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开拓创新 主动作为 焕发民国档案新活力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十三五”时期工作回眸

作者:王明智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1-03-09 星期二

    回首来路才知道走了多远,亲历奋斗才领悟拼搏的意义。“十三五”期间,作为民国档案集中保管和利用基地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二史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政治方向,紧紧围绕中心大局,主动担当职责使命,奋力推动民国档案事业向高质量高水平发展阶段迈进。

聚焦中心 服务大局强本领

    档案史料具有溯本清源、以史鉴今的独特作用,对于回顾历史事件、印证历史史实、驳斥历史虚无主义、牢记历史警示具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二史馆聚焦国家大政方针和时事热点,配合党和国家的各项重大任务,深入挖掘馆藏民国档案资源,在存史资政方面积极主动作为。

    民国档案对于维护国家权益、开展外交斗争具有重要的历史凭证作用。二史馆先后编研出版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存西藏与藏事档案汇编》《民国时期新疆档案汇编》,成为反击“藏独”“疆独”势力荒谬言论的重要史料。全面整理馆藏南京大屠杀档案,与中央档案馆、辽宁省档案馆、南京市档案馆等多家单位协力推动《南京大屠杀档案》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将南京大屠杀档案从“中国记忆”上升为“世界记忆”,在更大范围、以更大力度反击了日本右翼势力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行径。

    为充分发挥民国档案主题教育功能,按照国家档案局统一部署要求,二史馆利用馆藏档案资源,创新工作机制,联合江苏省委省级机关工委、省政协文化文史委员会等部门单位,在南京举办“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档案文献展。展览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大会召开一周后正式开展,成为江苏省和南京市机关党员干部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阵地。展览期间,共有217家省市部门单位累计组织340余批1.1万余名党员前来观展。此外,展览专门设立了分会场,累计接待观众20万人次,引发广泛关注,产生积极反响。档案文献展使民国档案主题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成为开展主题教育、砥砺初心使命的生动教材。

以编促研 史学研究结硕果

    中国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世界搜集中国抗日战争史料,是深化抗战史研究、建立跨越国境的历史认知与共识的必然路径。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加强资料收集和整理这一基础性工作,全面整理我国各地抗战档案、照片、资料、实物等,同时要面向全球征集影像资料、图书报刊、日记信件、实物等”这一重要指示精神,二史馆主动拓宽交流渠道、探寻合作机会,开展民国档案征集工作。先后自美国、英国、瑞士、日本等国家征集“南京大屠杀”档案、国联李顿调查团及“九一八”事变档案、中日重要战役日方档案等抗战史料,以及蒋介石、宋子文、郭泰祺、傅秉常、关吉玉等重要人物的个人档案,内容丰富、价值珍贵。从全球范围搜集整理抗战档案,不仅有力充实了民国档案资源,对民国史特别是抗战史专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掌握日军侵华史研究学术话语权,回击日本右翼势力否认和美化侵华历史的言行。

    拥有了丰富的民国档案资源尤其是抗战档案资源,如何发挥其价值尤为重要。为此,二史馆在抗战档案编研工作道路上一直深耕细作、行而不辍。“十三五”期间,《南京大屠杀档案》以翔实史料阐明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罪行;《中国战区受降档案》被确定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点出版物”;《程瑞芳日记》《沦陷区惨状记》等纪实体裁图书的不断推出,使抗战档案保管利用阵地得到持续巩固与提升。二史馆积极承担了《抗日战争档案汇编》项目编研和审稿任务,完成了《日本战时播音纪要》《长城抗战档案汇编》《“一·二八”淞沪抗战档案汇编》等重要编研项目共计280册,审阅书稿90余册。二史馆抗战编研工作持续推进,出版成果陆续推出,为深入开展抗战研究提供了档案支撑。

    此外,二史馆还高度重视以编促研,不断加大学术研究力度,多项领衔主持的项目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项资助,科研工作成果不断。2017年度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的“国民参政会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1938—1948)”课题,系统整理国民参政会档案,深入分析国民参政会在抗战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发挥的重要作用,对于总结国共合作经验、促进两岸形成抗战研究共识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度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的“中国远征军档案整理与研究”课题,系统整理中国远征军档案,深入分析中国远征军为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重大贡献,对于推动史学界加强对抗战史薄弱环节的研究、提高中国抗战的国际声誉和历史地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同时,二史馆主管主办的CSSCI来源期刊《民国档案》(现已同步开通“民国档案杂志”微信公众号)充分发挥研究引领和成果刊发平台功能,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引,获得业界认可,受到同行肯定,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二史馆高度重视科研、大力推进科研是分不开的,对引领社会各界关注原始档案、挖掘历史精粹、提升自身学术形象和文化影响力更是具有积极作用。

科学利用 为民服务怀初心

    作为民国档案集中保管单位,二史馆主动担负起全国民国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接收及著录职责。牵头完成《民国档案文件级目录著录操作办法》,起草《国家重点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验收办法》中的民国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验收办法,制定了《民国档案文件级目录审核验收工作实施方案》,确保民国档案目录数据接收及著录工作有章可循。“十三五”期间,二史馆完成馆藏民国档案文件级著录32个全宗,计5.74万卷104.16万件,完成质检20.84万条;接收各省市档案局(馆)报送的文件级目录数据7069.02万条;分20期完成近7000万条目录数据的质检验收。

    民国档案是不可再生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二史馆馆藏档案在接收进馆前因历经战乱、迁移而多有残损。为适应数字化时代对档案利用的需求,二史馆于2013年启动“馆藏民国档案整理和数字化项目”,根据档案价值和利用状况,集中优势资源,对重要且利用率较高的档案进行数字化。在项目进程中,为确保档案实体和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程序规范化、标准化,二史馆共制定、修订相关规章制度41项,长期坚持月度联席工作会议制度,保障项目安全有序推进。2017年,为期5年的“馆藏民国档案整理和数字化项目”完美收官,项目年度绩效考核都在90分以上。“十三五”期间,共完成民国档案整理116个全宗,计24.08万卷,扫描11个全宗及30个专题计37.04万卷;完成以《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全套90册及多种民国工具书为主共计5740万页的全文识别。为及时体现数字化工作成果,二史馆基本实现了每年年底新开放一批已经完成数字化的电子档案的目标,及时对外提供数字化后档案的查阅利用。“当年数字化,当年开放见效”,其中饱含着二史馆档案人的艰苦努力。

    在查档利用服务方面,二史馆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优化升级档案查阅软硬件水平,除接待来馆个人查证外,还通过函电、传真、邮件等方式,实现远程个人查证服务,努力让查档者少跑路、少操心,让档案服务跑上前、送上门。同时,二史馆依托数字化成果,建成民国公务人员档案数据库和抗日阵亡将士名录数据库,着力打造富有特色的个人查证服务。近年来,二史馆共为近400名民国公务人员和抗战阵亡烈士的后代提供了其亲人的履历、生平等方面的原始凭证,了却了他们多年的心愿,彰显了民国档案的“温度”,让民众从档案工作中有了更多的获得感、满意感。

夯实基础 新馆建设跨步越

    为适应档案事业发展的新需求,拓展档案展陈和科教功能,二史馆通过新建中心控制室,升级消控系统、监控系统、库房温湿度控制系统,确保档案安全。在此基础上,二史馆还积极谋划筹建新馆,以夯实基础建设为抓手,助力民国档案事业跨步前进。

    二史馆新馆项目申报后,于2014年1月获中央办公厅批准启动立项工作。同年11月,二史馆与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签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新馆项目建议书编制合同》,并组织人力进行大规模馆藏档案基础数据采集,撰写提交了《三十年来档案利用情况统计》《1981年以来档案接收进馆情况统计》等评审要件,有力地支撑了项目建设需求。2016年8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新馆项目建议书,至此,二史馆新馆项目成功立项。

    经上级组织协调,二史馆与南京市南部新城管委会签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新馆建设项目框架协议书》,确定新馆用地选址在南京市秦淮区南部新城大校场机场。项目立项后便着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于2018年12月获国家发改委批复。

    为从严依规科学管理新馆建设项目,理顺机制尤为重要。去年4月,中直管理局经批准组建新馆项目工作专班推进项目实施,同时与江苏省和南京市综合协调对接,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建立了高效便捷的工作机制,二史馆基建工作蹄疾步稳有序进行。同年11月,施工单位进场开始桩基和基础工程施工。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回顾过去,累累硕果让二史馆全体干部职工信心满满、干劲十足;展望未来,不虞之誉与凌云壮志激励其心有所向、步履不停。“十三五”已经收官,“十四五”大幕开启。立足于这样一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新时代,二史馆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履行好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勇毅笃行的态度和“人生在勤,勤则不匮”的务实作风,夙夜在公、锐意进取,不断续写民国档案事业新辉煌。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2月22日 总第3643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