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数字技术与档案文化创意服务“双向赋能”

作者:靳文君 唐懿飞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2-04-08 星期五

新闻速递

美国档案管理员通过视频直播平台讲述犹太故事

    成立于1850年的Temple Beth El是美国密歇根州同类档案馆中规模较大的犹太档案馆。该馆拥有排架长度约1500英尺的档案,记录了底特律大都会区犹太人数十年的历史,其中大部分档案很少被大众知晓。档案管理员劳拉·戈特利布希望改变这种状况。

    2020年疫情期间,劳拉·戈特利布发起“开箱即用”项目,通过Facebook Live(脸书视频直播平台)向公众分享当地犹太人的历史。在该项目中,劳拉·戈特利布每周通过Facebook Live发布视频,通过视频讲述本人在档案中发现的有趣或不寻常的信息,大部分视频从馆藏文件或图片切入话题,通过介绍报纸文章或其他物品的方式讲述档案所承载的历史。

    目前,劳拉·戈特利布正与犹太社区档案馆主任罗比·特曼开展合作,希望进一步扩大“开箱即用”项目的影响。他们致力于将犹太文化带给新的受众群体,尤其是TikTok(抖音海外国际版)上的年轻粉丝。他们在TikTok账户上已获得数十万个点赞、几百万次的浏览量和几千名粉丝。

印度文身艺术家创建在线档案馆

    印度文身传统已延续数百年。孟买文身艺术家绍米尔·沙阿对文身艺术热爱至极。沙阿的曾祖母来自位于印度西部的古吉拉特邦的库奇地区,手和脖子上均有独特的点状文身。三代之后,沙阿承担起创建“印度次大陆本土文身传统的视觉档案”之责,努力复兴日益衰落的文身艺术。

    沙阿走遍全国各地,发现每个地区保持和流行着不同的文身传统,故开始在网上分享文身符号及故事。不久,全国各地的人也开始分享祖父母身上的类似文身符号图片。为了提供一个可以上传和分享传统文身故事及照片的平台,沙阿于2021年7月创建了文身档案数字平台——印度墨水档案馆。

    印度墨水档案馆收集了丰富的印度本土文身设计故事,以展现印度的文身艺术历史,并为文身爱好者提供灵感。人们更好奇其所在地区或部落的文身,甚至开始在身体上复制文身图案。许多像沙阿这样的文身艺术家正在开展古印度传统文身方面的研究,旨在传承传统的文身风格。

 

新闻快评

    “赋能”最早为心理学术语,意指通过言行、态度、环境的改变给予他人正能量,以最大限度发挥个人才智和潜能。当前“赋能”逐渐成为国际档案界的热点和前沿:第十九届国际档案大会的主题为“赋能知识社会”;2020年11月国际档案理事会执行新战略《赋能档案馆与职业2021—2024》,表明赋能将成为档案工作的重要战略和未来方向。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教授黄霄羽曾将“赋能”解读为赋予能力和能量,激发受能对象的才智或潜能,使之发生正向或成长性变化。其内涵包括主动作为、深度融合及取得成效3个方面。笔者通过开展文献研究,将“档案文化创意服务”界定为档案馆或提供档案服务的主体主动激活档案中蕴含的文化价值,采用巧思妙构的方式服务广大用户的行为活动。由此可知,“档案文化创意服务”与“赋能”在主体主动性、过程融合性和目标高效能方面具有天然契合之处。上述新闻反映出数字技术与档案文化创意服务“双向赋能”的趋向,具体表现为两点。

    一、数字技术赋能档案文化创意服务方式升级、受众拓展和效能凸显

    首先,数字技术可以“巧思妙构”档案文化创意服务的方式。包括社交媒体、在线互动展示平台、门户网站等在内的数字技术平台均可在不同程度升级传统档案借阅、展览和编研等服务方式,通过档案文化内容故事化、在线化、可视化及可交互化,赋予档案文化服务“实时在线、动态交互”的创意方式。

    其次,数字技术可以拓展档案文化创意服务的受众面,甚至可以针对特定群体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在上述新闻中,劳拉·戈特利布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讲述档案故事,吸引了包括青年群体在内的更多受众;文身档案数字平台亦通过线上方式构建“参与式档案服务模式”,使用户兼具服务者和利用者双重身份,以此吸引更多用户持续关注印度传统文身文化。

    在此前刊登的新闻资讯中,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建筑环境学院的设计团队开发的在线互动展览“叶祥荣档案馆”,再现了日本建筑师和数字设计先驱叶祥荣的标志性建筑。设计团队利用3D扫描技术创建了数字建筑存储库,存储库中的数据可用于生成新的数字渲染和动画,配以动画、配乐和声效等独特展现方式,使建筑在数字展览空间栩栩如生。该案例也表明,叶祥荣档案馆通过数字建筑存储库重现和共享建筑作品,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吸引对建筑文化感兴趣的用户。

    再次,数字技术可以凸显档案文化创意服务的效能。社交媒体技术以“视频+图片”形式讲述档案故事,强化档案文化创意服务的视听效能;印度墨水档案馆俨然成为集聚文身故事和照片的线上平台,既可以为用户展示丰富的文身设计故事,也可为文身爱好者提供创作灵感,使文身档案服务价值最大化;3D扫描技术有利于用户立体感受建筑档案文化,增强档案文化的空间感染力。可见,在某种程度上,数字技术可构成档案文化创意服务效能的“倍增器”。

    值得注意的是,除档案文化创意服务方式、受众及效能外,数字技术还可倒逼档案文化创意服务主体意识转型,促使档案工作者主动借助技术为不同受众提供多样化的档案文化创意服务。

    二、档案文化创意服务赋能数字技术人文底蕴和持续吸引力

    一方面,档案文化创意服务有助于改观数字技术冰冷的工具形象,赋予其档案文化底蕴。犹太历史档案为社交媒体增添一抹文化魅力;文身故事和照片使印度墨水档案馆区别于同类型网站或数字档案馆,在数字技术之林占据一席之地;建筑档案为3D扫描、虚拟现实技术提供文化内容原料,使文化遗址在体验式数字展览空间栩栩如生。可见,档案文化创意服务一定程度上可以构成数字技术的文化内核,有助于消解部分学者对技术赋能仅是“炫技”的认知误区。

    另一方面,档案文化创意服务可以使数字技术平台产生持续吸引力,增强数字技术的黏性。无论是周期性地发布档案文化创意内容,抑或通过合作扩大项目影响力,均可扩大数字技术平台的辐射范围;利用在线档案馆进行档案文化创意交互服务,既可以实现数字技术平台实时、立体、多维展示功能,还可在交互过程中形成固定的用户群,增强数字技术的持续吸引力;将标志性建筑作品与3D扫描技术、数字渲染和动画技术相融合,有助于在具体场景中探索数字技术的最佳应用方式,促进数字技术的迭代升级。

    综上,数字技术与档案文化创意服务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双向赋能”。然而,目前“双向赋能”效能显然尚未完全凸显,需要国际档案界从思维意识、生态构建、实践融合等层面进行深入探索和思考。一是深化“双向赋能”思维,既在档案文化创意服务过程中积极拥抱数字技术,又在技术迭代中尝试渗入档案文化内核,赋予其升级的文化牵引力;二是制定档案文化创意服务技术应用战略规划,实现顶层设计,构建数字技术与档案文化创意服务“双向赋能”生态系统;三是探索数字技术与档案文化创意服务的适配度,以最适用的数字技术融入不同档案文化创意服务场景中,助力二者在互相赋能中实现双赢。

    当前,我国《“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提出“加强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探索产业化路径”“推动档案工作与新技术深度融合,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积极探索知识管理、人工智能、数字人文等技术在档案信息深层加工和利用中的应用”等,为数字技术与档案文化创意服务“双向赋能”提供了政策基础。我国学术界比较关注技术赋能档案工作,较少聚焦档案赋能数字技术,表明“赋能”概念内涵及“档案赋能”存在研究空间。此外,我国已涌现一些探索数字技术与档案文化创意服务“双向赋能”的行动。例如,全国高校档案学专业大学生创新性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涌现出不少将数字技术与档案故事相融合的作品,比较典型的包括《林氏侨批档案的故事——基于水墨动画叙事形式的侨批档案价值呈现及传播》《北京老照片档案时光机——基于GIS的照片档案展示平台的设计与开发》等。可见,当前我国档案事业与国际档案界前沿发展渐趋“同频共振”。我国档案工作者要抓住机遇,从政策法规、理论研究及实践层面倡导应用技术推动档案文化创意服务,推进数字技术与档案文化创意服务的深度融合,在“双向赋能”中扩大档案文化影响力。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4月4日 总第3813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