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议:开设“民间艺术课堂”为艺人建电子档案

作者:无

来源:文汇报

2019-03-12 星期二

    捏泥人、编竹编、皮影戏……这些伴随着无数中国老百姓一起成长起来的儿时回忆正在一点点消失。这种现象,让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王勇超感到心痛。在今年的两会上,他再次为民间艺术鼓呼。

    王勇超告诉记者,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文艺,在我国还普遍存在传承人年龄偏大、后继乏人、技艺失传、动力不足和法律法规、教育培训、社会参与、激励创新机制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值得各级政府、社会相关方面对此高度重视和积极解决。

    王勇超经过调研发现,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发展,近年来民间文艺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尤其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偏远贫困地区,一些优秀传统民间文艺由于资金、人才、继承等方面的问题正面临消失和失传,一些存在已久的现实问题和矛盾还比较突出。

    “许多民间文艺仍然依靠祖辈世代相传或口口相授而得以传承,缺乏现代的教学、培训、实习、成长、就业等机制或平台,更缺乏明朗的社会需要和创业前景,很难吸引年轻人的参与和社会力量的支持。”王勇超说,这导致许多民间文艺的从业人员多为年事已高的长者或长者的中老年子女,加之民间文艺大多存世于基层社区或偏远乡村,少有学校开设民间文艺相关专业,而且受就业、市场、用人等方面的局限,愿意从事民间文艺的青少年很少,导致民间文艺从业者年龄普遍偏大,整体从业人数逐渐萎缩。

    因此,他提出以下建议:

    (一)推动社会参与

    应当继续加强对民间文艺传承发展的宣传教育,编辑出版一批民间传统文艺教材进课堂、进校园,从小增强青少年对民间文艺的认知和兴趣;通过现代传播方式使全社会都充分认识到民间文艺对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性,了解民间文艺的内涵价值,深刻理解保护民间文艺就是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吸引更多人关心、爱护和参与民间文艺的保护和传承,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民间优秀传统文艺的浓厚氛围。

    (二)重视人才培养

    应当充分认识民间文艺传承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有意识地为民间文艺培养优秀的继承人。在中小学设立民间文艺课程,以民间优秀传统文艺重点项目为基础,以班级为单位,定期开展群体性活动,使广大中小学生从小接触民间文艺,感受民间优秀传统文艺的独特魅力,培养他们热爱民间文艺的兴趣爱好。在一些高等院校开设民间文艺专业,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修课程;将优秀的民间艺人或传承人请进大学校园,通过理论实践有机结合的方式开展授课教学,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更多年轻人参与民间文艺活动,为传承民族文化瑰宝注入新鲜血液。

    (三)产业促进传承

    组织民间艺人联合起来“抱团取暖”,成立行业协会作为发展平台,实行自我管理带动自身发展。抓住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契机,政府实时进行引导和提供资金支持,为民间艺人提供展示技艺的平台,使各自零散的绝活形成市场竞争合力,将民间文艺打造成新型产业集群。逐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民间文艺本身的价值,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承的良性循环发展。

    (四)抢救挖掘资源

    针对一些濒临灭绝失传的民间文艺,要实行抢救性传承和挖掘,确保民间文艺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要成立专门抢救性发掘机构,积极抢救和挖掘民间传统文艺,组织相关人员收集记录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作品,利用摄影、摄像、录音、出版等现代技术手段,建立民间艺人电子档案。鼓励个人和民间机构从事抢救挖掘工作,积极扶持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挖掘和发展。努力培育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市场,让濒危技艺活起来、动起来、用起来,使其在流传和利用中得以延续。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设立“民间艺术课堂”,既丰富中小学生的文化生活,又促进民间文艺继续在下一代的青少年中口口相传、代代相传。

    (五)激发创新活力

    在对民间文艺实施保护利用的同时,还要注重创新发展,有效增强其社会竞争力,才是更根本、更长远、更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创新发展一定要保持传统文艺的原汁原味,确保传统民间文艺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通过形式和方法的创新,使传统民间文艺更具鲜活的生命力、创造力。要充分挖掘传统民间文艺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和艺术理念,进一步丰富文艺表现题材和种类,提升设计和制作水平,提高产品品质、培育知名品牌,使民间文艺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广泛应用,激发出新的创新创造活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

 
 
责任编辑:段立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