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交流 > 档案为凭

主题教育落实处 为民服务解难题

作者:章 琳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11-28 星期四

    秋风送爽,金桂飘香,在美好的收获季节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二史馆”)利用处接待科收到了一封来自湖北的一位利用者寄来的信件。

    信中,虽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却饱含着利用者最朴实的情意。写信的人是湖北省黄石市的彭先生。他在信中表示,非常感谢二史馆工作人员帮忙找到了其外祖父的照片。彭先生的外祖父去世时,彭先生的母亲只有10岁,家里一张照片也没有。“多谢你们,是你们的辛勤工作让我见到了外祖父的模样”。

    同一天,接待科还收到了中国远征军抗日英烈丁嘉民的后辈丁先生送来的一面锦旗,锦旗上题有“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还原历史,敬畏先烈”几个大字。今年6月,北京的丁先生来到二史馆请求帮忙查阅先人的历史档案,并提供姓名、籍贯、部队番号等详细信息。随后,档案馆工作人员在民国公务人员数据库中检索到相关姓名并调出档案。拿到档案复印件的那一刻,丁先生十分激动,并不停地向工作人员道谢。

    在平时的工作中,这样暖心的事情还有很多。一天下午,一位老人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来到二史馆阅卷大厅,要求查找抗战阵亡档案中其父亲的相关资料。经了解,这位老人是下了火车直奔档案馆而来的,我们让他稍作休息,再慢慢叙述有关其父亲的生平细节。根据他提供的线索,我们认真查找,并给这位老人一个满意的答复。老人家一边不停地说着谢谢,一边从包里拿出了自家产的一袋枣以表谢意。我们当即婉拒,并一再表示“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但是老人家执意要给,把一袋枣放在办公桌上转身便离开了。工作人员见状赶紧追上去,把一袋枣还给了他,并再三强调“您的心意是对我们最好的鼓励,但是礼物我们真的不能收”。

    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位湖南刘女士,辗转台湾、长沙等多地查找其外祖父抗战阵亡档案,最后终于在二史馆查到。当我们把盖有“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调阅档案专用章”的档案复印件交到她手中时,刘女士当场泣不成声。根据这一证明,民政部门授予其外祖父“抗日烈士”的光荣称号,了却了她们一家多年来的夙愿。为此,刘女士多次打来电话向档案馆工作人员表示感激,并诚恳地邀请我们去她家做客。

    为民服务是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与基本任务。多年来,二史馆接待科认真开展来人、来电、来函等多种形式的档案查阅利用服务工作。目前,二史馆开放档案全宗56个、档案专题13个、已出版档案汇编36项,随着档案数字化工作逐年开展,每年都会新增开放档案全宗,查档人数也随之增多,近3年接待量达7000人次,阅卷量高达20万卷。我们的优质服务,获得了利用者一致好评。

    作为档案利用服务的窗口,接待科工作人员始终将“不吃一顿饭、不拿一分钱、不收一份礼”作为工作纪律,建立起牢固的廉洁自律防线。我们深知,只有站稳立场,才能做好工作,只有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才能真正把档案服务民生落到实处。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二史馆接待科将“为民服务解难题”作为落脚点,结合工作实际以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为宗旨,不断提高档案利用窗口的服务水平,积极改善查档环境,增设人性化便民设施,积极对服务进行细节化改进。为了方便利用者查档,我们优化了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大厅陆续升级并增加了查档电脑数量,更新了储物柜,配备了开水壶、一次性纸杯、老花镜、放大镜、电子手写板等物品,完成了贵宾阅览室的升级改造。考虑到会有年老体弱的利用者,我们在登记台添置了两张座椅,方便他们咨询并填写登记表,在大厅门外增设了两张连排座椅,供利用者休息。为满足利用者需求,我们延长查档时间,并配有专人值班。

    “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二史馆接待科工作人员在平凡的岗位上踏实工作、默默奉献,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档案人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11月7日 总第3446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