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穿越专题

200万张南京民国户籍卡重见天日市民可免费“寻根”

作者:袁光 王长喜 张磊

来源:江苏省档案局

2014-07-31 星期四

开栏语

  ﹃穿越﹄中的精彩

  你可知民国时的南京,曾有百万张卡片,记录着当时的市民生活状态;也曾有一本文书,描绘着南京的发展梦想。

  百余年来,那些曾在江苏大地上走过的英雄豪杰和注定将载入历史的特别事件,幕后又究竟有多少故事?

  文艺作品里的历史,有着太多的演绎。但在档案馆里,尘封的档案袋里,却有着最真实的历史。它们沉睡着,当你触摸它时,它会醒来,向你讲述鲜活的故事。

  档案里的故事,是最真实、最权威的故事。当我们用现代的视角去翻阅那些档案,你会发现历史就在转眼之间,而你身边的许多事,在那些发黄的卷宗里或许就能找到“种子”。

  江苏是文化大省,深巷中的一个院落,也许就有一幢楼、一个房间,收藏着最真实的历史。从今天起,我们与档案专家将带着你打开那些已经解密的档案,告诉你不曾了解的历史真相,这些真相就是一个个比想象更精彩的故事。

 

  200万张腐旧卡片的信息 逐一“搬”进电脑里

  从浦口石佛寺到鼓楼南京市档案馆,短短20多公里旅途,是对民国户籍卡的命运救赎

  南京市档案馆,三楼拐角。南京市档案局档案管理处副处长胡刚打开那扇不起眼的小铁门。

  钥匙转动的声音响起,门内豁然开朗,10余个高大的金属柜整齐排列。柜面有很多小抽屉,随意抽出一个,那些边缘毛糙、颜色泛黄、手感古旧的户籍卡已在眼前。

  “6年前,这些宝贝刚刚运来,还是装在那种民国时的木箱里,上面的积尘都能写字。”胡刚笑着说。

  将岁月回溯60多年,那时的民国“首都警察厅”该算是这些户籍卡的故乡吧。解放后,它们被南京市公安局接收,很快就被新的人口户籍档案取代,退出了历史舞台。历经流离后终被封存入浦口石佛寺仓库深处,无人问津,郁郁而湮。

  2006年底,就是胡刚口中的6年前,得到信息的南京市档案馆接管了这批户籍卡。装车、上路、搬卸……从浦口石佛寺到鼓楼南京市档案馆,短短20多公里的旅途,却是对已垂垂老矣的卡片的救赎。等待它们的,是生命涅槃。

  用去近5年时间,南京市档案馆的工作人员们把这近200万张的腐旧卡片除尘、消毒、编号,珍藏进了眼下这座光线充足、温湿恒定的高科技库房。只字片言,实难道尽这一工程的浩大和艰辛。而不亲身走进这座馆房,亲眼看到这些卡片,也完全无法想象那种古朴与现代交融、历史和现实辉映的神奇。

  接受采访时,胡刚不时揉着肩颈,“这几天扫描仪用多了,快成歪脖子了。”据悉,民国户籍卡电脑信息录入的工作在整个处室奋战几年后,至今仍在继续。“300万条明细、3000余万字的文字录入已近完成,现在主要是图片扫描和信息合成。”

  可以想见,他所勾勒的那座属于民国户籍卡的电子庭院,是何等浩大轩昂。

    民国的身份证叫“口卡” 户口本叫“户卡”

  填写项目多达28项,远比现在的身份证详细,没照片则要登记十指指纹

  记者注意到,眼前近200万张民国户籍卡分为两种,小一点的收录个人信息,大一点的则是以户为单位。同行的南京市档案局接收整理处王伟副处长释疑说:“它们分别叫做口卡和户卡。”较之当代,前者类似身份证,后者则相当于户口本。“户卡中除了家庭外,有一部分以工作单位或者军队编制为户,户主就是上司或领导,类似于现在的集体户口。”

  记者对60多年前的“民国身份证”更感兴趣。那些斑驳字迹、泛黄照片,仿佛都在诉说着当年这座城市中的斯人旧事。而细细端详卡片,填写项却远比如今的身份证详实——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籍贯、教育程度、职业、与户主关系之外,如果没有照片,还要注明外貌特征、左右手指纹等,粗略数一下竟有28项之多。

  值得一提的是“身份证号”。王伟告诉记者,民国的身份证号码由字和号组成,字代表居住于南京哪一区,“对比现在的话,一区是玄武区、二区白下、五区建邺、六区鼓楼、七区为下关,而秦淮区是当时的三、四区……”

  “身份证”上有的有照片,如果没有照片,会在特征栏注明“左撇子、麻子脸”等特征,此外还要标注双手指纹——当然,没有现在的扫描这么先进,是登记“斗”和“箕”:10个格子代表10根手指,斗就画○,箕就画△。

  看卡片上那些职业,从教授到军政大员,从卖烧饼到拉人力车,从务农到持家……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它们就像一扇扇门,门内曲径巷陌,去往的却是同一幅民国经卷、旖旎春秋。

  户籍卡中“淘”出130多位民国大腕

  宋美龄的身份证是“1字11112号”,周恩来名下有个70多人的“集体户口”

  其实刚刚踏入馆藏库房时,记者便看到墙壁上几张被特别装裱的卡片。宋美龄、傅斯年、白崇禧、顾毓琇……南京贵为民国之都,定居、游历其间的名人要员多不胜数,小小一张户籍卡,定格了他们当年的足迹和与这座城市的交集。

  南京市档案局征集利用处处长刘峰告诉扬子晚报记者,民国户籍卡中“淘”出的名人大腕有130多位,其中披露的信息有许多都鲜为人知,是对已知史实很好的补充和参照。也因此,枯燥纷繁的卡片整理工作,在他眼中备具访古拾遗之趣。

  因为蒋介石户籍卡的缺失,宋美龄或可算作整理出的民国百余万人中名人之首了。“户主蒋中正,姓名宋美龄,留学,45岁,本籍广东,寄籍南京,与户主是夫妇关系,身份证号:1字111112号,住于黄埔路国防部……”记者看到,在宋美龄的户籍卡上没有照片,却也没有填写面貌特征指纹信息。按照王伟的猜测,卡片上的内容许是当时的户籍登记人员填的。“以她的地位,估计除了蒋介石,也没人敢妄论什么面貌特征吧。”

  紧随其后,民国军政大佬白崇禧一身戎装很是威严。与其户卡两相比照,时年53岁的白任职国防部,军衔是一级上将,家中子女和警卫、服务人员多达二十余人尽数登记在卡。值得一提的是其子白先勇当年9岁,照片里穿一件白衬衣和小外套,很是精神帅气。几年前,记者曾和已是知名作家的他有过一面之缘,却未想到,会在此处见到他的少年英姿。

  130位名人中,还有被胡适称作“最稀有天才”的傅斯年,在照片里已尽显“傅老虎”的豪放之气;大画家傅抱石,那时还只是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书生;教育家吴贻芳,长衫及地一派大家风范;还有周恩来,英朗帅气的他正在南京梅园新村统领中共代表团,也被纳入户籍档案,寄于其下的口卡有70余张之多……

    珍贵史料,卡片默默记下真实民国南京

  全市135万人口中,官吏和与官吏相关的人口占到了一半以上

  当时,全市人口为135万,其中,国民党政府官吏和公教人员11万,警察、宪兵、特务2万多,他们的眷属17万,专为他们服务的茶房、厨师、娘姨、仆役9万,加上与他们沾亲带故而留在南京的人员约30万,总计这类消费人口约70万,而真正从事工农业生产的工人、农民,只占总人口的1/10。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怀旧之情古来有之,遑论今时?这是一个怀旧蔓延的时代,一张泛黄相片便能刺激泪腺的时代。怀旧如记者,为可触碰到那些早已湮没在岁月中的斯人斯事而心动;怀旧如王伟,为终于找寻到家族的根脉而慰藉。半世户籍卡,恰似故人归,又有谁能抵挡那百万故纸所带来的,时空穿梭、史海浮沉的畅快?

  其实,最喜怀旧而善怀旧的莫过于史学者们。不止一次,南京市档案馆的专家们向扬子晚报记者感慨200万户籍卡所蕴藏的巨大价值。在他们眼里,上文记者数语而止的每一段,都能写上至少一本厚厚的书。

  就在记者采访的当口,第一本书就要问世了。在刘峰的办公室里,记者看到了这本《民国时期名人之户籍》的完稿,上文提到的那130多位民国名人尽数录入书中,其中资料大都源于民国户籍卡及其相关档案。“这只是第一本,我们和南师大合作,还将以每年至少一本的速度,深入发掘户籍卡里的乾坤。”刘峰说,它们能讲述的,远比记载的丰富多彩。“这是历史的语言,这是档案的魅力。”

  刘峰所说的乾坤,主要指当时南京的社会就业——以政府机构、军队为主导,缺乏大型的工业企业,大量外来劳动力的涌入造成了人口就业的不充分,大量失业人群被迫寻找各种可以糊口的职业,所以职业类型多以社会服务业为主……

  当然,还有教育模式、饮食习惯、户籍制度变迁等等。按照《民国时期名人之户籍》合作者、南师大教授张连红的总结,“这些户籍卡的进一步研究,有利于了解南京当时人口变化、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城市发展轨迹、外国侨民在宁生活工作情况,因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特别提醒,南京人可免费去“寻根”

  试试到这些档案里找到自己的祖先、自己的家族故事

  棉袄小帽,照片上的中年人有着酷似父亲的慈蔼——南京市档案局接收整理处副处长王伟怎么也想不到,会是在自己工作的所在,第一次见到早在他出生前便已离世的爷爷。

  在近200万张民国户籍卡中,除了要员和名人们,更多的是那些忙忙碌碌、操持着自家生计和支撑民国社会的普通人。他们当中,有人至今在世,于新南京的某个街巷享度晚年;有的早已逝去,但在亲情、友情这些错综盘根的社会关系传承间,仍长久地被纪念和缅怀。

  用王伟的话说,但凡是老南京,几乎都能在户籍卡中找到与他们关联的名姓。而这,也正是南京市档案馆在浩大的归档整理工作完成后,迅速将卡片信息向社会公开,供市民免费查阅的主要原因。

  生长于斯的王伟是个老南京,电子档案建成的当日,他郑重地坐到电脑前,第一个便输入爷爷的名字。同名同姓的有好几人,但如果再加上“白下路307号”这个烙印在他儿时记忆中的地址,留在屏幕上的只余一人:王志悦,初中文化,小贩职业,59岁,本籍句容,寄籍南京……“爷爷,孙子终于见到您了,您在天堂还好吗?”王伟说,爷爷在家族中没有留下影像资料,对老人的印象只是根据父辈们的描述,因而那天,他算是和爷爷首次见面,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

  王伟几乎一口气搜遍了家族中每位长辈的名字,奶奶、外公、外婆、父亲、母亲、舅舅、舅妈……最终通过查档接待窗口打印出的口卡、户卡、照片有厚厚一摞,家族在南京扎根繁衍的路径清晰可辨。

  那天晚上,王伟拿着这些珍贵的影像回家,像孩子献宝一样呈给父亲。“是你爷爷,是你爷爷,”老父亲一眼就认出了相片里那位温敦长者,恭敬地接过,霎时老泪纵横。

  类似王伟的故事,胡刚还能讲出很多。他的办公室连接查阅处,自从档案开放,每天都会接待许多来查档的市民。来寻找的人或许不同,但所找寻的大体如是——祖辈的足迹、父辈的童年、家族的根。

  所有的南京市民,现在都可以像王伟一样,到南京市档案馆去查阅这些卡片,从中间找到家族的根和记忆。

  本版撰稿

  江苏省档案局 袁光

  南京市档案局 王长喜

  扬子晚报记者 张磊

  

 
 
责任编辑:罗京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