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纸堆中护“民生”

作者:哈密地区档案局 雷久红

来源:中国档案资讯网

2016-06-22 星期三

    说起“民生”,我脑海即刻浮现“民生改善年”几个字,马上联想到我们新疆有一批家属工晚年享受到“五七工”待遇,一个困难群体的低保金、助学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逐年提高,一幢幢公租房、廉租房和一栋栋富民安居房、定居兴牧房圆了多少“安居梦”……一次工作变动,让我来到了档案局,却在故纸堆中感受到别样的民生。

    每天,我们都要接待查找档案的来访者。他们有的乘兴而来、满意而归,有的却没那么幸运,几经周折,无奈而去。他们大多年届退休,曾是国有企业职工,改制后自谋职业,十多年过去了,而今韶华已逝、体力不支、办理退休须经身份确认。一纸档案关系到安度晚年。而今,这一纸档案是多么简单而又多么曲折呀!按照相关要求,对没有招工表、转正定级表的,要出具连续十年的年初、年底工资表,面对一张张满眼期望而布满沧桑的脸孔,我们的档案管理人员都是“马上查”“细心查”。即便如此,对那些未移交档案的破产企业职工,不得不如实反馈“没有”。

    其间,来访者如愿以偿查到档案的,对我们档案员感激不已;而不能如愿的,免不了要向我们的档案员一番絮叨。当听到这些来访者说当年的任劳任怨和青春奉献、诉创业的艰辛不易和中年坎坷、忧现实困难和老年无保时,我不禁想起来档案局工作之前的两件事。

    我十来岁时,父亲重返单位,举家离开农村。当时懵懂的我,却清楚地知道“工龄”一词。来疆前,父亲曾在内地从教多年。这些教龄可以算工龄,但必须有相关材料佐证。20世纪80年代初,去趟内地,多么不易呀!且不说长途跋涉颠簸劳顿之苦,单说父母的隐忧就足以让人却步了。看似贪玩的我,发现父母多次避开我交谈后,就更加留意他们交谈,从中得知,工龄证明只有返乡才能拿回,而十多年未回家乡,拮据的生活何以见家乡的亲人,怎样踏上返乡开具工龄证明的探亲之旅?后来,父亲还是借钱返乡,拿回了工龄证明。这一纸证明,不仅当时对我们这个单职工家庭大有裨益,而且事后十多年,对父亲能否退休也起着关键作用。至今,提起“工龄”心头都会涌起甜蜜感。

    另一件事是我同学的遭遇。我们是1990年中专毕业参加工作的。当时,都是统招统分的。孰知,近期我的一位同学被告知属于聘用人员。这无疑是个晴天霹雳,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这位同学既震惊又气愤,开始了回溯20多年的档案查找。最终,这件事情得到了纠正,这位同学的情绪得到了平抚。

    有人说“其实你这一辈子就是一张纸”。父亲的一纸工龄证明,让我这个生活捉襟见肘的单职工家庭度过重重困难;同学的一纸报到通知,让那个奋斗追梦的同学放下怨怼、重拾信心;如今,同事们出具的一纸证明,又圆着多少人的“养老梦”“幸福梦”呀!然而,还有一些人彼此经历相同而结果不同,究其原因就在那一纸档案的有与无。此时,谁又能说当下改善民生胜于故纸堆中护民生呢?

    (编辑:张雪)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