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深耕细作“责任田” 推动事业新发展

作者:甘肃省酒泉市委办公室副主任 杨兴蓉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3-10-10 星期二

    近年来,甘肃省酒泉市委办公室(市档案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中心大局,认真履职担当,持续推进“四个体系”建设,抓基层打基础、提质效上水平,在推进“十四五”档案事业发展中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为推动全市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酒泉贡献了档案力量。

强化政治建设引领,系统推进档案治理体系建设

    全市各级档案部门始终牢记“档案工作姓党”的政治属性,始终把牢档案工作的政治方向,充分发挥“党管档案工作”体制优势,确保档案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一是健全完善档案管理体制机制。2019年,按照全市机构改革工作统一部署,市、县两级深入推进档案机构改革,档案局、档案馆分设,部分人员进行转隶。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共有8个档案主管部门。其中,市级1个,县(市、区)级7个。共有8个综合档案馆。其中,市级综合档案馆1个,县(市、区)级综合档案馆7个。市档案局档案行政管理职责划入市委办公室,对外加挂市档案局牌子,主要承担全市各级各类档案馆、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的宏观指导、监督检查和相关标准制定等工作。市委确定由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分管档案工作,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公室主任兼任市档案局局长。各县(市、区)均确定县乡党委专职副书记为档案工作分管领导,县(市、区)党委办公室主任兼任档案局局长,形成了上下贯通、高效协同的档案工作局面。

    二是落实档案工作责任制。市、县两级将档案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持续发挥考核“风向标”“指挥棒”“助推器”作用,不断激发工作新动能,织密织牢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均建立档案工作责任制,层层压实责任,传导压力,把工作任务具体落实到人、责任到位。

    三是不断提升依法治档工作质量。全市各级档案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档案法,综合运用“双随机、一公开”行政执法检查、业务建设评价、档案工作责任制等方式,以查促建、以查促管,检视问题、整改提升,不断提高档案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充分利用“6·9”国际档案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加大档案法治宣传力度,强化档案普法宣传工作。

    四是加强档案业务指导工作。全市将立卷归档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按照国家档案局《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各级各类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的规定》等要求,实现全宗单位各门类文件材料立卷归档“当年清”。2021年以来,共整理各门类档案1.83万余盒(卷)27.63万件,其中文书档案1.32万余盒18.46万件,会计档案1.14万余卷,完成永久、30年归档文件材料全文数字化扫描160.17万画幅。积极推进机关档案“三合一”制度,力争年内全面完成“三合一”制度的编制审批工作。

    五是加强档案馆(室)规范化建设。制定印发《关于做好县级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价工作的通知》,计划于今年10月底前对县级综合档案馆全面开展业务建设评价工作。

丰富馆藏档案资源,提升档案资源开发利用质效

    各市县档案馆坚持不断完善档案收集机制,研究制定中长期档案接收规划及年度接收计划,修订档案收集范围,积极开展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是加强红色档案收集保管。各市县档案主管部门和本级档案馆协作配合,不断加大珍贵红色档案资源征集力度,摸排认定由企业、社会服务机构和个人保管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重要保存价值的档案,建立重点红色档案台账。其中,市档案馆征集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反映酒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照片1.68万余张、光盘28张、底片2.54万余张。同时,积极开展红西路军、玉门油田等红色档案收集整理工作,征集到革命历史纸质档案22个全宗、560卷1378件,数码照片、录音等电子档案77GB,照片档案1160张,声像档案215盘,二级革命文物3件,馆藏红色档案资源较为丰富。

    二是深化重特大事件档案收集。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重特大事件档案工作的通知》和《甘肃省加强重特大事件档案工作实施方案》《2023年度全省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档案工作清单》等要求,加强重要会议、重要工作、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档案收集管理,市、县两级均建立重特大事件档案工作清单,明确收集归档范围和责任部门,督促做好文件材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三是优化馆藏档案管理。市档案馆组织修订《市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细则》《市档案馆接收单位档案门类一览表》,健全完善《档案资料接收制度》《档案接收工作流程》,进一步明确档案接收范围和接收要求。截至目前,市档案馆馆藏全宗211个,馆藏各类档案25.25万卷(盒、张)32.5万件,馆藏资料1.48万册,基本达到了门类齐全、结构合理。馆藏档案较为珍贵的有:汉简134枚,封印2枚;明代、清代及民国时期地契、地图、通行证等珍贵档案634件;市县档案馆共有全宗1678个,馆藏全宗1046个,馆藏各类档案86万卷(册),其中文书档案32.3万卷、专业档案22.2万卷、科技档案2万卷、实物档案3061件、音像档案612盘(张)、照片档案15.2万张、其它档案7.7万卷、历史档案1.8万卷,在服务经济发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是推动档案开放工作。全市不断健全完善《档案开放审核机构及职责》《档案开放审核方法及流程》《档案开放审核制度》《馆藏档案解密制度》等,制定档案开放实施细则,开放档案总量逐年合理增加。联合全宗单位对馆藏到期档案进行审核、鉴定、编目,开放238个全宗单位的文书档案4380卷、目录2.94万余条,依托数据资源总库实现了开放档案内网全文在线查阅功能。

    五是提升档案利用能力。2022年以来,各市县档案馆均接入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和全省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实现了档案远程查阅利用。在酒泉档案信息网开辟“档案利用指南”栏目,审核上传馆藏已开放档案卷内目录3.9万条、现行文件目录2400条,为领导决策、低保救助、工龄认定、婚姻认证等提供了有力的依据。策划举办“百年巨变看今朝——酒泉市记录发展作品展”等红色档案主题展览28场次,市档案馆被评为“酒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酒泉市党史教育基地”“酒泉市青少年市情教育基地”,参观人员年均2000人次以上。开发档案文创产品,配合肃州区电视台录制党史主题节目《赵玉明》《熊国炳》,通过微信视频号发布专题片《档案颂辉煌》。坚持每年出版编研成果,编辑《榜样的力量——酒泉劳模档案》《酒泉档案记忆——西汉胜迹拾遗》《河西走廊水利史文献类编(疏勒河)上下卷》等,最大程度发挥档案的社会效益。

    六是稳步推进馆藏档案数字化。截至目前,市档案馆累计完成馆藏档案文件级目录121万条、全文扫描802万幅,建成了档案信息资源总库,馆藏档案数字化率已达到88%。所有馆藏档案数字化数据均完成省级备份工作。

全面夯实安全责任,坚决筑牢档案安全防线

    全市各级档案部门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树立底线思维,持续加强档案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升档案安全管护条件。市档案馆和7个县级档案馆均是通过国家中西部建馆计划于“十二五”“十三五”期间修建的,基本符合档案馆建设标准,建设总投资1.1903亿元(其中,中央投资2221万元、省级投资662万元、县级投资9020万元),县级档案馆功能用房齐全、布局合理,均已投入使用。全市各级档案部门全面落实档案安全主体责任,坚决筑牢档案安全屏障,着力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档案安全体系,坚决守住档案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底线。截至目前,全市8个档案馆内均设有消防报警、高压细水雾、惰性气体自动灭火等安全管理系统,馆库监控视频实现全覆盖,档案数字化设备与其他网络实行物理隔离,档案信息数据异地异质备份,确保了库房安全和档案实体、信息数据的安全。全市档案馆(室)均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每年邀请专业人员对档案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演练,定期对消防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强化库区“九防”措施,实行24小时不间断值班和定期巡查制度,有力杜绝各类档案安全事故。加大信息数据安全保障力度,严格管理涉密信息和涉密人员,市档案馆档案数字化加工处理数据在省档案馆进行异地异质备份,确保了档案信息数据的安全。今年以来,全市重点围绕机构与人员、基础设施、档案实体安全和档案信息安全等方面,对70余个部门单位开展档案安全评估专项检查,有效提升了档案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各类档案绝对安全。

实施数字转型战略,全面提升档案信息化水平

    为全面适应档案事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全市着眼档案工作转型升级,以“数字政府”建设为契机,将档案信息化纳入全市信息化发展规划,将数字档案馆建设列入全市统筹推进数字化发展行动计划,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全面推广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推进存量档案数字化、增量档案电子化,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提供基础保障。逐步对传统载体档案进行数字化,进一步落实档案数字化和档案信息化扫描、著录、挂接等工作,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安全可靠的档案信息化设施,实现局域网、政务网、因特网三网隔离并制定了网络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各类电子文件应归尽归、电子档案应收尽收。

抓实干部素质提升,深入推进档案干部队伍建设

    全市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将锻造高素质档案干部队伍和专业化档案人才作为档案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市、县党委办公室(档案局)对各级各部门档案工作分管领导、专(兼)职档案人员进行登记备案,从体制机制上确保档案工作组织到位、保障到位。2021年以来,全市新招录档案人员7名,为档案队伍补充了新鲜血液。截至目前,全市县8个档案馆共有编制77人,实有人员71人,在编率92%以上,档案干部队伍建设呈稳步上升的良好态势。重视档案干部培训工作,精心制订培训计划,加大档案干部培育力度,今年共组织档案业务集中培训20余场次,参训人员达3000余人次,推动全市档案系统形成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建立全市档案专家库,抓好档案人才的跟踪培养和使用管理,注重发挥档案专家“传帮带”作用,加大年轻干部和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不断完善保障措施,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

    全市将档案工作纳入党委办公部门工作的总体布局,做到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坚决防止档案行政管理虚化弱化。推动将档案工作纳入市委年度目标绩效考核体系,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内容。明确档案工作分管领导负责档案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任务,把方向、抓大事,解难事、谋长远,种好档案工作“责任田”。持续加大档案事业资金投入,推动将档案事业发展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落实每卷档案每年3元的管护经费,以及重点档案保护和开发经费,并逐年呈递进趋势。不断加强档案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解决档案馆库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困难和问题,有力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10月2日 总第4043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程子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