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踏歌而来 逐梦前行

——记“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上海市奉贤区档案馆

作者:张莉莉 陆婷婷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0-12-18 星期五

    “我就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没想到真的这么快就拿到了我的婚姻档案证明!”家住上海市奉贤区的贺先生户籍在江苏,今年初,他听说能跨省查询档案,便到奉贤区档案馆查档接待窗口查询自己的婚姻档案,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拿到了他本人的婚姻档案证明。这是上海市奉贤区档案馆以“让信息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为服务宗旨,完成的首例长三角地区民生档案“异地查档”便民服务。

    档案是历史的记录,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近年来,奉贤区档案馆积极探索、勇于突破,在打造新时代“奉贤美、奉贤强”新高峰、新奇迹的征程中迈出了档案人的坚实步伐。2019年底,区档案馆荣获“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这项荣誉的背后,凝聚着奉贤档案工作者的努力和坚守。

服务大局 见证时代发展

    2018年的一天,奉贤区奉城镇的王时华接受了一项特殊的任务——创建自己的家庭档案。家庭档案怎么建?在区档案馆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她将家中的照片、证书、购物发票、缴费收据等都翻了出来,经过整理分类,共计整理家庭档案528件,成功创建了自己的家庭档案。

    像王时华一样,奉贤区目前已创建家庭建档示范户64户。示范户既有“感动奉贤人物”等先进榜样,也有许多普通的干部职工和市民百姓。

    家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从家庭组建的那一刻起,各种照片、视频、家书、证件,便成为家庭成员的集体记忆,也蕴含着一个家庭的家风家训。自2017年起,奉贤区档案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注重”,即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家庭文明建设,积极培育和弘扬“好家风”,开展了家庭档案规范化管理试点工作。历经3年努力,此项工作已得到推广并取得成效。

    近年来,区档案馆以服务“贤”“美”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全力推进家庭建档、名人建档工作,积极推进奉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建设,集中展出滚灯、纸艺、木雕等8个非遗项目,在保留传承地区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个别人看来,档案工作默默无闻且不被关注。但在兰台人看来,档案工作是极有价值的,因为档案“纵贯千年,横跨百业”,档案是时代发展的见证者。

    派出工作人员到奉贤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办公室挂职,全程做好建档指导……这些年,区档案馆主动作为,将档案工作前置,提前对接全区重点工程、重要活动和重大事件,建立重要档案管理常态长效机制,提供跟踪式指导服务,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区创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重大事件建档,有效提升了全区重大活动建档效率及案卷质量。

    伴随着奉贤区全力打造上海先进制造业重要承载区、南上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中国化妆品产业之都”等重大机遇,区档案馆主动对标全区战略定位,把服务区委、区政府决策作为发挥作用的主渠道,充分发挥档案部门的资源优势和专业优势,为实现奉贤区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

服务社会 融入“智慧城市”建设

    2015年10月,奉贤区档案馆搬到了位于远东路的新家,区档案馆新馆颠覆了人们心目中档案馆与世隔绝、神秘莫测的刻板印象。一直位居“深闺”的档案从幕后走向了台前,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与百姓需求紧紧相随。

    区档案馆新馆建成使用后,数字档案馆建设加快推进。众所周知,录入扫描档案信息的工作量十分庞大,那段日子,区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克服种种困难,白天干完晚上接着干,放弃周末休息,一条条核对、确认,出现错误就返工,为的就是不容一条信息有错,今后方便市民查询。

    2016年9月,奉贤区档案馆成功创建上海市首家国家级数字档案馆。目前已完成档案数字化全文扫描1532万页,档案数字化率达98.8%。2019年5月,区档案馆对档案系统软硬件再次进行全面升级换代,使得系统功能和数据资源不断优化,形成了完善的“智慧档案”应用体系,更好地融入智慧城市框架,服务智慧城市建设。

    档案工作经历了从纸质档案到电子档案、从管档案实体到管档案数据的变革过程。如今,8个崭新的现代化库房让馆藏档案得到安全保管,10套系统及涵盖全部馆藏档案目录的数据库让检索更加便利,12台服务器、12台核心交换机和138台网络终端计算机构成了完整的配套运行环境,保障着数字化档案可以在局域网内畅通无阻。同时,区档案馆推进基层建立室藏各类档案目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全区15家区级机关、镇、社区、开发区档案室顺利完成数字档案室创建工作,其中镇一级档案室创建完成率达100%。

    近年来,奉贤区档案馆以标准化建设为目标、规范化管理为方向,聚焦审批、受理等重要环节,压缩审批承诺时限,简化利用手续,推进市、区“样板档案室”扶植培育,通过现场调研、指导培训等方式,补短板、树标杆。同时,开展第三方服务监管,聚焦安全与质量两大核心要素,在优化档案业务外包市场环境上下功夫,在制定和完善行业标准与评估机制上出重拳,确保档案业务外包工作提质增效。

服务民生 让档案走向市民生活

    打开随申办“市民云”服务平台,点击“奉贤档案”,“查档预约”“在线问答”“在线征集”“网上展厅”等功能一应俱全,市民动动手指,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奉贤历史记忆主题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中小学生档案体验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而区档案馆的丰富资料,也是群众的丰厚食粮。

    近几年,新档案馆成了不少中小学生的频繁“打卡地”,馆内新设的中小学生档案体验馆,定期开展红色文化宣讲、档案知识科普、非遗文化体验活动,更长期展示奉贤档案史料,让学生们了解奉贤历史,引导他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民生档案事关百姓切身利益。2019年,奉贤区档案馆大力推进民生档案“全市通办”,实行为民服务全年无休。同时,进一步拓宽民生档案查询网络,将民生档案受理点延伸至区级行政服务中心和全区12个镇(街道)、社区、开发区的事务受理中心,真正实现“就地查询、跨馆出证、馆社联动、全市通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此外,在长三角地区,市民还可申请查询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区域内共计300多家国家综合档案馆的民生档案。

    办展览是档案馆的基础业务。近年来,奉贤区档案馆依托馆藏档案资源,积极办好具有奉贤特征、档案特色、时代特点及文化特质的各种展览,面向社会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区情教育、科技文化知识教育,力争让档案“活起来、亮起来”。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要历史节点,奉贤区档案馆举办了“70年70个瞬间”——奉贤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图片展、“奋斗在改革路上”——奉贤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展等,年平均接待观众逾6000人次,社会宣传教育的影响面和覆盖面进一步扩大。2019年,奉贤区档案馆被授予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为充实档案工作力量,奉贤区档案馆还成立了由高校大学生、社区居民、建档名人等组成的3支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义务讲解、家庭建档指导、主题宣讲等志愿活动,进一步扩大档案文化的传播力。下一步,奉贤区档案馆还将继续扩大“朋友圈”,把展览搬到市民中间去,走进城市公共空间、学校、村居,吸引广大市民群众走进档案。

人才强档 激发档案事业新动力

    每周二的上午,接待管理科的徐峰和科室的两位同事会准时来到上海城建职业学院,跟着书画修复专业的学生一起学习修复技术。通过运用各类修裱用纸、工具、手法,已经发霉的作品便能立马生动还原。每周的学习让徐峰感触很大:“很珍惜在专业院校学习的机会,经过两个多月的跟班学习,我已经基本掌握了修复要领和流程。”

    2019年7月,奉贤区档案馆与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举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共建”签约暨揭牌仪式。9月起,奉贤区档案馆选派3名工作人员前往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跟班学习纸质档案修复技术。“共建后,科研实力与资源平台的强强联合可谓双赢。”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教师秦威威说。

    馆校联动,是奉贤区档案馆进行人才培养的一个法宝。档案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档案人才的支撑,奉贤区档案馆坚持在抓好人才培养上下狠功夫,积聚档案事业发展“新动力”。

    档案涉及面广,需要了解方方面面的知识。针对档案干部队伍日趋年轻化和实操能力弱等特点,区档案馆实施了导师“一对一”带教三年行动计划,导师与学生可以跨科室结对,提升年轻档案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培养“全科型”人才,实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共同进步。

    此外,奉贤区档案馆还在南桥镇、奉城镇、区教育局、区公安局等8家单位建立了“档案实训基地”,分批次对各单位系统的基层档案人员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帮扶带”式培训指导,进一步增强档案业务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近年来,奉贤区档案馆开展“兰台匠心”档案行业精神大讨论,将奉贤兰台人“崇真、务实、博学、创新”的职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开设“兰台讲堂”,邀请各领域专家学者定期举办专题讲座;举办“科室长论坛”,组织档案业务专题探讨;聚焦新修订的《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制作教学视频、微信推文、宣传折页等学习教材,分层分批进行全覆盖式培训,提升业务技能;借助“互联网+”,建立微信群、QQ群,开展远程指导,形成线上线下优势互补的档案培训指导新格局。

    奉贤区档案馆还先后组织基层档案干部走出奉贤,走出上海,学习先进经验。如,举办“档案业务技能大比武”,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选派优秀年轻干部驻村挂职,参与全区重大活动、重要会议等,让年轻干部在实践工作中锻炼本领、在一线服务中增长才干。

    档案工作在外人看来很枯燥,但在档案人看来却意义非凡。“每每只用几张纸片就解决了百姓的难题时,让久远的往事历历在目时,我们就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凝聚前人智慧、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奉贤档案人矢志兰台终不悔。

    一份份泛黄的卷宗,一段段铭记的过去,当指尖触碰,感受到的是历史的温度、不灭的永恒。它们安静地陈列于奉贤区档案馆,被奉贤兰台人妥帖照料,一生珍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0年12月7日 总第3612期 第一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