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让浦江农民获得更加可靠的民生保障

作者:陈长青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6-04-21 星期四

    编者按

    今年是国家“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为充分体现档案服务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大力宣传档案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建设,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意识,由国家档案局主办、中国档案报社承办、安徽宝葫芦信息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宝葫芦”杯“档案与民生”征文活动。从即日起,本报3版将陆续刊登“档案与民生”征文,敬请关注。

    闵行区浦江镇位于上海中心城区的延伸地段,是上海“一城九镇”中离市中心最近的一个镇。2011年,浦江镇根据闵行区探索推进村级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要求,全面启动了撤制村队集体资产的清理和量化工作。

    获知消息,浦江镇的百姓十分高兴,奔走相告。因为按照有关政策规定,此次清理与量化工作中,撤制村队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时加入合作社的原始股金不但原额退还,还将以股金原额10至15倍的比例以现金方式分红。可是兴奋之余,许多农民又开始忧虑起来:当年的入股凭证家里早就没有了,政府如何去清理,会不会弄错?

    入股分红是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能否做到公正、公平、公开是农民最关注的。做好此项工作的关键是完成农龄统计和入股社员股金等核实工作,这是集体资产处置中的前期基础性工作。对此,承担此项工作的浦江镇经济管理办公室感到责任重大,同时又有一些担忧:一是事隔数十年,浦江镇历经数次地域区划调整,这些农龄、入股股金等原始档案资料是否还能全部查到;二是浦江镇与区档案馆隔江相望,交通不便,每天安排人员到档案馆摘抄档案耗时费力,对百姓提出的疑义也无法立刻“取证”解答;三是浦江镇是上海市区域面积最大的一个镇,此项工作涉及全镇546个生产队32642户农户,面广量大,如何才能在短时间内准确地将材料收集齐全?面对这些问题,他们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迅速联系了档案馆……

    接到求助电话后,闵行区档案局馆班子立即前往浦江镇进行专题调研,详细了解镇工作组和群众的需求。得知工作组需要的是详细的农民入股数目以及农龄数据,这是开展村经改革工作的大前提,更是进行分红的依据。群众也需要这些档案,他们认为,事隔几十年,只有原始档案才能明白无误地证明当初的入股数目,而且他们要亲眼看到这些档案才安心。回到单位后,局馆领导马上召开专门会议,商议具体办法。根据浦江镇的特殊情况,他们决定特事特办,实行“先行整合,即时利用”的服务方式,即以信息化实现档案资源整合与快速利用,并研究制定了操作实施方案。

    时间不等人。在党员的带头下,区档案馆组织职工加班加点,仔细查阅馆藏所有的相关档案。查阅中,档案馆发现浦江镇所需档案没有全部保存在区档案馆。原因在于,区划调整中该镇部分村队曾归属南汇管理,以此推断,部分档案也应在南汇档案馆保存,而目前南汇档案馆已并入浦东新区档案馆。于是,区档案馆又与浦东新区档案馆取得联系并进行协调,在他们的支持下,成功调阅了7个村1720户农户的相关档案。将两部分档案以信息化方式整合,最终形成了浦江镇撤制村队专题档案数据库。

    针对浦江镇离区档案馆路途较远,交通不便的情况,为了最大限度满足百姓的需求,班子决定最大限度方便农民查阅,改传统上门查档方式为送档上门。同时为确保档案信息安全,与浦江镇签订电子文件安全使用协议,并帮助浦江镇配备专用电脑,派专人建立档案检索系统。从区档案馆得知情况到开展送档上门,仅仅用了一周时间。

    2011年6月至8月,借助档案资料,浦江镇陆续张榜公布了各村队的股金数据。许多社员带着疑问来到镇里要求查阅证据,当看到电脑中清晰地展示着一份份年代久远的档案时,既激动又信服。芦胜村有个农户早年迁入市区,土地由他人代耕多年,在土地亩数上存在争议,但因为找不出证据而心急如焚。为搞清自家土地“家底儿”,村会计陪同他来镇上查阅入股股金档案。当在电脑上输入其父母的名字,看到数十年前登记的自家土地亩数后,他心服口服,两户的土地争议也得以化解。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此项工作的负责人说:“刚公布数据的那段时间,每天来查阅这些档案的人挤满了办公室。”农龄补贴和股金红利的兑现,使每个农户平均拿到几万元的现金。真实可信的档案资料不但满足了百姓知情权的现实诉求,而且为这次集体经济的平稳改制提供了坚实支撑。

    “送档上门”使撤制村队集体资产的清理和量化工作的完成时间由设想的一年缩短为3个月,此项工作成为闵行区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的优秀案例。上海大学社会学副教授黄晓春点评说:“该案例的最大亮点在于其展示了档案馆以需求为导向的工作新模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6年4月21日 总第2902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李任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