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交流 > 业务园地

多元融合谋发展 善治善为惠民生

——江苏省张家港市档案工作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简介

作者:孙 静 孙晓霞 王 健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2-01-06 星期四

    近年来,江苏省张家港市档案局围绕推进档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探索档案工作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机制,不断满足基层治理和群众需求,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为推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档案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市档案局将农村基层档案工作纳入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整体规划,不断完善农村基层档案工作发展的制度制定、政策支持、经费投入机制建设;建立了市、镇、村(社区)三级联动的基层档案工作绩效考核体系,有效保障基层档案管理有序开展;坚持不定期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档案行政执法检查,确保基层档案规范管理。

    为提升基层档案工作服务效能,市档案局建立了以综合档案馆为核心,涵盖开发区、镇、村(社区)、家庭的档案馆网体系,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不留空白”的基层档案工作格局。目前,全市10个区镇全部建立档案机构,6个区镇建有档案馆。全市所有镇属事业单位和涉农部门全部建立档案室。

    依托网格化管理模式,市档案局将基层组织、村(社区)志愿者、居民群众纳入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主体范畴,推动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向基层下移;大力开展“百村万户”口述历史建档工作,形成88万字口述档案;开展乡村记忆影像拍摄工作,形成动态反映乡村面貌的照片25万多张;开展方言语音建档工作,建成681分钟的乡音数据库。

    对照基层治理工作目标,市档案局坚持重点做好村民协商自治、村民议事会、村民换届选举、民主监督、“一事一议”事项、村规民约等文件材料归档工作;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档案管理工作指导意见》,印发《关于加强依法行政档案管理的通知》《重大行政决策档案案卷评查标准》等,确保各区镇在从事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制定、合同管理等活动中形成的档案齐全完整,为实现基层“用权留档、追责有据”提供有效保障。

    多年来,市档案局持续推进农村基层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初步完成基层档案馆(室)藏档案的目录数据库和重要档案的全文数据库建设工作,为构建基层档案利用体系夯实基础;打造数字档案馆(室)系统、电子文件中心、图片中心、音视频档案库等集成式利用平台,持续完善名镇名村、古迹遗址、沙上文化、河阳文化、暨阳文化、东山文化及非遗传承、乡镇企业等基层档案专题数据库建设,不断满足基层社会治理利用需求;将村级档案利用纳入便民服务事项清单,加快推进覆盖市、镇、村的民生档案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整合了200多万条民生档案信息,并与全市10个区镇、49个村实现民生档案信息互联互通。自民生档案共享服务平台开通以来,市档案馆已提供档案查阅3.9万人次,出具相关证明材料3.7万余份,为群众解决矛盾纠纷、生产生活、创业创新等实际问题1.5万个。

    市档案局还不断加大基层档案文化产品供给力度,努力打通宣传、教育、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打造联兴村、农联村、长江村等乡村记忆工程试点村,建立了一批反映历史文化、传统民俗、特色产业的乡情村史陈列室、乡村记忆展示馆,不断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持续推进智慧档案馆建设,建立起集基层档案的收集、保存、管理、利用、监管、服务于一体的智慧档案管理体系;利用电子档案检校系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检测校验手段,对各类民生档案数据进行核对、整改和完善,全面提升基层电子档案质量;进一步助推“放管服”改革,打造“不见面审批”的电子档案平台,推动档案信息随时、随地、随需应用;编印《村务档案管理手册》,打造15分钟档案利用服务圈,推动实现“一口受理、一站服务”;全力融入长三角地区异地查档圈,打破区域壁垒,实现档案利用服务跨地域、跨馆际共享;借助科研机构等力量,积极开发有影响力、有深度的基层档案文化项目和文化产品,实现乡村文化和历史的永久保存、跨时空传播。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1月3日 总第3776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李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