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环球

“9·11”数字档案馆公众记忆建构的特色与启示

作者:李雪彤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0-10-27 星期二

    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遭受恐怖袭击。顷刻之间,象征着金融资本与权力,承载着荣誉和期望的双子塔轰然倒塌。这次恐怖袭击不仅导致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也给美国民众带来巨大的心理阴影。“9·11”事件是美国历史上一次重大公共危机事件,重视其公众记忆的建构,对于还原历史全貌,维护社会记忆的完整,促进地区创伤社会群体的身份认同,增强情感共鸣和人文关怀具有深远的意义。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在《论集体记忆》中提出:“过去不是被保留下来的,而是在现在的基础上被重新构建的。”“9·11”事件的公众记忆就是社会公众基于“9·11”档案的征集、保管、利用和传播形成的共同回忆。

    “9·11”事件有一个区别于以往各大灾难的属性,其灾难的过程及其影响都有大量的数字记录,并受到全世界的关注,这些记录多种多样,包括电子邮件、图片、音频、视频等。在“9·11”档案中,比例最大的组成部分是公众档案,具有分布零散、数量巨大、类型多样的特点,如果依靠传统的档案馆来征集、保存、利用这部分档案,构建完整的社会记忆,显然难度颇高。

    在互联网时代,数字档案馆相较于传统档案馆,在档案的征集、利用和传播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9·11”数字档案馆正是数字档案保存和信息传播功能兼具的平台,在征集公众档案、还原历史面貌、建构公众记忆、促进社群身份认同等方面具有开创性、启发性,其立足公众的记忆建构理念与多元化的档案征集方式值得我们借鉴。

    “9·11”数字档案馆的多维建构

    “9·11”数字档案馆通过网站的形式,面向社会公众,实现“9·11”数字档案的上传、保存与传播。公众在上传、分享档案,浏览网站内容,拓展加深关于“9·11”事件认知的同时,事实上也是实现“9·11”公众记忆构建的过程。“9·11”数字档案馆不仅搭建数字档案的分享空间,支持各种文字、图像、音频等多种格式档案的上传与保存,还开展线下活动采集更多的数字信息,促进公众档案的完整性与全面性。此外,“9·11”数字档案馆还积极与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各“9·11”档案项目合作,拓宽档案来源,提升馆藏的数量与质量。

    从获取分享资源的角度看,进入“9·11”数字档案馆的用户可以浏览馆藏中“9·11”的故事、图像、电子邮件、文档和音频,也可以检索自己想要的内容。同时,档案馆还鼓励用户讲述自己的故事,将图像、音频等数字文件上传存档。档案馆在馆藏栏目下设有在线用户贡献专题,对在线用户上传的档案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包括数字动画、互动小游戏、采访、照片、用户创作的艺术品等。

    从实用功能的角度看,“9·11”数字档案馆在速度、规模和质量上具有一定优势。一方面,档案馆能够迅速、及时、可持续性地征集大量公众档案,另一方面,又为公众提供了存放大量数字档案的空间。“9·11”事件发生前后,均生成了大量相关图像、音频等形式多样化的记录,公众占了创作者最大的比例。从文字、声音、图像多角度保存“9·11”事件,也让记忆变得更生动立体。对于部分档案不是“天然的数字资源”,也能通过拍照、扫描上传的方式,保存在档案馆的数据库中。如,“9·11”事件发生后,大街小巷出现了很多关于寻人启事的传单、政治传单和组织传单。

    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来看,“9·11”数字档案馆对于抚慰心灵创伤,增强身份认同也有独特作用。“9·11”事件对整个美国社会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很多人的“三观”、生活都因此事发生深刻的变化。“9·11”数字档案馆创始人之一Stephen Brier提出,“9·11”数字档案馆创始团队的初心是搭建一个公共空间,让公众可以知晓他们的故事以及与“9·11”事件有关的资料,展现“9·11”事件对他们生活和信仰所产生的影响。有了“9·11”数字档案馆,一方面能让个体看到自己的档案如何成为集体档案中的重要一分子,另一方面也让公众找到了创伤回忆存放与情感寄托的空间,这些承载着同一灾难事件的公众档案能够引起更多人的情感共鸣,抚慰心灵创伤。

    构建覆盖社会各层级多种族的记忆

    “9·11”数字档案馆是基于网站的数字空间,用户需要通过互联网进行访问,并且需要具备信息检索、内容上传等基本技能,这导致一部分不具有相关技能的人群无法通过网站参与到“9·11”事件公众记忆建构。最初,提交到数字档案馆的资料存在群体和阶级倾向,大多数上传信息来源于白人和中产阶级,数字档案馆仅靠在线收集相关资料难以保证档案的全面性和社会记忆的广度。

    为了获得更多的声音,收集到更全面的资料,“9·11”数字档案馆的创始团队对特定族裔和民族社区展开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外联活动。比如,创设西班牙语版的数字档案馆,减少语言障碍;联系纽约市的阿拉伯和穆斯林社区,采访社区成员代表在“9·11”事件当天的感受及他们的亲身经历;访问曼哈顿唐人街的民众,录制汉语视频,并将其翻译上传。

    “9·11”数字档案馆一方面搭建数字平台,鼓励公众上传相关资料,同时还根据国情和社会背景定位“可能被忽视”的目标群体,采取有针对性的行动与措施收集他们的资料,避免部分群体声音被边缘化。这些措施扩展了档案的多样性,避免了公众记忆因档案来源的局限性而趋向片面化,对构建立体化、多层次的公众记忆具有重要意义。

    多维联动合作促进档案提质增量

    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作为实体的文化场所,与线上的数字档案馆形成资源优势互补的关系,通过多维联动与合作,借助实体场所资源丰富的数字档案,也让更多人关注到“9·11”数字档案馆。例如,“9·11”数字档案馆在纽约历史学会放置计算机终端,收集游客的故事;在图书馆、博物馆设置纪念展览,安装语音系统,对游客讲述的故事和想法进行即时捕获和转录,并将一些游客用老式铅笔和纸张记录下的故事和想法进行扫描,导入数据库中。通过多种方式,“9·11”数字档案馆的馆藏有了极大的增长。

    “9·11”数字档案馆还积极与其他“9·11”档案项目合作,为他们提供数字保存空间,让更多公众可以接触到这些档案,充分发挥其在公众记忆建构中的作用。例如,Sonic纪念项目收集了数百条语音邮件、音乐会录音、贸易中心广场的艺术家作品、家庭电影、旅游视频、口述影像等,这些音视频资源就保存在“9·11”数字档案馆中。在“9·11”数字档案馆与“这里是纽约:摄影的民主”(以下简称HNY)项目的合作中,HNY项目除了征集专业摄影师在袭击发生后拍摄的照片,还在网站上征集公众拍摄的照片和视频,HNY项目组解散后,“9·11”数字档案馆收藏了HNY项目中很多高质量的图像和音频。

    对我国重大公共事件公众记忆建构的启示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9·11”数字档案馆征集公众档案、建构公众记忆最大的特点与优势。当下,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抗疫成果领先于世界,我国的抗疫记忆也正等待我们去构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9·11”数字档案馆立足于公众的记忆建构理念、多样化的档案征集方式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

    一是立足公众记忆建构。反映社会大背景下公众的真实声音和诉求,记录他们的生活状态与精神面貌,是公众记忆建构的一大出发点,也是检验公众记忆建构是否合格的标准。“9·11”数字档案馆创始团队在项目建设之初,就明确档案馆服务于公众的性质,提出公众记忆建构应以完整丰富的公众档案为基础。当前,我国在公众记忆建构上,缺乏有效的民间叙事收集。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档案征集为例,我国大量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抗疫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已被收集起来,而公众作为新冠肺炎疫情最广泛的见证者和亲历者,他们在抗疫不同阶段的悲伤与欢喜、心路历程也是社会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值得被记录。同时,抗疫期间,在公众当中产生的大量抗疫档案也应该被征集、保管和开发利用,成为疫情公众记忆构建的重要基础。

    二是建立多元化的档案征集方式。“9·11”数字档案馆的档案来源以线上征集、公众捐献为主,同时注重线下主动联系与采访,避免弱势群体的声音被忽视。目前,我国公众记忆构建存在不平等的状况,在经济不发达、信息技术落后地区的群体没有条件通过互联网记录自己的故事,分享自己的记忆,也没有相应的技能与意识,有关部门应主动确定目标人群,主动与之联系,留下他们的声音与档案,最大限度地避免叙事片面化,确保公众记忆构建的完整性与全面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信息意识与信息素质的提升,公众档案形式多样化、内容多元化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在新的背景下,全面征集有代表性的公众档案,建构多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公众记忆,具有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充满着机遇。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0年10月26日 总第3594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杨太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