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核工业的“摇篮” 创新发展的基石

作者:王红敏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1-12-22 星期三

    “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建设项目档案工作》专栏将通过与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的建设管理人员及档案人员的访谈,挖掘建设项目档案背后的感人故事,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今天,我们走进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原子能院”),邀请原子能院党委书记、研究员薛小刚讲述核工业建设史中的故事。

    问:原子能院在我国核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核工业老母鸡”“核工业发祥地”“核工业的摇篮”,请谈谈您的理解?

    答:原子能院是新中国第一个核科学技术研究机构。1950年,原子能院的前身——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成立,吴有训是第一任所长,钱三强是第二任。在钱三强的奔波招揽下,王淦昌、彭桓武、赵忠尧、邓稼先等一大批科学家陆续来到所里工作。1955年,毛泽东主席作出创建核工业的重大战略决策。1958年,“一堆一器”(中国第一座重水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在原子能院建成,标志着中国跨入了原子能时代。以此为基础,原子能院创造了核基础研究领域的多项第一,以超常规速度攻克诸多核心技术难关,为“两弹一艇”的研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在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7位曾在这里建功立业(于敏、王淦昌、邓稼先、朱光亚、陈芳允、钱三强、彭桓武);先后有68位两院院士在原子能院学习或工作,并为国家培养、输送了数以万计的核科技人才和业务骨干。

    为此,原第二工业机械部部长宋任穷把原子能院比喻为培养原子能科技骨干的“老母鸡”,中国“氢弹之父”于敏称原子能院是中国核科学技术的发祥地。原子能院作为我国唯一的综合性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国家核科技创新发展的主力军,以及国家核工业和核科技发展的科学思想库、人才库和技术储备库,在国家核科技发展战略中地位不可或缺、作用不可替代。

    问:原子能院还有一个略带神秘的称谓,就是“四〇一”,请您介绍一下这个代号的来历。

    :“四〇一”代号的起源与我国工业发展布局有关。1952年,国家按民用和军用将工业分为第一工业机械部、第二工业机械部。1956年,国家增设第三工业机械部,主要负责核工业和核武器。1958年,第三工业机械部并入第二工业机械部,核工业相关研究和承制内容成为新二机部继兵器、坦克、航空之后的第四个主营业务项目。根据档案记载,当年原子能院承研的项目代码为04。“四〇一”前一位表示业务类型,即核工业;后两位表示单位序号,即第一家。

    当时我们单位的名称是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1959年改名为“四〇一所”。这个代号用了20多年,直至1982年改名为“原子能研究所”。为适应对外开放,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和技贸合作,又于1984年改名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问:核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反应堆、加速器等重大设施的建设。《人民日报》曾盛赞“一堆一器”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已跨进了原子能时代。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建设情况。

    答:1955年4月27日,中苏签订《关于为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利用原子能的协定》,苏联将援助我国建设“一堆一器”。1955年11月,原子能科学研究基地破土动工;1956年5月26日,“一堆一器”开工兴建。基地的建设工作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有关部委、省市的大力支持,彭德怀、贺龙、聂荣臻、彭真都曾深入基地建设现场指导工作。从选址到土建、安装,从大量调集科技骨干到各类物资的供应、运输等,只要是基地需要,无处不给“开绿灯”。如今,原子能院大门不远处还有一条铁轨,就是当年建设基地时,为运送设备和物资专门铺设的铁路。仅仅用了两年多一点的时间,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综合性的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就在那昔日荒滩田野上奇迹般地屹立起来了。

    1958年9月27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一堆一器”移交生产揭幕典礼在原子能院隆重举行。陈毅剪彩,聂荣臻签字验收,中科院院长郭沫若发表讲话,副院长张劲夫主持典礼。自此,中国原子能事业开启新纪元。为纪念这一天,原子能院将9月27日定为院庆日。

    问:据了解,“一堆一器”作为工程实物档案,如今是否已作为军工文物?

    答:是的。“一堆一器”的建成,不仅为中国核科学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核工业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实验条件。从基础研究到“两弹一艇”技术攻关,再到和平利用原子能,科研人员利用“一堆一器”产出了大批重要科研成果,培养了大批核科研人才,为中国核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如今,完成使命的回旋加速器已光荣退役,重水反应堆已安全停闭。重水反应堆整体建筑保存完整。回旋加速器原有厂房建筑完好,目前作为实验研究和办公使用,其核心部件主磁铁展出于办公楼前。它们相对而望,继续见证着中国原子能事业的飞速发展。

    “一堆一器”不仅是我国核科技发展的象征,更是精神和文化的象征,并先后入选了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国家工业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子能院将在加强文物保护的同时,积极发挥其综合功能,进一步激发文化遗产的生命力,让核工业历史文化的光辉照耀新发展阶段的新征程。

    问:在2020年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据悉,原子能院刚刚获得两项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原子能院作为国防核科研、核能开发研究和核基础科研的创新基地,您如何理解科学家精神?

    答: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对于我们科技工作者来说是很大的鼓励和鞭策。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在艰难困苦与不懈奋斗中,原子能院孕育出了“以身许国、敢为人先、严谨求实”的院训。这朴素、精炼的12个字,与“两弹一星”精神、核工业精神一脉相承,是科学家精神内涵的重要体现,凝聚着原子能院职工代代相传的初心使命,已成为原子能院的基因,融入血脉,绵延不绝。

    “以身许国”是爱国精神的体现。原子能院广大干部职工始终胸怀大局、心有大我,把自身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当年,组织上提出希望原子能院老院长王淦昌参加领导原子弹研制工作,王淦昌对此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愿以身许国!”这掷地有声的话语,至今听起来仍令人心潮澎湃、敬佩万分。

    “敢为人先”是创新精神的体现。原子能院自诞生之日起,血脉中就流淌着创新之血,几代科技工作者先后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防科学技术奖、何梁何利奖等国家级和部委级科技成果奖励近2000项、专利授权近2000件,并研究开发了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由原子能院牵头完成的“核燃料后处理放化实验平台设计建造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严谨求实”是求实精神的体现。科学研究贵在求真求实。我们要倡导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科研作风,实事求是、不尚浮夸的科学道德,以及大力协同、海纳百川的科学胸襟。

    问:作为原子能院的负责人,您怎样看待档案工作与科学研究的关系?

    答: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历史记忆的传承、人类智慧的源泉。无论是研究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还是总结经验教训、借鉴前人成果等,都离不开档案的支撑。对于原子能院这样一家有着70多年历史的“老牌”科研院所,档案工作非常重要,不仅是软实力的体现,也是我们的核心信息资产,更是将来建设智慧院所的重要数据源泉。

    档案工作与科学研究工作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科研档案工作是科学研究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科研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档案可以使科学研究项目积累的知识得以传承、成果得以应用,让后继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学习、思考和创新。

    问:“十四五”期间,原子能院在推进档案工作方面有哪些思路和举措?

    答:第一要加快档案管理数字化转型步伐。这是原子能院中长期规划及数字化转型规划的一项重要建设内容。要加大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投入,完成与院办公协同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等业务系统的集成;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完成业务端电子文件的在线归档,实现档案全文在线借阅,为院决策、审计、项目验收、科学技术研究、各类检查等管理活动降费增效。

    第二要进一步提升档案工作服务科研活动、项目建设及管理的能力。历史科学数据及科研成果是创新工作的基础,也是科研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保证科研档案、项目档案能够完整再现管理的全过程,满足各方监管需要,应该从项目立项开始就将档案工作要求纳入科研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中,从而保障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系统性,使档案的内在信息价值含金量更高,为后续的利用者积累更多的知识财富,为科研人员提供更优质的信息服务,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

    第三要深入挖掘档案资源,充分发挥档案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原子能院的发展历程也是新中国核科学技术事业沧桑巨变的缩影,是中华民族当代科学精英的生动写照。我们要保护好、利用好自1950年建院以来的各类档案资源,讲好档案的故事、宣传好档案中蕴含的精神,为国家科技自强自立发挥鼓舞和激励作用。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12月20日 总第3770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