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交流 > 业务园地

发挥档案优势 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刘 刚 张 莉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2-08-16 星期二

    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档案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的殷切嘱托,积极作为、主动担当,在全区奋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勇担重任、开拓创新,充分发挥档案部门的优势,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贡献档案力量。

    机构改革后,区档案局挂牌区委办,行政职责虽然划入区委办,但为了确保机构改革后档案工作持续高效运转,按照“一体化”工作思路,全区建立了区档案局、区档案馆,街道(镇),村(社区)三级常态联系机制和部门联系指导行业领域单位档案工作机制,共同推动全区档案事业更好发展。结合全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要点,区档案局制定了《档案服务乡村振兴十条措施》,明确支持有条件的村(社区)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搭建档案工作交流平台,组织村(社区)档案人员开展工作交流,总结先进经验做法,形成郫都经验。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村(社区)档案工作,规范村级档案管理,区档案馆组织召开全区乡村振兴村级档案规范化管理认定工作部署会议,规范认定标准、条件和程序,并针对镇村工作实际,深入相关镇、村档案库房40余次,对档案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现场实操指导。举办村(社区)档案业务专题培训班,全区200余名档案工作人员系统学习了《村级档案管理办法》《城市社区档案管理办法》等。

    依托丰富馆藏档案资源,区档案馆举办了“蜀源——郫都区历史文化档案陈列展”和“郫都区廉文化档案陈列展”。两个展厅以“文字+图片+实物+场景再现”的形式展现了郫都4500余年的灿烂历史与辉煌成就,以及郫都区深厚的廉文化底蕴和传统美德、优良家风。自展厅开放以来,已接待省、市档案局,周边各市、区(县)档案部门以及郫都各街道(镇)、村(社区)、区级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1.6万余人参观,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为推动乡村记忆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研、展览、开发及保护工作,区档案馆专门启动“档案·忆乡愁”项目,以“档案+文旅”“档案+村史展馆”“档案+编研”等模式,打造了“档案·忆乡愁”档案文化展览墙,与相关街道共同建成青杠树村村史馆、战旗村村史馆,印制《档案·忆乡愁》《廉韵蜀都》《蜀源》宣传画册,让档案展览成为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博物馆”,成为留住乡愁、凝聚人心的“加油站”,成为体现民俗、发展旅游的“纪念馆”。

    为延续乡村历史文脉,传播好声音、弘扬正能量,区档案馆与区作家协会合作出版《郫都作家档案》,精选了全区28位不同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作家、诗人的优秀作品,全景式展示了郫都区文学艺术创作发展成果,清晰反映了郫都区改革开放40年的文学创作成长脉络和发展历程。编印《郫县豆瓣档案记述》,用“文字+图片”的形式展示具有300多年历史、享有“川菜之魂”美誉的“郫县豆瓣”,用档案留住品牌记忆,助推川菜产业发展。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8月15日 总第3870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程子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