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第四届档案网站经验交流会发言摘登

辽宁省档案局馆:把握时代脉搏 提升档案网站的信息服务能力

作者:辽宁省档案局馆 于在海 王英丹

来源:中国档案资讯网

2014-11-17 星期一

 
辽宁省档案局馆的代表王英丹在会上作发言交流   张雪 摄

    档案网站是档案部门面向社会提供电子化管理和服务的窗口,不仅为提高档案部门服务质量及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打下基础,更使档案信息社会化服务成为现实。档案网站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时代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信息服务的内容、手段、方式、方法都需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从而提高公众对档案网站的认知度和使用档案网站的满意度。

    一、提升网站信息服务能力的具体做法

    2003年,辽宁省档案局(馆)开始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档案网站。历经十年,经历了七次不同规模的改版优化。始终坚持服务理念,无论从外观设计上,还是资源和业务功能建设方面,均有显著的变化。特别是2014年网站做了全新的改版升级,打破了以往人们对档案网站固有的思维定式,充分地把“服务”的理念贯穿于整个网站设计的始终,对网站的结构和栏目进行了重大调整,使网站信息分类更清晰、浏览内容更方便,具有鲜明的辽宁特色。同时,更加注重档案资源的优化整合,更加注重用户的体验和使用,更加注重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具体表现在:

    1、利用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社交媒体传播档案文化

    辽宁省档案馆着眼于借助新媒体平台展现老档案魅力,APP发布平台是辽宁省馆与辽宁移动合力打造的档案史料栏目,是传统媒体之外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的重要举措。首批从我馆公开出版的7本图集中选取了454张图片,结合中小学历史课本,制作了难忘九一八、五四爱国运动等内容。

    目前该栏目已经成功上线,在校讯通官网首页便可浏览,为了方便老师和学生通过手机客户端在线阅读,我们提供了扫描二维码、本地下载、发送短信等多种方式的下载渠道。

    APP发布平台的开发与利用,是对馆藏精品档案进行挖掘,并加以利用的很好诠释,档案资源通过手机、互联网更加深入广泛地传播到人群当中,走近千家万户。同时为教学提供方便,让课堂与课外紧密结合,真正受益于学生。

    此外,我们还注重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对外宣传和发布,特别是基于“社交媒体”交流互动的服务模式,赋予公众极大的参与空间,提升档案馆的影响力和服务力。我们以辽宁省档案局(馆)的名义在“百度百科”上注册了账号,目前已经对外发布了圣训、实录、玉蝶、康熙遗诏等10个词条,随着用户的浏览这些词条的点击率正在逐渐增加。

    社会档案人栏目的建立,是通过挖掘历史档案资源,发挥档案馆馆藏优势,提升档案文化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同时,利用档案馆提供信息专业、准确、系统的特点,发布具有较高权威性和参考价值的档案史料。充分调动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对“词条”进行内容上的丰富和拓展,唤起社会大众的参与和热情,更让有价值的知识得以共享。

    2、加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满足多元化、开放性发展要求

    我省各市级档案网站建设相对独立,建设标准不统一,致使网站信息的后台数据库类型与结构差异性较大。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正在开展对国内省级档案网站及省内市级档案网站的异构数据库的整合,以“目录集中、资源分散”为原则,建立“档案工作要闻”、“馆藏档案目录”及“全国档案新闻”三种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平台。

    我们还尝试采用RSS信息聚合技术,根据利用者的要求将档案信息资源以订阅的形式直接推送到公众界面,RSS信息订阅使用XML作为彼此共享内容的标准方式,借助RSS聚合工具软件,可以在不打开网站内容页面的情况下阅读网站内容,有利于利用者发现网站内容的更新,同时体验技术推送服务所带来的权利意识和身份认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信息公开条例》和《辽宁省政务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辽宁省档案信息网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查阅中心”,通过自动汇集并实时发布省、市两级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数据,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政务文件的需求。同时,为方便利用者查阅其他政府文件,通过“政府信息链接查询”可直接切入辽宁省人民政府网站进行查阅。

    我们重视对馆藏精品档案的深入挖掘,并加以利用,辽宁省档案馆馆藏资源丰富,其中不乏档案珍品,镇馆之宝六件唐档、清代玉牒等珍贵档案已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馆藏档案珍品是通过对档案原件的数字化扫描,得以在网上清晰呈现,不仅反映馆藏特色,更是提高网站吸引力的重要手段,并且通过网络展示扩大利用范围,吸引更多的利用者。

    为提高档案查阅效率、保护档案原件、方便利用者查阅,辽宁省档案馆打造了“老报纸数字信息查询系统”,市民足不出户即可在网上查阅到所需的档案资料。电子报纸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载体,有着传统报纸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使大众能够方便、快捷的浏览到报刊内容,提供多种条件下的信息检索,有效管理信息和资源,充分发挥电子报纸的技术优势,使档案信息传播的更快、更广,提升网站对读者的吸引力。

    3、以网上展览为依托,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辽宁省档案馆新馆建有《清代皇室档案展》和《辽宁记忆展》两个固定展厅,为了使参观者不用去现场也可以体会展览的内容和特色,我们开设了网上实景展厅,它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为社会提供档案利用和服务的一种新形式,以图片结合说明文字,以动画、多媒体声像等作为表现形式,是实物展览的外延与补充。

    此外,我们充分利用现有馆藏资源,结合重要纪念日、历史事件、重大活动等不同角度进行选题,开展各种类型的档案展览,发挥档案馆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今年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纪念日。根据此历史事件和重要纪念日,我们同步展出了《勿忘甲午——纪念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档案图片展》和《辽宁人民抗日斗争史实展》。此外,专题展厅还相继开设了满族与文化展、抗美援朝英烈事迹展、向雷锋同志学习、解放初期辽沈档案选展等十几项专题展览。

    4、以网站宣传为媒介,扩大档案部门的社会影响力

    辽宁省档案局(馆)利用馆藏资源优势,先后与《辽沈晚报》、《辽宁日报》合作推出系列栏目,同时以“风物辽宁”为题在网上开辟专栏予以宣传。目前已有文章百余篇,全部出自我局(馆)职工之手。该栏目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档案馆的社会影响力,充分发挥了档案资源服务社会的文化作用,同时有效拉近了人们与档案之间的距离。

    辽宁省档案局(馆)以开发馆藏优质资源为立足点,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内涵、提炼历史文化精粹,不断提高档案编研成果开发的社会化、组织化、市场化程度,使档案文化成果的质量和效益有了很大提升。几年来,先后与出版社合作编纂出版了富有地方文化内涵的《奉天纪事》、《记忆中的辽宁》、《纪念辽宁解放60周年》等作品,并以“编研成果”为题在网上开设专栏,收到良好的社会反响。

    近年来,辽宁省档案局(馆)积极与央视、省级等新闻媒体合作,录制了新馆搬迁、档案征集、档案服务利用、馆藏档案展览、档案法律法规等一系列新闻报道。档案网站也为此开设视频专栏予以宣传,重点在于提高公众对档案局(馆)的认知度和认可度。

    5、围绕公众需求,开展网上互动服务

    辽宁省档案网站建设遵循“以用户为中心,有求必应,有问必答,主动服务”的原则,围绕档案、档案信息资源、档案工作等开展服务,体现档案部门的价值。形成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目标,以用户为中心,突出服务的重要性,发挥网站的最大效益,保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专家答疑栏目的设置,建立起与网友的交互园地,使档案网站打破单向的输出方式,通过分门别类仔细分析研究网友的提问信息,相关部门给予及时解答,真正发挥网站为民服务的作用。

    问卷调查栏目是为了更好地给公众提供档案利用服务,收集公众对档案利用的需求和意见,建立的一种公众参与形式。通过调查结果的汇总分析,使我们真正了解公众的想法和心理需求,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下一步我们要围绕公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调查,在调查覆盖面和调查深度上下功夫,达到吸引访问者的目的,增加点击率和访问量,提高档案信息的服务能力。

    为进一步方便群众查阅档案,辽宁省档案信息网建立了网上查档预约机制。市民足不出户就能咨询查档方面的相关问题,并能享受到优先、快捷的档案利用服务。相关处室指派专人负责网络上网友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反馈和答复。

    在后台管理方面,我们引入了国际流行的热点评估技术,通过热感图实时监控各个栏目的点击率,直观反映每个栏目的受关注程度,通过热点栏目追踪真正做到按需提供服务,改进网站。

    6、通过建立常规性、普及性栏目,提升网站公共服务能力

    网站提供“网站地图”“友情链接”“联系我们”“查档须知”“接收征集办法”等服务,通过“网站帮助”“常见问题”等栏目的设置,来解决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此外,网站还提供“档案局(馆)简介”“内设机构及职责”“馆藏介绍”等栏目,及时报道国内外、其他省市及本机构档案的动态信息、国家与地方档案政策法规颁布信息、档案法律法规信息、档案学术研究信息、档案会议内容、档案刊物信息、档案利用服务信息等。

    二、提升网站信息服务能力的经验及体会

    1、领导重视,推进网站建设

    辽宁省档案局(馆)领导高度重视网站建设,把档案信息网作为宣传全省档案工作、介绍档案馆藏资源、提供档案信息服务、促进信息交流的重要抓手。下发了辽宁省档案局(馆)网站信息管理办法,成立了网站信息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局(馆)长为组长亲自主抓,对网站改版涉及的内容多次听取汇报,并协调多方力量,全力支持网站升级和内容优化。此外,在网络安全、网站维护等方面领导给予高度重视,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想法,保证了网站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深度开发信息资源,努力提高上网信息发布数量

    我们加大了档案信息资源上网提供利用的投入,逐步将档案网站建设成为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平台。通过深入挖掘档案信息资源,我们已对外发布了家谱、劳模、志书、东北讲武堂等专题档案目录。同时,我们着眼于把馆藏资源更好地数字化,让数字化信息更好地为大家服务,把能反映辽宁地区经济、文化、建设的档案优先扫描,提供照片、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档案资源。此外,我们还加快档案信息数字化进程,转换了从海外征集的张学良珍贵档案,经过翻译、整理编目,提供百姓查阅,社会反映良好。

    3、树立大局意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网站是由很多小模块组成的一个集合体,数据信息就是填充物,技术服务就是支撑力,一个网站想要畅通运行,需要各个环节通力配合。为此,我们召开了网站信息员会议,各部门指派一名网站信息员,负责上网信息的报送工作,并制定了网站信息更新测评标准,激发了局(馆)干部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后台技术服务方面,我们也指派相关部门负责,包括网站更新、栏目调整、数据备份、网站安全等一系列与网站相关的工作。以上这些都保证了辽宁省档案信息网能够有序、安全、稳定的运行。

    4、创新机制,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档案网站给我们的编研成果提供了网络展示的平台,拓展了我们的编研领域,成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新途径。凭借该平台,我们以馆藏档案和社会需要为导向开展档案学术研究,通过创新人才选拔机制,提高编研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了一批能写作、能研究的复合性编研人才。

    几年来,辽宁省档案局(馆)招录了多名计算机软硬件的专业人才,其中不乏名牌大学的研究生,他们的加入给我们的技术队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解决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而保证网站提供信息的准确畅通,提高用户对网站的使用效率。同时,在工作模式的创新、处理突发事件能力方面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责任编辑:段立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