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各地动态

科学规划 突出重点 扎实推进

——天水市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侧记

作者:吴序

来源:中国档案资讯网

2022-03-02 星期三

   中国档案资讯网讯 档案数字化建设是档案部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档案工作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全面落实“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2021年,甘肃省天水市档案馆始终坚持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宗旨,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全力以赴做好馆藏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在信息安全建设、档案数据库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加强组织领导,深化思想认识。为进一步加强档案信息化工作领导,切实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市档案馆成立了档案数字化建设领导小组,将档案数字化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制订了《天水市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意见》,大力开展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宣传工作,积极组织干部职工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学习省委、市委有关重要会议精神,深入探讨学习《甘肃省档案馆纸质档案数字化成果接收办法》《甘肃省省直单位文书档案电子目录数据库结构与交换格式(修订)的通知》和相关文件内容,不断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效率,为做好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监督管理。为保障档案信息安全,市档案馆从安全保障、制度建设、人员管理、工作规范等方面着手,全方位加强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一是制订了《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非信息技术科工作人员出入登记表》,组织所有公益性岗位人员签订了《安全保密协议》《天水市档案馆信息技术科公益性岗位人员保密承诺书》。二是定期做好档案数字化数据备份,按照异地备份原则,逐条整理填写档案数字化副本,向省档案馆备份全文扫描数据2.5TB,移交目录清单88.7万条。三是加强网络与硬件系统的日常管理维护,对网络信息平台的日常运转常抓不懈,严禁任何人员将手机、USB外接设备等带入工作现场,整个工作现场设置了全方位无死角高清夜视监控,形成了工作有制度、操作有程序、过程有监控、责任有追究,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良好机制,确保机房网络、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实体安全、运行安全和数据安全。

    周密部署推进“两类档案”进馆。市档案馆高度重视“两类档案”进馆工作,将“两类档案”纳入重点工作任务高位推进,提前安排部署,科学合理规划,保障业务规范标准。建立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两类档案”专题数据库,录入专题目录共1万多条,其中脱贫攻坚档案目录8866条、疫情防控档案目录1189条。

    规范数字挂接,档案服务再升级。市档案馆严格按照《国家档案局纸质档案数字化规范》《省档案馆纸质档案数字化成果接受办法》要求,进一步规范操作流程和工作步骤,将早期档案数字化条目与未挂接条目进行初步质检、格式转换、重新挂接。全年完成图片转换挂接37个全宗、103140条、103.14万幅,共扫描挂接172个全宗、391183条目录、342.59万幅。同时,充分运用省、市、县三级档案馆网络互连互通功能优势,整合档案信息资源,采用“集中+分布”模式,搭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上传开放档案目录5.8万条,打破了档案地域限制,为广大群众打造了档案便捷利用服务应用平台。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市档案馆安装了两台自助终端查阅机,上传档案目录数据5万余条,授权开放76个全宗、18.46万条目,进一步方便市民查阅开放档案资源,实现了更精准、更高效、更便捷的档案查询服务,得到一致好评。

    科室联动协作,保护孤本档案。天水历史悠久,存有大量历史珍贵档案,但由于保存时间长、纸质受损等因素,查阅过程很容易对这些珍贵历史档案造成损害,为了不影响这些历史档案资料的有效使用,又能最大限度延长历史档案的寿命,市档案馆信息技术科与编研科积极协调配合,创新工作模式,采用高拍仪对所需资料进行拍照,建立统一档案电子数据,做到编研和保护档案资料两不误。

 
 
责任编辑:杨太阳 实习编辑 程子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