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劳模专题

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吕玉兰

作者:孙国俊 候晓慧

来源:河北省档案馆

2014-06-17 星期二

    1969年4月,在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台上,周恩来总理向毛主席介绍说:“她是吕玉兰,河北的代表。”毛主席亲切地同吕玉兰握手,说:“你的名字我记下了!”

    吕玉兰(女),1940出生,河北省临西县下堡寺镇东留善固村人。吕玉兰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临西县下堡寺公社党委书记、中共临西县委书记、河北省贫协副主席、中共河北省委书记等职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曾任中共正定县委副书记、河北省农业厅副厅长。她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中,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姑娘逐步成长为闻名全国的劳动模范的。

    吕玉兰从小在农村长大,当时的东留善固村大部分田地是白茫茫的沙荒地,基本长不出庄稼,村民主要靠国家救济过日子。她从小就暗下决心,要改变家乡穷困落后的面貌,要让群众过上好日子,要植树造林,要与风沙斗!

    1955年7月,她从下堡寺高小毕业后,积极响应党“知识青年回乡务农”的号召,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参加生产劳动。她带领本村24户农民组成了第一个初级农业合作社,年仅15岁的吕玉兰成为新中国最年轻的合作社社长。当社长伊始,这个村的妇女还没有下地劳动的习惯,而且有些男社员也不听指挥。从未当过村干部的她,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挨门挨户地发动妇女。一次不成跑两次,两次不成跑三次,功夫不负有心人,吕玉兰的真诚感动了社员。终于,出勤的人越来越多,大伙儿的干劲越来越大,生产劳动搞得热火朝天。那些日子,吕玉兰一边领着大家干活,一边教社员识字唱歌,讲社会主义的新人新事。她要让社员们知道,只要大伙儿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把家乡变个样。在吕玉兰的带领下,全体乡村干部群众,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积极战风沙、斗盐碱,努力开荒植树,打井修渠,苦战三年,造林600亩,植树10万株,把东留善固这个穷沙窝,发展成了林茂粮丰、五业兴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正是由于吕玉兰的出色工作和高尚的道德情操,1958年她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她发表了《十个为什么》,以高尚的品德、宽阔的胸怀抒发了她的人生观,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1966年,吕玉兰作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全国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参加了国庆观礼,并多次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刚正不阿的吕玉兰也遭到错误批判。她被当作刘少奇路线的典型推到临西县万人大会上,背上插着削尖的竹杆旗子,被人揪住头发,拧着胳膊,和地县的领导人一起挨批斗。竹尖刺破了她的脊背,流出滴滴鲜血,背上也留下了抹不去的疤痕。批斗完之后,她又被关押,没有一点人身自由。整整半年多的时间里,吕玉兰就过着这种非人的生活。

  面对这样的社会境遇,最初吕玉兰感到困惑和迷茫,但她逐渐冷静下来,她认真地回忆了自己十几年走过的路,认定自己想改变家乡面貌的做法没有错,对造反派的无理纠缠,她不能听之任之,她要回到乡亲们身边工作。这时她想到了一个能够救她,也会救她的人——周恩来总理。于是,她偷偷给周总理写了一封信,既说明了自己的情况,又陈述了她对当前时局的看法。仅仅过了一个月,驻邢台“支左”的部队收到了周总理办公室的信,要他们解放吕玉兰。于是吕玉兰先是成为县革委会成员,后来又作为工农兵的代表结合进“红色政权”,1969年她当选为“九大”代表,以后又成为河北省委书记。吕玉兰事迹就此传开。

    经历了“文革”初期那段落落起起、沉沉浮浮之后,吕玉兰的思想渐渐成熟,少了几许困惑,多了一些思考。她意识到当时社会局面的复杂。全国妇联筹备组成立时,吕玉兰当选副组长,她由此结识了康克清,与康克清成为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当受到江青一伙指使的人暗示她批判康大姐时,吕玉兰觉得不对劲,就借口带人去大寨参观学习,离开了北京。她不肯趋炎附势,得罪了江青团伙。

吕玉兰一生中曾受到几次错误的批判,但她毫无怨言,仍然忠于党的社会主义事业。1980年,组织安排河北省委书记吕玉兰到正定县任县委副书记,她坦然服从。职务虽然下降了,而她并未感到有什么失落,仍然兢兢业业地工作。

    吕玉兰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热爱人民群众。无论工作岗位怎样变化,她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早在20世纪70年代,她在担任省委副书记兼临西县委书记期间,就曾提出了“农业要上去,干部要下去”的口号。1985年6月,吕玉兰回到河北省农业厅工作,任副厅长,党组成员。到省农业厅工作后,仍坚持经常到农村和下属单位察实情、听取意见和建议,看望下乡的同志。即使在患病期间,只要病情稍一好转,她就到下属农场看望基层干部和职工。

    1990年4月她患了脑血管痉挛症,但她舍不得在医院休养,仍坚持带病工作。然而,过度劳累的她,终于被送进了医院。1993年3月31日凌晨4时40分,吕玉兰因病治疗无效,在石家庄逝世。

    吕玉兰同志在30余年的工作中,一直保持着质朴热忱的劳动人民本色,是一位深受群众爱戴的好干部。由省委组织部审阅批准的《吕玉兰同志生平》中,是这样评价的:“吕玉兰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作出了重大贡献。”

孙国俊 候晓慧(编辑:刘琛)

 
吕玉兰组织青年一起学习

1970年6月吕玉兰(左三)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队赴朝鲜访问受到金日成首相(左五)的亲切接见。

受到外国领导人亲切接见

1980年8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邓颖超大姐与吕玉兰亲切握手。

1990年1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常委书记处书记李瑞环在石家庄同吕玉兰亲切交谈。

 1987年1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在石家庄同吕玉兰亲切交谈。

1984年4月,时任正定县委书记习近平等县领导和石家庄地委领导合影,自左至右:吕玉兰、冯国强、习近平、冀剑波、李瑞文、程宝怀、江山。

吕玉兰和社员们一起播种

吕玉兰与姐妹们一起挖井框

 

 

 
 
责任编辑:刘琛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