封的记忆,过去便一幕幕浮现在眼前。寒来暑往、斗转星移,档案的记录从结绳记事到竹简刀刻,从笔墨文书到电子存储,记录的方式在改变,但铭记过去、警示未来的信念却一直未变。正因为此,70年,我们才能从无到有,从有到优。遍览国内各行各业,在这70年的岁月里,哪一个不是一卷长长的史册,哪一个不是一部厚厚的经典!

    兰台是一座山,孤独如同山涧那一汪清泉,无声绽放,又无声流淌。它静静地流淌,浇灌过所有流淌过的土地,让万物在那里发芽生长,最后汇入大河、大江。今天,我们书写的每一个字,收集的每一句话都记录着一个真实的昨天,而且每一笔、每一言都必须经得起明天的考验。

    重载铁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的一个缩影。我们在不断发展,同时也在不断警醒。历史给我们以借鉴,档案给我们以警惕。一个注重历史、尊重档案的民族才是充满希望和朝气的民族。

    时间如画轴一般,过去的已画好卷起,可以观览,可以借鉴。未来还是崭新的、空白的,这才是我们施展的空间。七十载,光阴似箭,记录存档,面向未来更精彩;七十载,初心不忘、奋斗不止,快马扬鞭兰台畔。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5月27日 总第3378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罗京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