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作者:陈亮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8-12-06 星期四

刘少奇《共产党员的修养》手稿(部分)

    刘少奇同志十分重视党的建设,是党内公认的党建理论家。他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论党》《论党内斗争》等都是党建理论的重要著作。他指出:“任何一个政党,任何一个政府,必须取得绝大多数人的拥护、赞成,才能巩固。”“我们要信任群众,群众才会信任我们。”“一切工作都要走群众路线,都要有群众观点。”他认为“严格地按照民主集中制办事,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方法,是一种执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党的集中制是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只要我们坚持民主集中制,我们就有可能少犯错误”。他强调,中国共产党要求自己的党员紧密结合党的阶级性质、最高理想、当前任务,在革命的实践中努力加强个人的思想、品德、作风修养,努力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自觉地改造主观世界,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同中华民族的优良思想道德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这些重要思想,对于今天我们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刘少奇论述共产党员党性锻炼和修养的著作;1939 年7 月,刘少奇在延安马列学院作公开演讲;同年8 月在延安《解放》周刊上连载;曾列为中国共产党1942 年整风运动的学习文件。《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主题是从党性的高度,教育共产党员必须牢固地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明了共产党员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的目的、方法和基本要求。

    1938 年9 月29 日至11 月6 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所作政治报告中着重提出“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我们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养”这一重大命题。但是当时党员的学习材料太少,尤其是能够跟上形势发展需要且能指导实际工作的比较系统的学习材料更少,根本满足不了广大党员学习的需要。于是,刘少奇迎难而上,尚在奔赴中原途中,就开始思考酝酿起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尚未系统、全面论述的共产党员的修养问题。

    11 月28 日,刘少奇到达河南渑池,开始以渑池为中心开展领导中原局的工作。在渑池实际工作一段时间后,面对我党面临的极为严峻的政治任务以及党员迅猛发展带来的各种新状况,刘少奇结合实际工作很快投入到了“共产党员思想意识修养”这一重大课题中。时值寒冬,在没有暖气、没有电灯,只能吃玉米面窝窝头和红薯的艰苦条件下,刘少奇写出了《共产党员的修养》演讲提纲和部分初稿。在1938年底至1939 年1 月初豫西省委举办的第一期党员干部训练班上,刘少奇讲授起《共产党员的修养》,这是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比较系统专题讲述共产党员修养问题的报告。据参加过训练班的同志回忆,《共产党员的修养》讲稿就放在一个硬夹子本里,这个硬夹子本四周是紫红色的边,中间是黑色的面,刘少奇每次讲课都是掀开这个本子讲的。

    1939 年1 月28 日,刘少奇抵达中原局驻地确山县竹沟镇。这一时期,他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继续为党员训练班讲授党性修养教育,并在《共产党员的修养》提纲及部分初稿的基础上精心撰写讲演稿,经过认真思考,又加上了个“论”字,使之成为《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他常常是在夜里写作、读书和学习,往往一写就到清晨三四点甚至是通宵达旦。经过一段时间的用心写作,刘少奇终于完成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讲演稿。

    1939年3月,刘少奇由竹沟镇返回延安,主持筹备召开全国职工代表大会。其间,应时任延安马列学院院长张闻天的邀请,刘少奇欣然答应为学员作关于共产党员的思想修养的专题演讲。他根据自己党内生活的长期观察和体验,系统论述了共产党员加强马列主义理论修养的内容和方法,列举了针对党内各种错误思想应采取的态度,也提出了做一个模范共产党员的具体标准。

    刘少奇在马列学院的演讲,受到热烈欢迎,学员们反映极为强烈。张闻天认为刘少奇的讲演很好,所讲的内容正是当时广大党员迫切需要的,他就请刘少奇把讲演稿整理成文,在《解放》周刊上发表。《解放》周刊的责任编辑吴黎平把刘少奇整理好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前两部分送毛泽东审阅。3 天后,审定稿返回编辑部,毛泽东还附了一封短信,说这篇文章写得很好,提倡正气,反对邪气,应当尽快发表。于是,《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在《解放》周刊上全文连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迅速得到了全党同志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80 年来,《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对党员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党员政治觉悟的重要文献,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11月23日 总第3301期 第二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