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研究会 > 摄影资讯

镜头伴他走天下

作者:段莉

来源:中国档案资讯网

2014-09-12 星期五

    他是谁?

    单位里,年轻人都尊敬地称他“陆老师”;旅行中,“驴友”们亲切地叫他“长眉大侠”;网络上,他给自己取的名字是“陆路游”。他就是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山东省档案馆的陆继琨——一位用镜头看天下、带着镜头走天下的摄影人,一位用影像改变人生、用旅行拓展生命的行路人。

    第一次见到陆老师,是2012年11月的一天。那是我报到上班的第一天,碰巧局里召开会议,在会场里看到一位忙前忙后照相、摄像的人。虽然头发稍有些灰白,但步履却敏捷而矫健,尤其那对浓密、粗黑的长眉,让人印象十分深刻。后来才知道,他就是局里的“首席摄影师”——陆继琨。

    真正与陆老师打交道是在一次活动中。单位组织外出考察学习,陆老师作为专职摄影人员随队出行。他不仅要对观摩学习活动进行照相、摄像,留下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还要为每位同志拍下最生动的瞬间。整个活动中,他跑前跑后,是最忙碌的一个。这样的忙碌让年轻人都感觉有些劳累,而他似乎已经习惯了,那充沛的精力,那稳健的步伐,让人怎么也想不到,他已近耳顺之年。忙碌的间隙,我会请教陆老师一些问题,他总是热情的指导我,从选景到构图再到用光,一路走、一路讲、一路实践,让我受益匪浅。在与陆老师的接触中,给我感受最深的不仅是他精湛的摄影技艺,更在于他对摄影的热爱和对行走世界的执着。

    一张奖状,结缘摄影

    说起陆老师和摄影的渊源,主要是来自家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济南的十二马路上有一家颇有名气的“正大”照相馆,“掌门人”就是陆老师的父亲。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正是一个人童年时期接受知识与影响的最主要方式。陆老师对于摄影的兴趣和初步的知识正是基于童年的独特生活经历。1964年,陆老师12岁,生活里发生了一件影响他一生兴趣的标志性“大事”:他的父亲以自己的女儿(陆老师的姐姐)为模特,拍摄了一组反映工厂女工的照片,参加了全国的摄影比赛并得了大奖。在那样一个又红又专的年代,那张象征荣誉的奖状对于一个少年来说,无疑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力。父亲创作的整个过程——从化妆、造型,到选景、布光,再到拍摄、冲洗,少年陆老师都有亲历和见证。时至今日,陆老师仍完好地保存着那张奖状。因为正是它,让陆老师喜欢上了摄影,并从此和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

    潜心学艺,崭露头角

     1978年,已经退休的父亲自己开了一家照相馆,以冲印业务为主。此时,陆老师刚从外地调回济南,于是便成为父亲的得力帮手。那段时间是陆老师最忙碌的:每天要起早贪黑冲印照片和图片,还要跟随父亲到周边的机关、工厂、学校以及部队拍摄照片。但正是这样的忙碌,使陆老师对当时的拍摄和冲印技术有了全面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并通过自己的潜心研究,达到日臻完善的境界。他当时使用的“分身”照相技术,可谓风靡一时,很受欢迎。精湛的摄影技艺使陆老师成为当地的名人,很多单位需要拍摄时首先会想到他,尤其是济南的驻军。每年新兵入伍都是盛大的节日,也是陆老师最繁忙的日子。每个新兵都想把最威武的形象尽快寄回家里,陆老师便只有不停地拍摄、连夜地冲洗,有时一天能照20多个胶卷,连饭也顾不上吃。为了拍摄的需要,陆老师说服家人购买了一台当时最先进的日本生产的雅西卡单反进口相机。这一举动让他更加出名,成了济南市个人出资购买进口相机的第一人,并上了报纸。随着时间的推移,对陆老师来说,拍照这件事不再是简单的谋生方式,它已经融入了生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人生改变,梦想萌发

    上个世纪80年代,专业照相机仍是一件稀罕的物件儿,能够拥有并精通的人更是凤毛麟角。而两方面同时具备的陆老师正是因此改变了命运。198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为省里领导拍摄,得到了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赞扬,经过推荐,陆老师被调入山东省档案馆。刚到单位时,原本应从事照相工作的他,由于种种原因被安排在“三产”,从事产品的经营。他毫无怨言,前后干了五、六年的时间。人生的每一种经历都蕴藏着巨大的财富,看你如何去发现它、利用它。由于工作需要,陆老师要到全国各地采购、进货,而这样的经历为他打开了视野,让他领略到每个城市独特的风景。于是他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工作之余的瞬间,并在心中开启人生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带着镜头行走天下。

上世纪90年代,利用假期自费旅行的想法既潇洒又另类,虽然引领了后来的潮流,但在当时却受到许多人的议论和不解。在亲朋的质疑声中,陆老师开始了摄影行走的旅程——1995年的春节,陆老师带着妻子和孩子去了西安龙门石窟;1996年的春节,陆老师又带着家人去了杭州雁荡山。几乎每年,他都会利用公休假自费到全国各地旅行拍摄:京城天坛、津门故里、上海外滩、浪漫鼓浪屿、美丽珠江畔……到处都留下他的足迹。江北粗犷,有山的壮美;江南温婉,有水之灵秀——生命的灵动与质朴,所有生动的景象通过陆老师的镜头一一记录下来,成为他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硬件软件,“两翼”助力

    作为摄影人,高品质的摄影器材是必不可少的装备。2001年,数码照相机在国内刚刚兴起时,陆老师就敏锐地捕捉到摄影界的这一变化,并迅速做出反应——购买了专业数码单反相机。为了拍摄更多的旅行见闻,他又购买了小型摄像机,把自己“全副武装”起来。如今,陆老师家中有9台旧照相机、3台摄像机,这些设备就像一个缩影,既见证着中国摄影器材的变迁,体现着国人日益富裕的生活,更记录着他的人生轨迹,承载着他的人生梦想。

    使用数码相机后,照片的保存和后期处理成为一个重要环节,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这对年逾五十多岁的陆老师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但他认准了的事,就不会轻易放弃。不懂,就不耻下问;不会,就虚心求教。从最初连鼠标都点不好,到后来能熟练地进行各种操作,这其中的甘苦只有陆老师自己知道。如今,他可以轻松地运用Picasa、Photoshop、绘声绘影等软件对照片、视频进行编辑处理,其专业水平让很多年轻人都自叹弗如。2010年12月,陆老师开设了自己的新浪博客:“陆路游”,把所到之处拍摄的照片、录像进行整理,制作成短片上传到空间,让更多的朋友一起分享他的收获,感受他的快乐。

    追逐梦想,志在千里

    行万里路途,阅世间百态。陆老师越来越坚定和执着于他的梦想——用镜头记录中国乃至世界范围的人生情景。2001年,他和一群志趣相投的“驴友”们第一次踏出国门,去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异域风情,精彩世界,拓展了他的视野,丰富了他的摄影题材。此后,便一发不可收。世界各国的风情尽收入他的镜头中:莫斯科红场、德国科隆大教堂的雄伟壮丽,夏威夷海滨、非洲好望角的湛蓝瑰丽,东京银座、纽约时代广场的繁华气息,埃及金字塔、土耳其奥匈城堡的古老传奇,还有高耸入云的法国埃非尔铁塔、被誉为“欧洲门户”的荷兰鹿特丹港……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旅行、拍摄都为他的人生留下难忘的记忆。

    去年11月,耳顺之年的陆老师结束了自己的职业生涯,离开了为之工作26年的档案局,去享受他的退休生活了。但他的梦想却没有因此而停止。今年4月份,陆老师和他的“驴友”们又启程飞往了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陆老师带着镜头行走天下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实现。

    写到这里,我不由想起习主席的话:“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编辑:李聪)

 
 
责任编辑:李任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