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千年古城重生记

——台儿庄古城重建中的档案之智

作者:庄利达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4-04-17 星期三

古城春意盛 孔闯 摄

    一条运河,让这里商贾云集,成就了千年古城的十里繁华;一场战役,让这里历尽沧桑,留下了铁骨铮铮的民族之魂。她,就是有着“江北水乡、运河古城”之名的台儿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寻这座兴于漕运、毁于战火的古老城市利用档案史料涅槃重生的艰辛历程。

破碎:战争之殇下的废墟残影

    台儿庄古城坐落在京杭大运河畔,肇始于秦汉,发展于唐宋,繁荣于明清。据《峄县志》记载:“台儿庄跨漕渠,当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俗称‘天下第一庄’。”经过几百年的经济建设和文化积淀,台儿庄逐渐发展成为功能完备、风貌独特的沿运商贸城市,名夺滕峄,声播徐兖,居于古峄县40个集镇之首。

    直到1938年3月,一场战火彻底摧毁了这座繁华的古城。彼时,震惊中外的台儿庄战役打响,中国军队以弱胜强,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挺起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英雄台儿庄”的事迹也因此名扬世界。

    “我第一眼看到的台儿庄,硝烟弥漫,被炮弹和炸弹夷为平地,满目废墟,尸横遍野。但勇敢、机智地重新夺取了这片废墟的中国军队,尽管精疲力竭,伤痕累累,却是异常兴奋,因为他们战胜了装备比自己精良的敌人。”曾在前线采访报道台儿庄大战的国际著名记者、作家爱泼斯坦在文章中这样回忆道。时至今日,古城的53处战争遗址仍在默默诉说着当年的悲壮与惨烈:清真北寺、方巷、新关帝庙、泰山行宫等处墙壁上还遗存着清晰可见的累累弹痕。其中,清真北寺西小讲堂弹痕特别密集的80平方厘米之砖墙,现陈列于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厅内。

    台儿庄战役后,“重建台儿庄古城”一度被提出,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沦为镜花水月。虽经多次破坏和修葺,但古城的街巷、水系肌理仍然保存完好,古城繁盛时期的面貌和传说故事也为人们津津乐道并代代相传。一些老人精心收集、珍藏的老照片、旧物件,以及根据记忆绘制的战前台儿庄城区地图,同大战遗址一起成为古城繁荣过去的见证。而重建台儿庄古城,也成为几代人不断延续的心愿。

重建:涅槃重生中的守望创新

    2006年开始,为了适应发展需要,在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山东省枣庄市决定将重建台儿庄古城作为城市转型的引爆点。为追寻台儿庄古城的前世旧貌,枣庄市政府先后从有关部门和居民手中,征集到地方志、族谱、文史资料、私人笔记、回忆录、碑帖等各种文献资料200多种。在周边地区,收集到有关水街、水巷、民居、寺庙、古桥、游船、牌坊等建筑的图片500余幅、文献资料几十万字。通过党史馆、军史馆、国内外档案馆和图书馆,甚至驻外使领馆及留学生处,收集到台儿庄大战前后拍摄的照片380幅、视频180分钟、战事报道及相关图文资料200多本(卷)。

    2007年,台儿庄区政府先后成立了运河古城文史资料征集办公室和运河古城恢复建设办公室,先后征集各种古籍史料200余本,收集相关图纸图片500余幅,走访80岁以上老人40余位,共整理出建筑、水系、美食等30多个方面的参考材料200余万字、照片1000余幅,绘制、编印了《战前台儿庄城区示意图》《台儿庄古城胜迹复原图》等相关图纸资料20余份。

    同时,重建团队还以台儿庄为中心,邀请古建筑专业人员、规划设计人员及文化学者,先后对京杭大运河全线、沿运城市、古城古镇、古街古庙等150个地点进行了重点考察,拍摄照片6000余张,进一步推想台儿庄古城的历史面貌。

    2009年,台儿庄古城重建工程全面启动。为保证古城重建的原真性,在施工中遵循了“留古、复古、扬古、用古”的理念。在重建中,完整地保存了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古迹,按照历史资料恢复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建筑,并融入文化古城、数字古城、节能古城、生态古城、智慧古城等现代理念和时尚元素,使重建的台儿庄古城既源于历史、忠于历史,又超越历史。

    在古城重建的过程中,档案有着自己独特的作用。一方面,档案资料为重建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建设古城,继承文化古韵,档案工作人员开展了大量的走访调查等基础工作,促进珍贵档案的系统收集与整理。与此同时,重建历程也将形成新的档案记录,见证古城的变迁与复兴。

繁荣:古韵新声里的文化魅力

    沿着古运河漫步,欣赏古城墙上的烽火台、箭楼等防御设施,聆听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抗战故事,品味地道的鲁菜美食,观赏枣庄特色文化表演……如今,一波又一波的游客来到这里,体验着这座新生古城的无限魅力。

    在带给人们更好体验的同时,重建后的古城先后将多个美誉“收入囊中”,如,全国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首个国家文化遗产公园、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被世界旅游组织称为“运河文化的活化石”“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尤为令人骄傲的是,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项目申遗成功,作为大运河申遗点段的台儿庄段,凭借3千米古运河河道(月河段)、11座古码头、960米的古驳岸以及水工设施遗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她是)我所见到的最为成功的新建古城,为什么我说它最为成功呢?因为它不但具有古城之貌,而且具有古城之魂。这个魂体现在哪里呢?就体现在那些档案也就是历史照片中……”国家档案局原局长杨冬权曾在2012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上,对档案工作在古城重建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

    从繁荣富庶的运河商贸到沉重悲壮的台儿庄大战,再到焕发新生的魅力古城,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承载着深厚的档案文化底蕴,也彰显着档案之“智”的力量。而正是这份档案之“智”,让这座新生古城在新时代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中涌动着着勃勃生机。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4年4月15日 总第4123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程子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