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的档案已渐醒

作者:郑剑平

来源:中国档案资讯网

2016-10-27 星期四

    管档

    春风化雨润人心,

    十指齐奏兰台音,

    为国守史终无悔,

    留取丹心照汗青。

    用档

    馆藏档案似精灵,

    一卷一件总关情,

    养在深闺人未识,

    开发利用泽万民。

    近年来,随着档案工作走向开放,各种馆藏逐渐揭开神秘面纱,寻常百姓得以零距离接触各种珍贵的馆藏档案。依靠规范的管理、丰富的馆藏、全新的服务理念,江西省新干县档案工作迅速走进人们视野,让尘封已久的“死档案”变身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活资源”,为全县档案工作注入了勃勃生机。该县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

    敞开大门勤服务,馆藏档案惠民生

    昔日档案久久尘封,今朝馆藏服务大众。到期馆藏对外开放,市民可免费查阅各种档案的消息一出,注定档案走向民生的脚步越来越响,愈走愈近。

    “谢谢你们帮我找到了档案,从今以后,我的后半生有着落了!”现年60岁的金川镇十里村农民李生林,1973年至1979年期间,曾在原胜利公社拖拉机站当驾驶员。1980年胜利公社拖拉机站解散,李生林回到家乡务农,生活一直无保障。近几年,江西省出台未参保城镇大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实行养老生活补助的政策,李生林多处寻找当年在拖拉机站的档案资料无着落。近日,李生林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县档案馆。经县馆工作人员仔细询问,耐心查找,终于找到了李生林的1978年企业调资审批表。经档案馆出具档案证明,报请有关部门审核,李生林终于成功享受到了大集体企业退休人员每月470元的生活补助。

    近年来,该县十分重视民生档案资源建设,把服务民生、服务人民群众作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大事来抓,充分利用档案资源,创新服务手段,实行函电代查、热线服务、休息日服务等人性化服务方式,积极为改善民生提供服务。截至目前,共为全县原城镇大集体企业职工和城镇下放人员1000余人提供了原始档案依据,为其解决养老生活补助、办理社保提供了有力证据,获得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

    闭门修炼搜史料,助力发展闯新路

    尘封档案,总有激活的一天,且一旦激活,将魅力无限,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干县成功列入中央支持原中央苏区县建设,每年凭此可争取国家项目建设资金约10亿元,档案功不可没,也离不开该县档案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新干县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重要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罗荣桓、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新干这块红色土地上留下了辉煌的足迹。然而,最初江西省政府只核定了该县71%(10个)乡镇为老革命根据地乡镇,而申报原中央苏区县必须是全红县。为此,新干县以馆藏档案资料为主,从本县到外地查找相关档案资料2万余卷,从中收集并复印有关认定该县1933年至1935年期间苏区和游击区革命历史档案资料和建国后全县乡镇建制沿革变化档案资料共243件,补充完善了4个乡镇确属苏区或游击区乡镇的革命历史档案资料,并编写了《江西省新干县当属中央全苏区县史料汇编》,约4万余字,为认定该县所有乡镇为革命老根据地提供了全面、翔实的历史依据。

    为促进文化发展锦上添花,为推动精神文明助力发展,新干县立足馆藏,注重档案信息资源的专题开发与加工,运用馆藏资源开展编研,通过聘请专家、巧借外力、部门联手等方式,先后编辑推出了《曾山在新干》和《红土情缘——上海知青在新干》等编研成果,均获得江西省优秀档案编研成果一等奖。其中《曾山在新干》还为该县进行中国共产党党史、革命斗争史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生动的教材。最近,县档案局又推出一新的编研成果——《新干历史人文精粹》。该书由古韵胜迹、红色记忆、历史名人、珍贵“非遗”、书院文化、生态文化、地方名产、地方风俗等八篇内容构成,全面系统地征集和收录了该县的历史人文。《新干历史人文精粹》最近获江西省第八次优秀档案编研成果三等奖。2015年,又推出了《新干县档案志》和《黄埔英烈侯克圣》两项档案编研成果。同时,充分利用自己的馆藏特色,相继举办了新干县荣誉展、习仲勋诞辰100周年纪念展、珍贵档案资料展等一系列主题展览,充分发挥了档案印证史实、传播知识的文化教育功能作用。档案,正成为该县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全文数据入云端,海量信息一键觅

    “工作人员才倒上水,我还没坐热乎呢,申领的档案证明材料就到我手上了,没想到这么快。”来到新干县档案馆查找档案的刘发生对如此快速的办事效率感到十分惊讶。“刘先生,麻烦您对我们的工作作出评价,谢谢。”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将服务评价器递给刘发生。“满意,非常满意。”刘发生笑着说。

    提到档案馆,一般人的印象都是庞大冗杂的卷宗,工作人员在其中找材料犹如大海捞针,费时费力。“现在大不一样了,庞大的数据材料都乘着档案信息化的东风,全都收录在电脑系统中,只要手指轻轻一敲,不管你想找啥,都能在几分钟之内轻松找到并直接打印。偌大一个档案馆都汇聚到指尖上了。”档案馆负责人对这些变化感到十分欣慰。

     为适应信息社会发展要求,促进档案事业科学发展,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依据国家档案局《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精神,新干县将用3年(2015年至2017年)时间,分三期建成包括档案全文数据库、电子文件归档系统、软硬件系统和网络平台以及安全体系建设在内的数字档案馆。数字档案馆建设将根据该县信息化发展规划和要求,依托全县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充分利用政务网及各类网络资源,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手段,推动馆藏档案数字化,增量档案电子化,构建应用符合功能要求的管理系统,集成建设数字档案管理需要的网络平台,逐步实现对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网络化管理以及分层次多渠道提供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和社会共享服务。

    目前,投资130万元的馆藏档案数字化已开工建设。在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中,坚持“统筹兼顾,突出民生、讲求实效”的原则,提速档案信息化进程,优先对民众查阅最多、利用率高的民生档案进行全文扫描。截至目前,已经完成馆藏档案原文数据近80万页,其中婚姻档案15万页,优抚档案15万页,土地证档案5万页。同时利用江西省档案专网共享平台,上传数据30余万条,实现全省档案资源共享,群众可先在网上查询到自己所需的档案在档案馆是否馆藏、是否公开,然后再前往档案馆输入档案中的关键词,即可快速查询所需要的内容。数字档案馆的建成,将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更加高效的档案文化信息共享服务。

    (编辑:李任)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