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严把“四关” 发挥档案在乡村治理中的大作用

——湖南省长沙市档案部门助力农村基层治理工作纪实

作者:吕发祥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1-01-26 星期二

    2019年以来,湖南省长沙市档案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被纳入首批档案工作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试点地区为契机,严把组织领导关、基础工作关、利用服务关、综合保障关,积极探索档案工作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长沙路径”,并在2020年11月召开的全国档案工作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试点推进会上进行了典型推介。截至2020年底,全市首批试点的8个村(社区)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档案在服务群众生产生活、调解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弘扬传承乡风文明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严把组织领导关,确保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一直以来,市档案部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建立起市、县(市)、乡(镇)、村(社区)密切配合的四级档案工作管理网络,通过健全工作体系、加强工作调度、压实工作责任等措施,确保全面完成试点工作任务。

    市档案部门专门成立了市、县(市)、乡(镇)、村(社区)四级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其中,市级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办公厅副主任兼市档案局局长挂帅,市民政局分管领导、试点县(市)档案工作分管领导、试点乡(镇)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县级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市)委办公室主任牵头,县(市)委办副主任兼县档案局局长具体负责;乡(镇)级由乡(镇)长负责;村(社区)级由村(社区)书记负责,形成了一级管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按照《村级档案管理办法》,结合长沙市村级建档工作实际,市档案局和市民政局联合印发了《长沙市档案工作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档案工作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试点的目标、任务、步骤和要求。同时,长沙县委办公室、宁乡市委办公室及8个试点村(社区)等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试点工作方案,绘制了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确保试点工作有章可循、有序推进。

    在具体分工上,市档案局负责高位协调和统筹调度,以及工作督查和指导,确保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市民政局负责指导各区、县(市)民政局完成村级档案基本目录(清单)梳理工作。县(市)档案部门负责帮助各试点村(社区)完成档案规范化整理和档案室建设工作;各试点乡(镇)负责对试点村(社区)档案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各试点村(社区)负责具体实施工作。这一分工充分调动起市、县(市)、乡(镇)、村(社区)四级,以及全市档案、民政、司法等部门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为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凝聚了强大合力。

    市档案局先后召开了试点工作推进会、培训会、现场会,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同时,市档案局专门赴8个试点村(社区)进行走访,对村级档案管理工作和档案库房建设等情况进行摸底调研,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市、县两级档案部门专门组建了业务指导小分队,建立起“一季一讲评、一月一调度”工作制度,构建起齐抓共管、紧密协作的工作机制。如长沙县档案局构建了“月初开展工作部署、会后进行责任分解、月底汇报工作落实”的全链条工作机制,并联合果园镇实行“一周一调度”,将月度工作细分到每一周,树立起“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工作理念,全面推进试点工作。

严把基础工作关,确保村级档案规范达标

    长沙市档案部门坚持把“强基层、打基础”的工作导向贯穿试点工作始终,以村级档案室建设、档案资源征集、档案信息化等工作为重要抓手,不断提升试点村(社区)档案工作规范化水平,助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

    为确保档案保管利用的硬件需求,长沙市档案部门全面加强村级档案室建设,在8个试点村(社区)设置了档案库房和阅览室,严格按照“九防”工作要求,在各档案库房配置了空调、去湿机、温湿度控制器、档案柜、灭火器等设备,支持有条件的村(社区)安装档案密集架,确保村级档案存得下来、管得安全、用得方便。长沙县档案局还升级了档案安全防范措施,在试点村(社区)档案库房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县档案工作人员通过手机便可随时随地查看试点村(社区)档案库房状态。

    为高效征集档案资料,长沙市档案部门坚持“应收尽收、应归尽归”原则,不断加强村级档案资料的征集力度。严格落实《村级档案管理办法》,确定了档号编制规则和档案整理的基本方法,制定了村级档案分类大纲和村务档案管理目录(清单),为村级档案收集整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截至目前,8个试点村(社区)共整理各类档案约2.2万卷(件)4600盒。如长沙县果园镇新明村通过向全村征集家庭档案,将革命时期的地下党员、抗美援朝的老战士和三代红色传承的家庭故事接收进村档案室,并将其作为开展党性教育和革命教育的重要资料。同时,该村还征集到“三寸金莲”、古代钱币、胞衣罐、民国时代的教科书、古医术等民俗和文化实物档案。

    市档案部门多措并举,全面加强村级档案信息化建设,逐步推动村级档案实现存储数字化、管理自动化、利用网络化。截至目前,长沙县7个试点村(社区)涉及民生的档案资料已经全部数字化。此外,长沙县档案部门还在阅览室配备了专用电脑,安装了数字化档案系统,与其他县档案馆实现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宁乡市大成桥镇鹊山村档案室配备了专用电脑,安装了数字化档案系统软件,目前,该村档案数字化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严把利用服务关,确保档案作用充分发挥

    村级档案工作基础在建、重点在管、关键在用。只有让人民群众切实把档案“用”起来,档案工作才能找准自身在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工作方向。

    长期以来,市档案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服务群众、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作为试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化解矛盾纠纷提供有力依据。如,2020年11月,长沙县果园镇新明村村民甲因老屋地基太小,想在村组集体土地上新建房屋,但村组集体土地与村民乙房屋周边土地有连接,双方因此发生争议,但两人均拿不出令人信服的证据。随后,村民乙到村档案室查阅了当年村组集体土地的林权证。经档案证实,相关地块确实不在村组集体土地范围内,应属于村民乙。在档案的有力证明下,村民甲也重新调整了建房位置。

    自试点工作启动以来,为服务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部分试点村(社区)把乡贤名人、家谱族谱、家训家风、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材料,以及奖状、奖牌等实物,作为村级档案资源建设的补充和延伸,积极将其征集接收进村档案室。如,长沙县果园镇田汉村凭借《国歌》词作者田汉故乡这一独特优势,围绕国歌文化主题,积极征集实物档案,着力“弘扬国歌精神、建设艺术小镇”,彰显了国歌文化档案的独特魅力。又如,宁乡市大成桥镇鹊山村从各地征集到400余件农耕实物档案,包括工匠工具、渔猎工具、民间婚俗用具等,打造了总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三湘第一农耕博物馆”,充分展现了“全国文明村”的新风貌。

    另外,部分试点村(社区)主动为市场主体、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供档案支持,助力当地产业发展。早在2009年,浔龙河村就以村级档案为依据,率先完成了土地确权工作,为全村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在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项目建设过程中,浔龙河村引进大量企业,推进开展土地流转、土地征收等工作,助力当地产业发展。目前,浔龙河村已经完成近30亿元的投资,五大产业蓬勃发展,公共配套设施日臻完善。201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突破4万元,一个传统落后乡村正“蝶变”为现代城镇。

严把综合保障关,着力破解档案工作瓶颈

    多年来,市档案部门不断强化“人、财、物”的保障和科技支撑,着力破解村级档案工作瓶颈,推动村级档案工作健康发展。

    针对试点村(社区)档案专业人才严重匮乏的现实,市档案部门专门引进2家档案中介服务公司参与村级档案整理工作,确保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同时,各市、县(市)两级档案部门组成工作专班,不定期深入试点村(社区),开展档案业务指导和检查督导工作,为试点村(社区)推动档案工作提供外部支持。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全市财政资金只减不增的情况下,市档案部门积极同市财政部门联系协调,争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每个试点村(社区)调拨专项工作经费3万元。同时,为长沙县、宁乡市分别协调争取到280万元、40万元用于推进试点档案工作,确保试点档案工作经费到位。此外,部分试点村(社区)还建立了档案便民服务QQ群、微信群,开通档案微信公众号,及时更新惠民政策信息,开展档案法律法规宣传,为村民提供便利。

    为扩大档案工作影响力,长沙县档案部门联合县有线电视频道专门开通了“走进档案”栏目,制作了档案科普知识宣传片,编排了档案文化宣传节目,组织“文艺轻骑兵”入村入户进行展演,让档案意识深入人心。此外,在7个试点村(社区)投放了档案自助查询一体机,让查档群众“最多跑一次”。

    下一步,长沙档案部门将按照国家档案局的统一部署,继续抓好首批试点单位的档案工作与验收评估工作,并积极总结提炼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试点工作经验,努力推动试点工作提质扩面,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贡献档案力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1月21日 总第3631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