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因时乘势谋发展 奋楫笃行向未来

作者:北京市档案局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2-07-07 星期四

    一年来,北京市紧抓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批示精神的契机,坚持首善标准、强化责任担当,推动首都档案事业不断迈向新台阶。

    一、示范带动,高站位抓好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后,北京市高度重视,把学习重要批示精神作为政治任务,迅速传达学习,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批示精神上来。

    一是市委领导第一时间作出批示。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蔡奇批示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不断提升新时代首都档案工作水平。北京市委常委、秘书长张家明要求扎实做好首都档案工作,勇于担当、锐意进取,争创全国一流。

    二是市委办公厅专题学习研究部署。市委办公厅厅务会专题组织学习重要批示,制定实施方案,在全市开展“学批示、见行动、开新局”活动,并将学习贯彻情况纳入监督检查内容。

    三是多措并举推动学习走向深入。迅速传达国家档案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专题研讨班精神,将学习与全市档案局长馆长培训相结合,强调北京市作为首善之区,要走在前、作表率。与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宣传贯彻工作相结合,举办线上辅导活动,推动档案干部全面准确把握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与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相结合,通过制作海报、邀请专家开展线上讲座、发放《习近平关于档案工作、历史学习与研究、文化遗产保护重要论述摘编》资料、组织开展“学《摘编》·悟思想·担使命”学习研讨,不断推动学习贯彻工作向纵深发展。

    四是各区和市属单位同步深入学习。将学习重要批示与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系列重要讲话相结合,融会贯通,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市公安局、市人力社保局等市属单位及怀柔、密云等区将学习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提出明确要求。各区、各单位通过举办讲座、召开经验交流会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

    二、务求实效,高标准抓好贯彻

    全市档案部门以学习贯彻为契机,进一步鼓舞士气、增强动力,切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首都档案事业发展的实际成果。

    一是突出政策赋能,党管档案工作制度优势不断彰显。紧抓良机,健全档案机构和人员,落实机构改革部署,全市全部实现局、馆分设,各区全部任命了档案局长,设置了独立档案科室。参照《“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由中办、国办联合印发的做法,北京市以市两办名义印发档案专项规划,东城、海淀、丰台、通州、密云等也以区两办名义印发了档案规划。与市人力社保局联合开展全市档案系统“双先”表彰活动,对2017—2021年度40个先进集体和180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公厅主任刘占兴在全市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上宣读表彰决定,评选表彰工作极大地鼓舞了全市档案工作者干事创业的热情。各单位更加重视档案工作,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党管档案工作制度优势进一步发挥。

    二是突出首都特色,重大活动档案工作卓有成效。针对北京作为首都,重大活动数量多、规格高、规模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北京市积极健全工作机制,记录好、留存好北京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市委领导高度重视,蔡奇在冬奥会开幕前、冬奥会向冬残奥会转场等关键阶段,多次听取档案工作汇报,强调要加强涉奥档案归集。张家明多次批示要求高站位做好冬奥档案工作,对冬奥档案收尾工作提出“细而又细、严而又严”的要求。国家档案局局长陆国强率队专题调研冬奥档案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强化组织统筹,在北京市重大活动临时机构成立之初,将市档案局、馆列为成员单位,确保同步推进档案工作。加强实地督导,通过提前介入、组织培训、监督指导和档案接收相结合等,确保齐全完整移交档案。提高服务质效,通过开辟绿色查档通道、举办“我们的奥运”档案展览、为疫情防控提供档案利用等措施提升服务水平。

    三是突出创新驱动,“两馆”建设全面提速。创新工作方式,推动区档案馆新馆建设取得重大突破。通过加强约谈、通报、调度和实地督查,加快推进新馆建设,房山区档案馆新馆建成,东城、延庆区档案馆新馆即将竣工,其他各区也都进展明显。创新工作机制,提速数字档案馆建设。建立“专班推进、双组长制”工作机制,将区档案馆新馆建设和数字档案馆建设一体推进,推动数字档案馆取得新成效,11个区确立创建高水平数字档案馆目标,3个区启动建设,8个区完成立项。

    四是突出法治引领,档案基础工作不断夯实。以实施新修订的档案法为契机,强化档案法治建设,正式启动《北京市实施〈档案法〉办法》修订工作;集中清理全市档案规范性文件并发布清理结果;调整、充实档案检查内容,并通过严格执法促进各单位进一步夯实基础业务工作。加大档案开放力度,积极做好向社会开放期限由30年缩短为25年的过渡,市、区档案馆开放档案数量逐年递增,仅2022年就开放档案20余万件。进一步管好用好首都红色档案资源,积极做好庆祝建党100周年档案服务保障,抓好档案归集,编撰庆祝活动资料汇编;挖掘红色档案资源,市档案馆举办“播火”“破晓”等3个红色主题展览,编辑出版1套丛书,推出12集短视频,各区和市属单位推出党史教育展,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作用。进一步满足群众档案利用需求,推出知青、招工和工作调动等9类跨馆利用民生档案,实现全市婚姻登记档案跨馆跨部门共享,查阅时间由3天缩减为15分钟,百姓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便捷高效的档案服务。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年来,北京市在积极贯彻重要批示精神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仍有不足,主要表现在:档案治理效能需进一步提升,区档案馆新馆建设需进一步加快,档案信息化转型仍需提速,档案干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下一步,北京市将着力抓好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入推动全国及全市档案“十四五”规划贯彻落实。时时对标对表,按照“十四五”规划评估办法和评估标准,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各项重点工程、重点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二是大力推进档案立法工作取得新成效。主动与市相关部门对接沟通,加快推进《北京市〈档案法〉实施办法》修订工作,加强《北京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等北京市档案规章和其他档案规范性文件的修订完善工作,为北京市依法管档治档提供法治保障。三是持续推进“两馆”融建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紧抓不放,按计划倒排工期,尽快实现全市档案馆建设全部达标,推动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取得新成绩,以“两馆”融建为带动,全面提升全市档案工作水平。四是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档案干部队伍。以国家档案局选拔全国档案人才和北京市开展“双先”表彰为契机,发挥人才引领作用,健全优化体制机制,努力建设一支专业一流、业务精湛的档案人才队伍,为首都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7月7日 总第3853期 第二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