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全国人大代表侯景滨建议:加快缩微胶片在档案存储中的应用 推动整体国产化替代

作者:本报记者 郑艳方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4-03-14 星期四

全国人大代表 侯景滨

    海量档案信息如何安全、长期、低成本地保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侯景滨提出建议,加快国产缩微胶片在档案存储领域的应用,推动整体缩微系统国产化替代。

    “加快档案存储缩微胶片国产化替代恰逢其时。”怎么理解“恰逢其时”?侯景滨认为,要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所处技术阶段、管理理念方法等多重因素——

    看时代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信息爆炸性增长,档案体量越来越大”。统计数据印证了他的判断:截至2022年底,全国各级综合档案馆藏档案117148.7万卷(件),较2013年底的42454.5万卷(件),增长175.9%;馆藏电子档案较2021年增长45.6%,多家省级综合档案馆档案数字化率超80%。迫切需要更为安全、更低成本的存储方案。

    看技术进展,国内相关产业链已经成熟。缩微胶片的技术来源于胶卷,核心是成膜、涂层和微结构,20世纪90年代已具备相应基础。那时,乐凯彩色胶卷广受欢迎,形成与柯达、富士“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市场局面。如今,经过长期技术积累和攻关,国内企业再次打破日本企业垄断,国产缩微胶片性能已能同进口竞品“掰手腕”。不只是核心耗材上的突破,数字存档机、扫描仪、胶片阅读器等配套设备和软件已研制成功。软件、设备、缩微胶片协同发力,全系统国产化技术路径水到渠成。

    看政策供给,档案安全保存的相关法规政策不断完善。档案关乎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随着国际局势风云突变,档案信息安全愈发重要。3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中办、国办印发的《“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等都提出了异地异质备份的要求。

    目前,档案的主要存储介质有3种,即纸质、数字、缩微胶片。三者各有何优缺点?侯景滨逐一分析——

    虽然常说“纸寿千年”,但更普遍的是,纸张几十年后就已脆化酸化,且占据大量实体空间,保管成本高。电子介质优点在于易管理和检索,但又易损坏、被篡改、受网络侵害,安全性、稳定性得不到保障。缩微胶片则如“全能战士”:作为模拟介质,具有不可更改性;稳定性强,对技术环境依赖小;节约库房空间,减少纸张用量,成本仅为纸张的五分之一;耐久性高,已被证明可保存百年以上……

    与缩微胶片突出优势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应用转化率极低的现实。据估算,尚不到3%。哪些因素制约?他分析,对“异质备份”理解模糊是首要原因。

    “用光盘存储的数据,再用磁盘备份一次,是异质备份吗?”侯景滨发现,很多档案形成单位对此有误解。实际上,光盘、磁盘、硬盘这些介质本质上存储的仍是数字信息。数字信息的“异质”,指的应是模拟或纸质方式。而纸质的成本之高、能耗之大为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所不取。因此,模拟介质成为“异质”的最佳方式。

    除了概念理解模糊,档案形成机构也缺乏制作缩微胶片的经济动力。目前,法律法规尚无明确规定,原始纸质档案转化为合格的缩微胶片后,可缩短保存期限或在一定期限后销毁。也就是说,已形成的纸质档案仍将占用大量实体存储空间和管理资源,各立档单位制作缩微胶片动力不足。

    对此,他建议,国家档案局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强化档案异质备份的要求,将缩微胶片作为重要档案异质备份的首选。同时,组织研究论证,确认缩微胶片法律效力,明确原始档案销毁或缩短保存年限的相应条件,降低管理成本。

    考虑到缩微市场长期被进口品牌占据,缺乏自主技术标准,他还建议相关部门出台针对性政策,推动整体缩微系统国产化替代,逐步建立自主技术标准,从而保证档案信息绝对安全。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4年3月14日 总第4109期 第一版

 
 
责任编辑:程子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