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不只是档案利用,更是情感纽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破解利用服务“一次性”难题

作者:王 曦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4-04-10 星期三

    母校寄来的查档证明怎么这么“重”?远在杭州的李先生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校友,急需入伍和退伍时间证明,便联系母校档案馆查档。隔日收到快递,已为效率一惊,更没想到的是,本以为只是薄薄一页,拆开后发现,定制版专用信封鼓鼓的。里面不仅有所需证明材料,还有一封致校友的信、一件校园文创、一份当期校报和一份招生简章。看到这些,美好的校园时光在他脑海中清晰起来。

    这是该校破解利用服务“一次性”难题,用档案在师生校友和学校间建立连接,把一次性服务变成长久情感纽带的创新尝试。

三馆编印的《档案中的西电经典教材》

锻造金牌服务

    西电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81年成立的综合档案室。岁月轮转,三馆不断融合、壮大。自2020年6月起,正式合署办公。

    “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把利用服务做到让师生校友满意。”在馆长秦明看来,最重要的是要让“一次性”服务成为情感纽带。如,档案服务经历了从“收费服务”到“免费办理、邮寄到付”,再到“免费办理、免费邮寄,并附有校园文创产品等多种赠品”等阶段的跨越,是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服务的有力印证。

    因时而变、因需而变,利用服务日益便捷高效。档案馆办公室主任强薇介绍,三馆建成了档案利用服务平台、红色档案数据库、微信端档案利用服务模块、智能问答系统,开通了档案业务办理短信提示功能,方便师生校友及时了解业务办理进度等。

建立制度保障

    “师生校友的合理诉求,不仅要在第一时间及时满足,更要用完善的制度予以保障。”秦明表示,建章立制的目的,是用始终如一的金牌服务走进校友的心,让他们感受到关怀与温暖,感受到同属于西电人的身份认同,进而激活其对母校的深厚感情。

    在日常工作中,三馆工作人员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严格落实“日清月报周反馈”工作制度,积极实行“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广受利用者好评。“请问您之前咨询的业务办好了吗?”这是工作人员回访时最常问的一句话。通过将“首问负责制”与“日清月结周反馈”制度相结合,对师生校友提交的查档申请进行持续追踪,有效提升了服务质效。

发挥育人功能

    三馆馆藏档案门类齐全、内容丰富。截至去年,馆藏档案达47.68万卷(件)。声像档案为馆藏特色,其中学校不同时期的老照片尤为珍贵。

    依托这些独特资源,三馆积极开展文化建设和价值传播。去年,红色档案推文累计推送100余篇,举办“奋进新征程 兰台谱新篇”系列活动等。副馆长杨舒丹认为,在文化建设中,要注重发挥育人功能。拿日常讲解服务来说,专业讲解固然好,但如果一名不善言辞的学生,经过100次讲解,成为一个善于表达的人,实现自我提升,岗位的功能就真正达到了。这正是讲解工作基本以学生为主的原因。

    西电校史编研颇有特色。秦明介绍,把大项目分解到日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院士上学的故事大家肯定愿意了解,便开设了“院士读大学”这个系列,将一篇篇栏目文章积累形成一本书,成为学校的重要选题之一。

    谈及未来发展,他的态度格外务实:三馆长远发展离不开学校统一规划,需要契机和时间,不能好高骛远。眼下最重要的是每个科室、每名老师脚踏实地做好每件工作,用心用情为每位师生校友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4年4月8日 总第4120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阮伸伸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