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路上的湖北将士”之二

北上先锋:红二十五军

作者:黄国雄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6-12-12 星期一

    湖北省郧西县档案馆保存着一份珍贵的红军传单——《什么是红军》。传单上“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红军的基本主张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工人增加工资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等字迹清晰可见。传单的落款是“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政治部”,时间为1934年12月10日。这支被称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红军队伍,就是中共鄂豫皖省委于1932年11月30日在湖北黄安檀树岗重新组建的红二十五军。

    红二十五军政委吴焕先(左)与副军长徐海东 湖北省档案馆藏

    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开始长征。红二十五军从长征一开始就与中央失去联系,处于孤军奋战状态。这支3000多人的队伍,面对的是国民党军40多个团的围追堵截,所承载的军事压力的比例,远高于其他主力红军。但红二十五军却每每置之死地而后生,在国民党统治的中枢地带纵横驰骋,越打越勇,经历数百场战斗,未尝败绩。无论是国民党嫡系,还是西北军、东北军和晋军,一经与红二十五军交手,无不屡战屡败。东北军的8个师、西北军的若干个旅,都在红二十五军面前大吃苦头。以至于经常发生这样的事,当敌人听说作战对手是吴焕先、徐海东率领的队伍,不是惊慌逃窜,便是缴械投降。

    在这支以打恶仗、打胜仗著称的功勋部队里,部队最高领导带头挥刀在一线冲杀,是常见的现象,这也正是这支队伍每次都能化险为夷的一个重要原因。红二十五军每次作战,年龄稍大的指挥员都带头冲锋,军政首长更是身先士卒,挥舞着大刀率先冲入敌阵,敌人见了胆战心惊,战士们见了勇气倍增。这种决一死战、克敌制胜的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全军将士的斗志。对于红二十五军的官兵来说,无论战斗多么残酷,只要吴焕先、徐海东在前面大刀一挥,他们就会拼死跟随。长征途中先后在吴焕先和徐海东身边担任警卫工作的红安籍老红军李天忠回忆说,“紧要关头,军政委吴焕先抽出一把大刀第一个冲上去。军领导带头,大家都不要命了。就靠这么一股劲,一次次虎口脱险……”

    吴焕先,湖北黄安县紫云区(今属河南新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领导了著名的黄麻起义,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创始人之一。地主豪绅对吴焕先恨之入骨,声称要“灭绝吴焕先全家”。1927年3月18日的《汉口民国日报》记载:“吴焕先家内大小六口被杀尽……”

    红二十五军重新组建后,吴焕先先后任军长、政委。北上出发的第十天,红二十五军在河南方城县独树镇突然遭国民党军一个骑兵团的阻击。当时正遇寒潮,风雨交加,战士们衣着单薄,冻得连枪栓都拉不开。红二十五军政委吴焕先冲到最前线,下达命令:“坚决顶住敌人,决不后退!”吴焕先从通讯员身上抽出一把大刀,振臂高呼:“共产党员跟我来!”抢先冲上去和敌人展开白刃战。指战员们奋不顾身冲上前去,与敌军展开白刃格斗,打退了敌军的进攻。

    1935年8月21日,红二十五军翻越六盘山后行至甘肃省泾川县四坡村,准备南渡汭河,遭到敌骑兵一个团的疯狂袭击。危急时刻,吴焕先一马当先,带领先头部队100余人迅速抢占制高点,徐海东率领的后卫部队,从两翼对敌军进行了包抄。红二十五军全线出击,潮水般地扑向敌军,大雨之中一场血战,敌军人仰马翻,包括团长在内的1000多人被全歼。击毙敌团长的是通讯班班长周世忠,这位红安小伙当时才17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世忠曾任武汉军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湖北省长的张体学,当时任军部交通队长。当敌军发起袭击时,他立即率领交通队占领制高点,与徐海东带领的后卫部队对敌人形成对峙夹攻之势,打得敌军纷纷溃散。正当红军又一次化险为夷时,指挥作战的吴焕先突然被一颗子弹击中胸部,献出了年仅28岁的生命。战斗结束后,战士们在吴焕先的遗体旁围成一圈,伴随着倾泻而下的暴雨,“坚决消灭敌人,为吴政委报仇”的哭喊声响彻天空。

    1985年,在吴焕先牺牲50周年之际,曾任红二十五军营长的开国上将、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先楚为吴焕先题词:“呕心沥血,无私无畏;远见卓识,功勋永垂。”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经中共中央批准,吴焕先被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红二十五军的主要领导人徐海东,更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斯诺在《西行漫记》的“红色窑工徐海东”一章中写道:“中国共产党的军事领导人中,恐怕没有人能比徐海东更加‘大名鼎鼎’的了,也肯定没有人能比他更加神秘的了。”

    徐海东,湖北省黄陂县夏店(今属大悟县)人,出生于一个六代陶工之家,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组织领导的农民年关暴动失败后,家族里上至白发苍苍的老人,下至吃奶的儿童,共66人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这丝毫没有动摇他的意志,反而更加增添了他对敌人的仇恨,更加坚定了他革命到底的决心。在共和国10位大将中,徐海东出身最苦,也是战斗负伤最多、最重的一人,先后9次负伤,身上有17处伤疤。他骁勇善战,不怕牺牲,人称“徐老虎”。国民党反动派把他与毛泽东、朱德并列为通缉悬赏额最高的3个人,赏额均为25万大洋。

 

  1935年9月5日,由鄂豫皖长征到达陕北的红二十五军与陕北红二十六、二十七军在陕北永坪镇会师,成立红十五军团。

                      湖北省档案馆藏

    1934年12月8日,红二十五军进驻陕西洛南县的庾家河,遭到敌第六十师和两个骑兵团的突袭。当哨兵发现敌情,敌人已近在眼前。危急时刻,徐海东一马当先,率部反复冲杀。从军长到炊事员全部投入激烈的战斗,终于歼灭敌军800多人,将敌军击溃。在这场红二十五军长征以来最为惨烈的战斗中,军长程子华左手被打断,营、团干部8人负伤,全军牺牲190多人。一颗子弹从徐海东左眼下面打进去,从左耳以下后颈部穿出。他被抬下战场后,昏迷了4天4夜,醒过来时,左耳已失去听力。

    徐海东不仅身先士卒,而且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不计较个人得失,坚决维护党的领导,维护红军的团结。长征开始时,他从军长改任副军长,他说:“只要能为革命做出贡献,叫我干啥都行。”党中央长征到陕北后,物资匮乏。徐海东从7000元“家底”中拿出5000元支援中央红军,抽调大量重要物资和驳壳枪,命令每个班挑一把最好的机枪送给中央红军,最精锐的骑兵团也交给中央指挥。毛泽东因此称赞徐海东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最好的共产党员”“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邓小平称赞他“对党是一颗红心”。1955年首次授勋,徐海东在十位开国大将中位列第二,也是中央军委认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36位军事家之一。

 

  红军传单《什么是红军》

   湖北省郧西县档案馆藏

    1935年9月15日,红二十五军历时10个月,途经4个省,转战近万里,到达陕西延川县永坪镇。这支从湖北走出的队伍,将士们平均年龄不到20岁,历经浴血奋战,成为最早到达陕甘根据地的长征部队,也是唯一在长征结束时人数增多的部队。在长征的红军队伍中,这支队伍人数最少,却走出了徐海东、刘华清、韩先楚、刘震等97名共和国将军,其中湖北籍41名。

    红二十五军在四支长征队伍中先期到达陕北,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长征准备了可靠的落脚地点,为党中央最终把革命大本营放在陕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36年在莫斯科出版的共产国际执委会机关刊物《共产国际》第七卷第三期刊载的《中国红军第二十五军的远征》评价说:“中国红军第二十五军的荣誉犹如一颗新出现的明星,灿烂闪耀,光波四表!就好像做毛泽东部队的先锋一样,帮助毛泽东部队打开往陕北的途径。”

    (作者系湖北省档案局馆局馆长)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6年12月9日 总第3001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罗京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