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镜头记录石家庄战役

作者:苏河清 特邀撰稿人 王彦红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7-08-28 星期一

    人物档案 

 
 
    苏河清,广东珠海人,其父系杰出的工人运动领导人苏兆征。1946年,他进入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电影队(即华北电影队)担任摄影师。解放战争时期,苏河清曾参加河北定州清风店战役和石家庄战役的战地拍摄,以及七届二中全会的拍摄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影师,1991年11月离休。

    1922年,我出生在广东。父亲牺牲后,在周恩来的安排下,我被送到苏联莫斯科上学。1945年,我回到祖国,华北电影队成立后,担任摄影师。那几年,我们拍摄了大量珍贵的电影资料,在电影队的日子也让我终生难忘。

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电影队(即华北电影队)的摄影师苏河清(前排右)和助手正在进行拍摄

    1947年10月,清风店战役打响。电影队队长汪洋决定率领我们上前线,用镜头记录战争的场景。军区领导考虑到我是革命遗孤,本打算安排我在后方拍摄,但我坚持跟队员们一起到前方工作。由于电影队的设备有限,分给我的只有一台苏制“埃姆”摄影机和少量胶片。但就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我和队友克服一切困难,深入参战主力部队和石家庄周边的村庄,不仅记录下晋察冀野战军第四纵队政委进行战前动员与参战主力部队战前誓师的场景,还记录下石家庄周边的村庄以及平山、井陉、正定等边区政府组织群众募集物资支援大战的感人画面。随着石家庄战役的打响,我被分配到晋察冀野战军第三纵队,跟随拍摄战士们对石家庄进行总攻。部队领导为了确保我的安全,只允许我在团部拍摄。为了完成任务,我找到部队领导说:“作为一名摄影师,我应该到前线去记录战士们英勇战斗的场景,而不是在后方拍摄。”最终,部队领导同意我跟随战士们上前线。我冒着枪林弹雨在战场上拍摄,到了傍晚,光线暗了下来,由于胶片的感光度低,为了保证拍摄清晰的画面,我只能借着炮火的光亮拍摄。手中的苏制“埃姆”摄影机就像我的武器一样,哪里火光亮,我就往哪里冲,敌人的炮弹在我身边炸响,我也全然不顾。就在这轰响之中,我拍下了我军尖刀连战士搭云梯英勇攻城等画面。

    石家庄解放后,汪洋率领电影队随部队开赴石家庄。书店开张、学校开学、工厂复工、火车通车、石家庄市委领导动员百姓建设城市……这些画面都被我们一一记录下来。我们华北电影队在一处被称为“西南兵营”的院子里安顿下来。在这里,我们制作了一部以清风店战役和石家庄战役为主要内容的影片,题为《人民解放战争新闻第三号》。1949年3月,影片公映,在群众中很受欢迎,我们也从中受到鼓舞。

    苏河清 口述 特邀撰稿人 王彦红 整理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7年8月25日 总第3110期 第一版

 

 
 
责任编辑:李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