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战死 事极光荣”

——远征缅甸的抗日名将戴安澜

作者:特邀撰稿人 蒋 梅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7-05-27 星期六

    2017年5月26日,是戴安澜将军殉国75周年纪念日。1942年2月,戴安澜奉命率领国民革命军第五军200师为先头部队进入缅甸与日本侵略军作战。5月26日,戴安澜在缅北茅邦村殉国,年仅38岁。戴安澜牺牲后,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为其题写挽诗,诗曰:“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海鸥”展翅 矢志抗敌

    1904年11月25日,戴安澜出生于安徽省无为县仁泉乡风和村,原名衍功,学名炳阳。1924年初,戴炳阳在广州任粤军第四师团长的叔祖父戴端甫号召家乡有志青年报考黄埔军校,久怀报国之志的戴炳阳立即整理行装,与家乡一批热血青年一起赴广州应考。当时,军阀连年混战,列强对华虎视眈眈,戴炳阳忧国忧民,决心尽自己的一切力量,力挽狂澜,为振兴国家、抵御外侮做出贡献。他表示,为救国于危难、解民之倒悬,今后要像大海风暴中的海鸥那样搏击风雨,展翅翱翔,从此,戴炳阳改名为“戴安澜”,自号“海鸥”。

    抗日战争爆发后,戴安澜先后参加过台儿庄、中条山、昆仑关、万家岭等重要战役,在抗日战场上,率部与数倍于己的敌人进行殊死搏斗,战功卓著。戴安澜为表明抗日到底的心志,曾打算把自己的名字改成“戈挥日”。“戈”有两层含义:既是“戴”字的偏旁,又指古代兵器,取“执干戈以卫社稷”之意。“戈挥日”就是拿起武器,保卫祖国,打击、驱逐日本侵略者。

浴血东瓜 扬我国威

中国远征军向缅甸进军援英抗日。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分兵南进,进逼缅甸,其目的是要截断通往中国内陆的最后一条国际交通线——滇缅铁路,并以缅甸为据点向东攻进中国,向西扫平印度。中、英、美3国决定实行政治军事合作,保卫缅甸。1941年,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国民政府组建了中国远征军,受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和司令长官罗卓英指挥。中国入缅远征军由第五、第六、第六十六3个军共10个师组成,其中戴安澜部第五军200师、廖耀湘部新22师、孙立人部38师等为主力部队。

    1942年2月16日,英军请求中国派军迅速入缅,协助英军作战。当天,作为先头部队的戴安澜所部200师从云南保山出发赴缅。3月1日,200师进入缅甸境内,自北而南,深入腊戌、平满纳、东瓜(又译“同古”)等军事要地,接替英军防务。赴缅途中,戴安澜激情满怀,高唱岳飞的《满江红》,并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激励官兵,鼓舞士气。

    当时,日军已经进占仰光,逼近地处仰光与曼德勒两城之间的东瓜。东瓜是缅甸中部公路、铁路和水路的枢纽,守住东瓜对抑制日军北上侵入中国大后方云南至关重要。根据英军溃退的情形,戴安澜估计日军在追击英军时可能会轻敌冒进,于是派出两个连的兵力,在去东瓜的必经之地皮尤河两岸设伏。3月19日晨,日军由摩托兵开道,几十辆汽车紧随其后,到了皮尤河南岸。当日军摩托兵刚刚驶上大桥的时候,大桥“轰”的一声爆炸断裂,已经上桥的日军连人带车掉入河中,未上桥的日军顿时乱作一团。200师的官兵一阵猛烈扫射,打得日军落荒而逃。这是日军入侵缅甸以来第一次遭受重创。日军指挥官恼羞成怒,以两个联队的兵力加上20架飞机,对东瓜进行疯狂攻击。从20日起,东瓜保卫战一天比一天激烈,灭绝人性的日军对我军使用了毒气弹。面对穷凶极恶的日军,戴安澜决心与日寇血战到底,并已做好以身殉国的准备。22日晚,戴安澜给远在贵阳的妻子王荷馨写信,他在信中说:“余此次奉命固守东瓜,因上面大计未定,其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东瓜保卫战坚持了12天,援军不到、补给中断,200师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杜聿明命令200师撤出东瓜,前往叶达西集结待命。3月30日,200师官兵成功突围。在戴安澜的周密部署下,全师在行动中没有丢下一名伤兵,创造了在同敌军犬牙交错形势下安全撤离的成功战例。

    东瓜一役,200师伤亡约2500人,歼灭日军5000余人。英国《泰晤士报》称:“东瓜之命运如何,姑且不论。但被围国军,以寡敌众与其英勇作战之经过,实使中国军队光荣簿中增一新页。”史迪威评价:“近代立功异域,扬中华之声威者,以戴安澜将军为第一人。”

鏖战棠吉 魂断朗科

    由于英军“弃缅保印”战略失误,战局突变,日军将主要目标锁定在中国远征军身上,东线棠吉频频告急,中路的第五军也有被夹击的危险。杜聿明命令200师向东占领棠吉,以防日军攻击并占领腊戌,进而切断中国远征军的后路。但史迪威听信英军称在缅甸西部乔克巴当发现日军的情报,要200师前去支援。200师到达乔克巴当后,并未发现日军,再回到棠吉,一来一往耽误了3天,日军已占领棠吉,大部队向腊戌快速推进。4月23日,200师向棠吉发起进攻,战斗中,戴安澜命令炮兵将火炮推至步兵阵地前沿,炮轰防守高地的日军,部队一举攻占了制高点。25日,200师攻占棠吉。蒋介石对200师在缅甸的战绩给予赞许,并颁发奖金。但由于史迪威指挥失当,200师被命令放弃艰苦攻克的棠吉,以致失去了保卫腊戌、保卫中国远征军退路的最后机会。4月28日,腊戌失守,中国远征军回国之路被截断,中国战区盟军部队一片混乱。英军统帅下令总撤退,在中国军队掩护下,英军遁入印度。中线杜聿明及新22师北撤途中改道入印。唯有东线200师腹背受敌,穿越漫无边际的热带丛林,向西北八莫、密支那方向撤去。

    当时,日军已在200师回国途中精密布防,将士们要想回国,必须经过5道封锁线。5月18日晚,200师到达朗科地区,在通过归国途中要穿过的最后一条公路——西保至摩谷公路时,遭遇到埋伏于此的日军56师团的攻击。在彻夜激战中,团长柳树人、副团长刘杰壮烈牺牲,戴安澜胸部和腹部中弹。他自知伤势严重,对部队下一步行动做出部署,他宣布“本师长立遗嘱在先: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此后,200师继续在缅北丛林中穿行,由于没有药品,加之天气炎热,大雨滂沱,戴安澜伤口化脓而溃烂,高烧不退,连日昏迷。26日下午,在缅北茅邦村,昏迷数天的戴安澜伤势恶化,弥留之际,参谋长问他部队下一步行动路线,这时的戴安澜已经不能说话,他手指地图,示意部队从莫洛附近渡瑞丽江向北返回祖国,然后闭上了眼睛,年仅38岁。

    1942年10月16日,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认戴安澜为陆军中将,并批准其英名入祀南京忠烈祠。29日,由美国国会授权罗斯福总统签署命令,向这位在缅甸援英抗日“作战英勇,指挥卓越,圆满完成所负任务”的反法西斯盟军“优良楷模”颁援懋绩勋章一枚。1943年4月1日,戴安澜将军追悼会在广西全县湘山寺举行。国共两党领导人分别送来了挽诗、挽联和花圈,高度评价其壮烈殉国的历史功绩。

戴安澜部200师东瓜作战计划(部分)

    1956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追认戴安澜将军为革命烈士。10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向戴安澜家属颁发了《革命牺牲军人家属纪念证》。

    文中所示档案为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7年5月26日 总第3071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