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全国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述论之一

11.71亿卷(件)档案,如何保管好

作者:本报评论员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4-02-07 星期三

    全国各级综合档案馆藏档案11.71亿卷(件),这一数字蕴含着巨大的信息量。从纵向看,档案资源相较于2013年底的4.24亿卷(件),数量增加了176%。从横向看,档案资源种类愈发丰富,结构更加合理,质量不断提升。

    单看这些还不够,要以联系的视角来解读。读懂它,就要读懂3301个国家综合档案馆功能的不断完善、3239个档案主管部门与3301个综合档案馆的高效协同、42134名专职档案工作人员的尽责担当。读懂了这些,也就看清楚了“保管好”的目标是如何内嵌于档案强国建设,与档案事业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紧密相连的。

3301个各级综合档案馆:标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坐标

    2021年6月,上海市档案馆新馆正式投入运行,总建筑面积13.1万余平方米。作为全国馆藏量最大的省级综合档案馆,专门设计了总高17层的库房大楼,460余万卷(件)馆藏档案在此“安居”,从进馆、消毒、入库,到保护修复、调卷归还、整理编目,每个环节都得到精细而专业的呵护。

    也许你会质疑,这个例子有代表性吗?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市档案馆作为全国档案系统的排头兵,经济基础好、工作优势足,其他地区尤其是馆库建设相对滞后的中西部地区也是如此吗?全国各级综合档案馆的整体面貌如何?

    先说中西部地区。副省级以上综合档案馆建设稳步推进,山西、河南、湖北、海南、重庆、西藏、新疆以及武汉、成都等档案馆新馆相继落成或完成扩建,河北、云南等正积极推进。建设水平如何?看新疆,新馆项目于去年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看湖北,新馆建设获国家优质工程奖,库房面积占比43.49%。更具说服力的是,在73亿元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的支持下,1650个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面貌一新,“无馆舍”“危房馆”的问题得以解决。

    再看整体面貌。2013年至2022年的10年间,全国各级综合档案馆总建筑面积由709.3万平方米增加到1536.1万平方米,增长116%。不仅省、市、县综合档案馆建设跑出加速度,中央级档案馆建设也取得新突破。中央档案馆新馆建设工作扎实推进,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完成1000多万件明清档案搬迁新馆任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竣工,100多个库房均配置独立的恒温恒湿精密空调系统,为档案提供安全稳定的保管环境。

    在对整体面貌的观察中,一些新特点、新趋势值得关注。

    ——数字馆蓬勃建设。截至2022年底,通过省级及以上档案主管部门认证的数字档案馆328个。北京要求各区将新馆建设与数字档案馆建设一体规划部署。无独有偶,河南省档案馆新馆投入使用时,投资近3000万元的数字档案馆同步建成。在云南省档案馆新馆设计方案中,与数字化有关的功能用房占总设计建筑面积的10%。

    ——文化地标竞相涌现。新馆设计独具特色:一史馆外立面24枚玉玺纹样雕刻和入口铜门三角六棱窗纹样,暗合馆藏档案的来源特征;二史馆建筑形似鲁班锁,环环相扣,幕墙外立面造型呼应老馆的花窗、藻井、书简等元素;山西省档案馆采用山西大院特有的围合布局,展现三晋文化底蕴;重庆市档案馆运用青砖、灰瓦、西式檐口等建筑符号,将民国与现代风格有机结合……

    ——含“绿”量不断提升。自国内首部针对档案馆建筑的绿色建筑专用评价标准《绿色档案馆建筑评价标准》发布以来,各地积极践行,绿色档案馆建设不断铺展。去年,浙江省杭州市城市档案中心被授予全国首个二星级绿色档案馆建筑设计标识。同年8月,重庆市渝中区档案馆成为全国第二家、中西部地区首家绿色档案馆。

    从白山黑水到南海之滨,从雪域高原到东部沿海,一座座美轮美奂的现代化档案新馆拔地而起、日益完善,既让档案得以“安居”,又给城市增添韵味,更成为标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坐标。

3239个档案主管部门和3301个综合档案馆:协同打造更优管护环境

    如果说新馆建设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尚属物理变化,是“硬环境”范畴,那么,体制机制活力激发,则是在进行化学反应,打造着更为重要的“软环境”。

    广东在全省范围内完成未达标综合档案馆建设任务,有力地印证了这一点。

    有哪些制约因素?有的地方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有的缺乏经验,在规划、选址、征地、设计、招投标等环节遇到困难;有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资金筹措受限等。

    怎么推动?2020年3月,广东首次以省委办、省政府办名义通报全省档案馆建设情况,此后省委办向18个地级以上市党委、政府发出督办函,并将馆库建设纳入平安广东建设考核。

    反馈如何?引起各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许多地方主要领导作出批示,成立以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新馆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全力加快建设步伐。

    成效怎样?截至2020年底,汕头8个市、区(县)综合档案馆达标率从2018年的13%提升到100%。广州市越秀区档案馆新馆面积是原馆的4倍多,区四套班子成员集体参加开馆仪式。韶关市委、市政府将新馆建设作为民生大事加紧推进,新馆面积1.2万平方米,于2022年12月正式开馆……

    可见,不管是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还是缺乏经验、缺少办法,问题的顺利解决必须靠体制机制发力。“用体制机制打造更优管护环境”,是3239个档案主管部门和3301家综合档案馆的共识。

    体制机制效能何以强烈释放?关键在于“上下贯通、执行有力”。如何“贯通”,怎样“有力”?

    ——依法治档走向深入。新修订的档案法进一步理顺机构改革后档案工作管理体制;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作为与档案法配套的主干法规,进一步完善档案资源收集、安全保管等制度措施;国家档案局监督检查及业务建设评价均将馆库建设、安全管理等作为重点予以关注。

    ——管理体制不断健全。继天津、陕西成立党委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后,河南成立省级层面档案工作领导小组,贵州建立省级层面档案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以往只靠档案局、档案馆统筹协调的工作,变为由党委、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研究、合力部署,从决策到落实的堵点难点痛点得以打通,档案工作推动力不断增强。

    ——基层力量切实加强。各地通过省委领导推动、印发专门文件、开展专项督察等方式督促市、县两级加强档案工作机构设置和力量配备。福建所有市、县均实现档案局长、馆长“一肩挑”,并兼任党委副秘书长或党委办公室务会成员。江苏13个设区市和绝大多数县(市、区)均明确了局长或专职副局长,部分市、县实行局长馆长“一肩挑”。

    ——工作机制日益完善。召开局馆联席会议,制定协同办法,搭建协同平台,工作机制的完善带来积极成效。重庆市档案局与市档案馆梳理形成对接事项清单,局印发行政性规范文件和重要业务文件时充分听取馆的意见和建议,使决策更科学;馆结合年度进馆档案情况提供相关单位档案工作信息,为局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执法检查提供参考。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档案事业发展环境如何,本质上是社会、组织和个人如何看待档案工作及其重要意义的大问题。正因为档案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得到支持,档案管护才拥有更稳固的基础、更坚实的保障、更可靠的支撑。

42134名专职档案工作人员:守护共同的“时时放心不下”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上,国家档案局、人社部表彰60个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44名全国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这些先进并非早已功成名就的领军人物、“大咖”权威,而是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他们用行动证明,奋斗在一线的普通档案工作者同样能创造精彩。

    精彩何以创造?他们的事迹给出线索:有的持续推进档案工作现代化取得扎实成效,有的潜心钻研档案基础业务实现突破,有的长期扎根基层一线恪尽职守深受好评……求取“公约数”,担当负责是其中最为基本的要素。这一点也鲜明体现在档案管护工作中。

    负责意味着把事做深做实。如何从源头抓好管护?北京市朝阳区档案局聚焦全区139家立档单位档案工作责任制的落实,通过建立不同性质、不同层级、不同岗位、不同机构的责任清单,使人员责任具象显现、一目了然,最大程度解决了领导层面“怎么管”、实施层面“怎么做”的问题。如何保证进馆档案质量?重庆、广州调整工作流程,对移交单位档案整理、涉密清理等工作开展前置检查指导。如何使设施设备更好发挥作用?云南将管护措施精细化,结合低纬度高原气候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纸质档案库房温湿度控制标准。越具体就越深入,把“细节中的魔鬼”防住了,档案科学管护的基础便更为牢固。

    负责还意味着做出成果。得益于档案工作者的潜心工作,实打实的成果大量涌现:修裱加固的技法更为成熟,脱酸去酸更有效率,褪色、霉变、污染、卷曲、断裂的感光影像档案修复如初,电子档案长久保存前景可期……当前,档案领域尚有一系列棘手问题亟待深入破题。如何增强洪涝、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及其他突发事件的档案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怎么抓好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安全保密问题?电子档案如何规范管理?去年,国家档案局认定首批8家重点实验室,将“保护”作为重点研究方向,对这些问题作出积极回应。

    一项项沉甸甸的成果既凝结着档案工作者的担当尽责,更折射出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舞台之广阔。诚然,从结果看,荣誉属于少数人,但每一项成绩背后沉淀的、汇聚的,却是集体的奋斗甚至几代人的传承。正因此,这些成果成为42134名档案工作者忠诚守护共同的“时时放心不下”的鲜活例证。

    百余年前,由于财政艰窘,北洋政府将“八千麻袋”共计15万斤的珍贵大内档案以废纸的价格卖给一家纸店。从被售出作造纸之用,到11.71亿卷(件)档案得到安全保管保护,映照的是不同制度、不同力量对待历史和文明的态度。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也就更深刻地体会到这一数字的重量。

    (有关统计数据引自《全国档案主管部门和档案馆基本情况摘要》)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4年2月5日 总第4095期 第一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