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用“六度”奏响“我为群众办实事”服务新乐章

——青岛市市北区档案馆档案开发利用工作回眸

作者:王 蕾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3-08-16 星期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近年来,青岛市市北区档案馆聚力“六度”,坚持以党建统领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靠前、主动作为,不断提升档案工作服务水平,擦亮“党旗映兰台”党建品牌,奏响“我为群众办实事”新乐章。

注重建章立制,工作落实有“尺度”

    区档案馆在严格依照新修订档案法等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规定基础上,建立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分析研究制、首问负责制等制度,明确本部门负责的事项,由经办人员一次性告知其所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以及相关法规依据。在提供查档服务时,对有明确办理时限的,坚决按时限办理,没有明确规定的,结合实际情况承诺办理时限,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难事巧办、好事快办”,确保服务按时限办结。定期梳理热点及高频利用档案,加强对档案服务工作中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规律性的研究,帮助解决群众实际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有“温度”

    着眼改进办事体验,区档案馆大力开展“岗位业务我来讲”“沉浸式练兵”“优化营商环境分析会”等主题活动,不断提升档案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在利用服务上做“加法”,在查档流程上做“减法”,进一步提高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在查档大厅设置政府公开自助查阅区等10余处服务平台,还配有饮水机、老花镜、急救药箱等便民设施,为查档群众提供舒适便利环境。开通特殊利用渠道,在传统查档方式基础上开展预约查档、函电代查、公证委托代查、异地代查、视频代查、特殊需求登门办理等服务方式,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层次查档者需求,既确保符合档案利用相关规定,又能为群众解决现实困难和问题。

秉持创新驱动,档案利用有“速度”

    区档案馆坚持以“现代化、智能化、共享化”为目标,聚焦档案利用热点需求,着眼用好、用活馆藏档案资源,创新建立多个民生专项档案数据库,不断提升档案利用的质量和水平。在工作中,基于完备的基础储备,力推一站式“秒查”服务,完成一次常规全流程查档作业,最快仅需29秒。加强档案系统之间相互协作,主动接入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并依托“山东省档案目录中心”平台系统,把推进“现场通办”“异地通办”事项作为重要抓手,实现了与省内外档案馆的馆际联动和网络利用,年均办理“省市通办”业务50余次,让档案为民办事更加便捷。

贯通联动机制,档案管理有“精度”

    紧盯“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目标,区档案馆积极整合馆藏资源,加快档案数字化进程。目前,馆内涉及婚姻、就业、下乡、调动等的民生档案数字化率已达到100%。在实际工作中,区档案馆不仅注重加强与同行业单位沟通联络,常态梳理汇总有关部门业务主体、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还加强与非行业单位,如人力资源市场、重点企业等单位建立专线沟通机制,进一步拓宽利用服务范围、畅通档案利用渠道,不断提升档案服务质效,让“找错地方”的群众不再“白跑一趟”,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助力城市更新,保障工作有“力度”

    城市更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区档案馆持续对标新时代新要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践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职责使命,积极发挥档案资源优势,为地铁建设、拆迁工作、项目改造等重大项目提供坚实保障服务,以更优的档案服务助力推动城市更新改造再利用。在台东三路过街天桥更新改造时,需要通过当年的项目建设档案进行综合分析研判才能施工,项目建设方到区档案馆请求协助查找台东三路过街天桥初建时原始工程档案。通过自主研发的档案系统检索,工作人员仅用5分钟就完成全部相关基建案卷的检索调取,并按档案利用规定进行复制拍照,为工程改造提供了重要原始依据。

聚焦中心任务,编研开发有“深度”

    近年来,区档案馆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重大活动等,先后举办了“档案中的新市北——区划沿革卷、融合提升卷”主题展览、党的群众路线档案展览及“聚和荣光——市北区非凡十年(2012—2022)成就展”等30余项展览,参观群众逾20万人次。陆续编辑出版《记忆中的市北》《档案纪实》等系列编研成果50余册(辑)。其中,《记忆中的市北》被省政府办公厅评为全省优秀地情研究成果。从2015年起,市档案馆启动人文历史系列片《循源》摄制工作,以影像形式讲述“市北故事”,先后完成了《港湾之忆》《红瓦之下》《母脉之路》《民俗之韵》《信仰之火》《百艺之缘》等专题。截至目前,完成各类纪实纪录片总计摄制20余部,为市北区留下宝贵的影像、图文史料,数十项成果获国家、省、市档案开发利用成果奖。

    此外,区档案馆积极打造“党旗映兰台”党员先锋岗,把提供更快捷高效的档案利用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一环,强化“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意识,不断优化服务质量,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为助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区档案馆年均接待社会群众6000余人次,利用案卷5000余卷,受理电话咨询2300余次,提供延时服务、应急服务等20余次,为机关单位和社会群众解决实际问题5600多起,多次收到群众锦旗、表扬信及留言好评,档案工作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8月14日 总第4022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程子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