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凝心聚力抓党建 强基固本促提升

作者:湖北省宜都市档案馆馆长 向光武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2-08-22 星期一

    近年来,湖北省宜都市档案馆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立足档案史志部门主责主业,积极履职尽责、开拓创新,不断提升宜都档案史志工作的影响力、知名度,推动宜都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

紧扣中心,党建创新有高度

    市档案馆积极探索建立特色党建工作机制,培育打造“宜都兰台精英服务队”党建品牌,馆内退休干部党支部结合实际打造“老讲党史正当时”党建品牌,创成宜都市十佳示范党支部。坚持长期开展“档案约你看变化”现场体验活动,高标准做好红色记忆展厅日常管理和接待工作,优化人员配置,组织机关干部参与讲解及红色记忆展厅参观接待工作,让党员干部、中小学生和市民全面了解宜都的经济社会发展历程。自宜都红色记忆展厅建成开放一年来,累计接待参观近3万人次。市档案馆将每周五固定为档案开放日,当日全天向市民开放,让市民真正参与档案工作、认识档案作用、感受档案情怀、传承档案记忆。

    围绕精准扶贫、疫情防控、土地确权等重点民生档案工作,市档案馆积极配合相关业务部门做好建档指导工作。在精准扶贫档案工作方面,组建业务指导专班,先后督促全市34个精准扶贫领导小组成员单位、10个乡镇(街道)、123个村全面完成2013年至2020年形成的精准扶贫文件材料的归档、收集、整理、数字化、目录报送工作,共收集整理精准扶贫档案3.33万余件,并建立目录数据库,形成全文扫描数据库10.66万余幅。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档案工作中,市档案馆坚持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介入,督促指导全市116家单位完成2020年疫情防控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数字化、目录报送等工作,共收集整理疫情防控档案2.3万余件,建立目录数据库,形成全文扫描数据库14.6万余画幅。配合市经管部门开展土地确权档案整理工作,并高标准通过验收。

紧盯主业,服务群众有温度

    2019年12月,市档案馆新馆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接收全市88家一级单位2010年前2118卷25万余件档案进馆,同时接收市法院案卷专业档案1.67万余件,接收土地确权专业档案8.48万余件(张),全市到期档案进馆率达100%。同时,市档案馆进一步扩大档案征集范围,多方征集有地方特色的档案资料,着重做好重大战略、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活动、重大事件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家庭文明诚信、“三线建设”、“三农”工作等方面的档案收集整理工作。广泛征集宜都红色档案,不断丰富馆藏资源,优化馆藏结构。对馆藏宜都茶厂232卷1932件档案进行数字化扫描,积极助力“宜红茶”申遗工作,推动宜都茶厂文书档案入选首批湖北省档案文献遗产名录。2020年4月,建成“宜都名人馆”,接收“中国好人”徐荣耀等3人家庭档案进馆,共收集整理档案100多盒3000多件(卷)。

    近3年来,市档案馆共接待查阅利用群众近6000人次,查阅档案5200余件次,为领导决策参考、经济建设、编史修志、调解纠纷、核实工龄、学术研究等提供了大量翔实的档案资料。以全省数字档案馆建设试点为契机,市档案馆结合实际制定了试点工作方案,完成对数字机房的升级改造,加快纸质档案数字化进度,馆藏档案数字化率达到70%以上,为后续档案开发利用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大力挖掘馆藏档案,与相关部门联合拍摄《幸福渠的故事》《百年辉煌 宜都见证》等专题片,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完成《宜都市档案志》编辑出版工作。

紧扣时代,业务交流有亮度

    为深化档案业务交流,市档案馆联合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立宜都特色档案研究中心,并在宜都市建立研究基地,积极开展宜都“三线建设”、“五小工业”、水电、交通等特色档案研究。2018年以来,先后收集了宜都市2610卷“三线建设”时期档案资料,对宜都市12家三线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调研,组织撰写并发表了多篇论文,完成《三线建设史料选编》(第一辑)编辑工作,积极申报实施省市社科项目,举办了“记忆与遗产:三线建设研究高峰论坛”。与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联合建立宜都融媒出版研究中心,全面推进地方党史、镇村志编辑出版工作。先后组织成立宜都市史志专家库,全方位开展业务培训、编辑指导、审核把关、印刷出版等服务。持续推进《中共宜都历史》(第三卷)编辑工作,启动《鄂西会战宜都史料》编辑工作。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编辑出版《冠冕群英——宜昌早期中共党员胡敌》。深入开展“档案约你看变化”主题开放活动,先后推出“档案约你倡廉”“史志传承育新人”“周五档案开放日”“馆库共享档案托管”主题活动。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2019年,市档案馆积极开展长江经济带乡村生态建档试点工作,按照省档案局下发的《湖北长江经济带乡村建档工作指南》,形成特色档案64卷(件)、照片577张。2020年,在长江经济带乡村生态建档试点基础上,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专题档案工作试点,把档案工作与国土空间优化、经济转型升级、生态治理修复、资源绿色开发、生态创新驱动、环保能力提升、生态公民培育“七大工程”建设有机融合,全面规范生态文明档案工作,全市27家重点单位10个乡镇办事处全面建立规范的生态文明档案,实现生态文明档案收集体系化、整理规范化、使用便利化、手段信息化,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宜都特色工作经验。

紧盯队伍,履职作为有温度

    市档案馆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第一位,探索打造“两温馨两必谈两解决”的人文环境,全面提升档案工作的温度。一是做到“两温馨”。主要是开展温馨祝福、温馨提示。凡干部职工本人生日、结婚、受到表彰奖励及逢年过节等,均以市档案馆名义发送祝福问候语,让干部职工享受家的温暖;班子成员不定期对干部职工纪律作风进行暗访督查、对廉政纪律进行提醒提示、对遵守法律法规情况进行及时提醒。二是做到“两必谈”。主要是对干部职工开展有问题必谈、有进步必谈。凡是发现干部职工存在违规违纪现象、工作积极性不高、有群众举报投诉等问题,由班子成员对其进行约谈。每年主要负责人均要对中层以上干部至少进行2轮以上的约谈提醒,做到抓早抓小,防患于未然。凡是干部职工晋升、晋级、入党、获奖、工作学习有突出进步等均进行谈话鼓励。三是做到“两解决”。主要是针对性解决好干部职工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凡是干部职工存在思想上有疙瘩解不开、有情绪问题想不通等,均由班子成员主动进行释疑解惑。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市档案馆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批示精神,不忘初心、勇担使命,进一步推进馆藏文书档案数字化和档案开放鉴定工作,努力打造一支专心兰台事业的工匠大师和清正廉洁的档案干部队伍,为全市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8月18日 总第3871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程子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