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更好服务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

——青岛全市档案馆建设成就纪实

作者:秦清波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2-09-19 星期一

青岛市档案馆新馆 秦清波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2014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把国家综合档案馆建成面积达标、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安全保密、服务便捷、节能环保的档案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利用中心、政府公开信息查阅中心、电子文件备份中心。2014年9月,青岛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以落实《意见》为契机,结合实际,找准目标,明确思路,重点统筹规划好市、区(市)两级档案馆建设,并且要走在同类城市前列。至此,青岛全市综合档案馆建设驶入“快车道”。

    全市坚持“实用、好用”的档案馆建设指导原则,根据青岛市及各区(市)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现有馆藏及馆藏结构、应进馆而未进馆档案数量、档案进馆自然增量、鉴定销毁的自然减量、区域人口经济发展速度、突出档案馆服务功能等因素,按照满足未来30年馆藏需要,形成各区(市)档案馆的《馆藏规模分析报告》,在此基础上,形成《建筑设计需求分析报告》。目前,青岛市共有11座综合档案馆,党的十八大后,有9座新馆建成并投入使用,1座正在建设中。全市综合档案馆建筑面积由2012年的4万多平方米增加到2021年底的15.43万平方米,增幅约为286%,全市档案馆新馆总建设规模实现飞跃式发展,为青岛市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撑。

    截至2021年底,全市综合档案馆档案库房建筑面积达到5.48万余平方米,馆内功能布局更加科学合理,档案库区、对外服务区、办公区等区域划分更加清晰。新型建筑材料、现代施工技术在新馆建设中广泛应用,库房外墙保温隔热指数比当地建筑节能标准要求高10%,库房温湿度控制数据更加稳定。各个档案馆均围绕档案安全“九防”要求配置了相应的设施设备,打造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合一”安全体系。新建档案馆全部采用智能化火灾探测设备,库房安装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高清摄像头、智能门禁、智能防入侵报警设备等,配置温度调节、湿度调节、空气过滤和消毒、新风处理等设施,全部实现库房环境智能化调控。青岛市、市北区、李沧区、西海岸新区、城阳区、即墨区档案馆还配置了完善的智能化子系统,进一步保障档案安全。

    为减少煤炭用量,全市档案馆新馆均采用冷暖两用空调,取消市政供热。库房外墙采用密闭式无窗结构,使用高效保温材料、密闭式防火门等,提高档案馆建筑保温隔热性能。全馆使用LED照明灯具,并引进智能化照明控制系统,节约照明能耗。青岛市、市北区、西海岸新区、胶州市档案馆运用光伏发电技术补充本馆电能消耗。各个档案馆新馆还引进“海绵城市”技术进行雨水收集和利用,并种植适合本地气候特点的绿色景观绿植,减少灌溉用水等。

    全市新建成的档案馆均达到绿色星级标准,其中,市北区档案馆获得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青岛市档案馆工商馆和李沧区、西海岸新区、城阳区档案馆均按照二星级绿色建筑施工技术设计。在工作实践基础上,青岛市档案馆与国家档案局科研所合作编制了《绿色档案馆建筑评价标准》,该标准由国家档案局于2019年向全国推广实施。

    此外,全市档案馆新馆均引入物联网技术,能够同步探测库房温度、湿度、有害气体浓度、固体颗粒物密度等数据,并传递给中央处理器。同时,新馆安装的生物学智能识别系统能够实时对可疑人员发出警告,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能够根据不同场景和视野监控区域实现实时录像和报警。青岛市档案馆工商馆、西海岸新区档案馆还自主研发了“BIM(建筑信息模型)+物联网”技术三维可视化管控平台,通过搭建中央管控平台,实现各智能化子系统间的智能化协调配合。

    全市档案馆新馆建设均按建设标准打造档案展览厅,并将展览厅划分为固定展厅、特色展厅、机动展厅等功能区域。均开辟了文档服务中心,各个阅览功能区划分清晰,便民设施配套完善,数据信息传输安全便捷。目前,全市11个档案馆之间已实现档案查阅服务全市现场通办,为单位和个人查阅档案提供了便捷服务。青岛市、市北区、崂山区、城阳区、西海岸新区等档案馆新馆均利用机动展厅的有利条件,配合党委、政府重大活动、学习宣传等工作安排,阶段性地举办专题展览,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接下来,全市各级档案馆将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批示精神,牢记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职责使命,以贯彻落实新修订档案法为契机,聚焦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扛起使命责任,勇于担当作为,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作用,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档案力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9月15日 总第3883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程子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