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筑梦兰台 逐梦蓝天

——大飞机研制档案工作纪实

作者:蔡盈芳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2-10-13 星期四

    9月29日,中国民航局在北京首都机场举行仪式,正式向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商飞”)颁发C919飞机型号合格证,这标志着我国首款完全按照国际先进适航标准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短程商用干线双发喷气式大型客机通过中国民航局适航审定,标志着中国百年“大飞机梦”取得历史性突破,中国人在追逐大飞机梦的道路上取得历史性成就。这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的重大成果,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标志,是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就,对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民族凝聚力、国际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多年来,国家档案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完善规章制度、开展试点、现场业务指导等为抓手,大力加强大飞机研制档案工作,为大飞机研制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制度先行,夯实大飞机研制档案制度基础

    为了加强大飞机研制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档案工作,国家档案局联合科技部及时修订并印发《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规定》,重点强化了以大飞机研制为代表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档案的管理,丰富了归档范围,针对跨专业、跨学科、跨单位的科研项目档案管理提出了新思路;从减轻科研人员负担角度出发,允许科研电子文件实行电子化单套制归档。为进一步细化管理要求,国家档案局与科技部联合修订了《科学技术研究课题档案管理规范》,为加强大飞机研制档案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为适应科研活动科学数据不断增长的趋势,从2020年开始,国家档案局联合科技部开展科学数据和科研档案协同管理工作,筹备成立中国档案学会科学数据和科技档案管理专业委员会,推动大飞机研制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学数据和科研档案协同管理。

创新体制,为大飞机研制提供健全的档案工作体系

    中国商飞是实施国家大型飞机重大专项中大型客机项目的主体。为了保证大飞机研制工作有完整的档案工作体系作支撑,中国商飞成立伊始,国家档案局便跨前一步、主动对接,会同中国商飞建体系、搭平台,及时指导其成立了档案中心(后于2013年更名为“中国商飞档案馆”),专门负责大型客机重要档案资料的收集、保管、鉴定、开发和提供利用,为型号研制、生产建设提供档案信息支持。为帮助中国商飞加快完善档案工作体系,2015年,国家档案局以档案检查方式对中国商飞档案工作体系进行了全面诊断,提出了档案工作体系建设和完善的重点及方向,并重点提出中国商飞应实施档案馆一体化运作的指导思想。如今的中国商飞档案工作受到领导高度重视,档案机构层级高,人员力量充足,制度体系完善,对所属单位业务监督指导有力,档案资源管理能力强,设施设备完备,为大飞机研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优化机制,为大飞机研制打造高效的档案管理模式

    在大飞机研制过程中,由于技术门槛高、研制周期长、系统复杂等因素的存在,对传统的档案管理机制提出了新挑战。为此,国家档案局多次深入现场进行指导,帮助中国商飞深入分析大飞机研制模式,创新性地建立与“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相适应的档案管理机制,形成集团办公室统筹协调,档案馆有效支持,设计研发中心、总装制造中心、外场试验队及信息技术部门、产品研制部门高效协同的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一方面,档案工作人员可以进入大飞机IPT团队开展档案业务管理工作,将档案业务纳入型号研制计划管理,将档案工作需求纳入大飞机项目年度专项计划,并按照“业财融合”的要求配备相应的经费,进而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档案工作人员可以参加重大试验,跟踪拍摄重大试验过程,积极做好现场纪实工作;参加飞机总装下线、首飞、适航取证、交付运营等重要活动,现场收集文件材料及实物;参加科研外协项目验收工作,现场核查文件材料收集归档情况,如果档案查验不合格,则项目尾款不予支付;参加研保项目验收工作,如果文件材料归档查验不合格,则项目进度款不予支付。同时,将归档计划纳入各部门考核绩效内容,考核结果直接影响部门月度及年度绩效等级。

主动作为,为保证大飞机研制质量作出特殊贡献

    型号数据是飞机研发、生产的核心,将准确的数据在准确的时间传递给准确的用户,是大飞机生产制造、试验试飞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在国家档案局的指导下,中国商飞对档案部门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推动档案部门功能由“后端保管为主”向“数据生命周期管理”转变,通过提升档案部门能力,确保其更好地承担数据对内分发、对外发放的业务工作职能。

    为加强对前端业务管理活动的支撑,中国商飞采用“先归档后发放”的档案管控方式,将归档环节嵌入数据发布审签流程,实现数据发布和归档动作的“合二为一”。如果数据不符合归档要求,档案工作人员将有权限驳回。与此同时,中国商飞还更新了电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确保能够实现型号研发、装配现场在线查阅浏览档案。中国商飞档案部门勇敢担负起C919大飞机设计数据的发放任务,从2016年起便成立了“24小时值班团队”,发放各类数据近50万份。在飞机详细设计发图任务最紧张的阶段,档案工作人员与设计人员通宵达旦,力保数据发放时间节点。除数据收发外,中国商飞档案工作人员还深入车间,直接面向一线、服务一线,开展档案资料现场管理,保持现场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文件一致,避免了错误设计数据流向生产现场,为提升产品质量作出了贡献。

攻坚克难,实现大飞机研制过程全记录

    为了加快研制进度,大飞机研制采用了数字化技术。在业务活动中产生的电子文件形成量大、格式复杂,对高效、准确的电子文件归档提出了要求,尤其是三维数据的归档,一度成为留存大飞机研制历史记录的“卡脖子”难题。为了攻克电子文件归档技术难题,国家档案局将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列为第一批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试点单位,将中国商飞所属的上海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列入第二批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试点单位,将三维数据归档列入国家电子文件管理联席会议办公室《制造系统电子文件规范化管理研究》课题,与中国商飞一起共同推动PDM系统数据和三维数据归档的攻关工作。在试点工作的牵引和科研课题的支持下,中国商飞形成了一套PDM系统数据有效归档的方法,并经过反复测试,攻克了三维数据归档的难题,实现了PDM系统电子文件归档目标。

    通过试点工作,中国商飞建立了与数字化研制相适应的档案管理模式,公司每年制定型号专项归档计划,根据计划管理要求,型号技术文件等发布后,通过业务平台与档案系统接口便可实时归档。目前,公司型号研制等9个核心业务系统已完成归档接口建设,共归档各类电子文件近200万份。以试点为基础,国家档案局联合中国商飞制定了档案行业标准《产品数据管理(PDM)系统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并于2021年正式发布实施,不仅促进了全国PDM系统数据归档工作,三维数据归档研究成果也被作为档案行业标准于2022年立项。

利用为本,大力开发档案资源为大飞机研制服务

    在大飞机研制过程中,为将前期ARJ21等型号飞机研制中的重要方法、工具与知识信息通过档案利用传递至C919,国家档案局联合中国商飞,以利用为导向,突破“重存轻用”的藩篱,推动档案工作主动对接型号需求,拓展档案服务形式,开发档案资源,深入挖掘档案价值,为大飞机研制提供档案参考借鉴。在国家档案局的指导下,中国商飞大力加强档案数字化工作,建立统一的档案资源综合管理平台,简化利用手续,开通在线审批利用,提供24小时在线查档服务。2018年以来,提供档案利用近10万份。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强度设计研究部通过档案部门提供的试验数据,顺利地开展了验证和设计工作,提前完成技术攻关任务,为飞机适航取证节约了时间;宝钢公司通过查阅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保存的基建档案,顺利完成公司场区内动力设备的运行、维护及保养等工作,为飞机的总装及公司的项目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飞行运行支援子项目人员通过查阅档案,了解到持续适航中关于事件分类的要求和方法,推动适航管理部持续适航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和突破。

    此外,国家档案局还指导中国商飞以需求为导向,以用户为中心,推行“零距离”档案服务,即档案工作人员深入试验试飞现场开展档案服务。同时,中国商飞档案馆以公司成立10周年为契机,专门举办了“光荣十载·筑梦蓝天”建设发展纪实展览,结合声光电及现代多媒体展示技术,全方位展现了公司成立以来取得的成就,展览也成为公司对外接待的重要窗口。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10月13日 总第3893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阮伸伸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