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强化政治属性 提升治理效能 奋力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

作者:河南省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省档案局局长 吉炳伟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0-09-23 星期三

    近年来,河南省档案部门不断强化政治意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融入大局,夯实档案基础业务水平,不断提升档案“三服务”能力和水平,以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成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厚植基础、积蓄动力,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作出档案贡献。

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

    要做好档案工作,讲政治是第一位的。一直以来,河南省档案部门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举办“大讲堂”、开通“大学习园地”微信公众号、成立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编印学习资料等多种方式深入研读,做到知信行统一、学思用贯通,引导全省档案干部把“两个维护”贯彻落实到档案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认真贯彻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无论是档案行政管理、开放利用,还是编研出版、宣传展览,全省档案部门都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时刻同党中央的要求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严格把好政治关,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充分发挥党管档案的政治优势,全面完成机构改革各项工作任务,建立健全上下贯通、执行有力、协同高效的工作机制。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建立省档案局、省档案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问题、共同推动工作,做到省档案局、省档案馆“分设不分家”,全面加强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

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国际国内有关重大问题和经济社会热点,全省档案部门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深度挖掘档案信息资源,编研各类资政参考资料。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省委书记王国生明确提出“有关资料要注意保存和积累”的要求,省档案局第一时间印发通知,组织全省各级档案部门及时进驻各级疫情防控指挥部,确保相关疫情防控文件材料应收尽收、应归尽归;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疫情防控档案资料;举办河南战“疫”图片展,线上线下累计观看人数超10万人次;围绕服务常态化疫情防控,省档案部门积极探索建立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档案基础数据库,为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供档案信息支持。省委书记对全省疫情防控档案工作给予高度肯定,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省档案部门闻令而动、积极作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文件材料收集整理工作,充分发挥了档案参与历史、见证历史、记录历史的特殊作用,为资政查考提供了有力依据,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档案力量”。

    为做好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省档案局专门印发了《河南省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实施细则》,将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纳入脱贫攻坚工作整体部署,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提出全省各级档案部门要积极配合各级扶贫部门共同做好收官阶段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和检查验收工作。

    紧跟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文脉,坚定文化自信”的指示要求,结合河南实际,省档案部门把黄河档案开发纳入重要日程,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和任务,举办了沿黄9市档案馆座谈会,系统梳理了黄河档案文献的种类、数量、特点及分布情况,对梳理出的9000多卷(件)黄河档案资料进行整合,启动黄河档案资源库暨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深度挖掘黄河档案资源。召开黄河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座谈会,加强与高校、企业的合作,并对加强黄河档案资源研究、宣传、成果共享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联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黄河水利委员会档案馆等,共同编纂《黄河档案史料汇编》系列丛书。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联合拍摄《档案里的黄河故事(河南)》微纪录片,并推动其在央视网、央广网、央视频等平台播出,汇聚起档案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多年来,省档案部门坚持为了人民发展档案事业、依靠人民发展档案事业、档案事业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档案以人为本战略落细落实。紧盯群众用档需求,不断拓展档案服务“广度”,立足于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不断加强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婚姻登记、社会保障、土地确权、医疗保险、劳动人事、计划生育等民生档案接收进馆工作,进一步加快馆藏民生档案数字化步伐,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便民查询检索平台,向社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新密市档案馆专门建立了民生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库,与市房地产管理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推进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仅在半个月内就提供房屋产权登记档案查阅服务1.4万次。郑州轻工业大学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依托全国示范数字档案室建设成果积极开展远程查档服务,为国内外校友提供学历证明材料。

    为更好地服务国有企业改革,挖掘档案服务的“深度”,省档案部门及时出台了《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加强档案工作的意见》,对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等16家省管企业进行实地考察,指导其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僵尸企业”处置、企业“三供一业”(企业的供水、供电、供热和物业管理)分离移交等档案工作。扎实做好国有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举办线上和线下档案业务培训班,推进全省73万国有企业退休人员档案妥善管理等各项工作,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维护国有企业职工合法权益提供档案服务。

    为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服务事项电子化归档工作,省档案部门不断缩减办事时限、优化办事流程、精简办事材料,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和“互联网+监管”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改革服务事项精细化、要素模板化、指南标准化、办事场景化。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和政务流程再造,梳理政务服务事项27项,按照“放权赋能”要求,向郑州、洛阳和航空港区下放省级档案管理权限7项,助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等重大战略的实施。大力推动实现政务服务事项跨区域通办,探索无人工干预的自动智能审批模式,让人民群众共享档案事业发展成果。

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必须抓好基层基础工作

    全省档案部门坚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全省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着力解决制约档案基础建设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聚焦全省档案馆库面积不达标、档案保管设施设备简陋、功能缺失等短板问题,省档案局不断加强与相关部门间的沟通和联系,积极争取财政支持,持续加大对省市县三级馆库特别是基层档案馆的投入力度,在各市组织开展市级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价工作,倒逼提升各市档案馆库建设水平。

    加快实现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档案管理现代化,是档案信息化的重点。依托省政务云和电子政务外网,省档案部门投资2700万元建成数字档案馆,推动实现全省档案信息资源的远程利用和共享。建设红色档案、知青档案、家谱档案等专题档案资源库,搭建全省家谱档案管理平台,在全省各机关、高校开展全国示范数字档案室试点工作,按照“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的原则,不断加大电子文件接收力度,督促各市加强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推动线上线下档案业务融合发展。

    省档案部门坚持把人才视为全省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专门出台了《河南省档案专业“十百千”人才工程实施意见》,推动实施“三个一批”(即选树一批档案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发现一批“学术型”和“工匠型”人才,培养一批政治坚定、素质过硬的年轻干部),为基层一线档案工作人员搭建学习平台,创造学习条件,大力开展网络教育,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评价、激励制度,突出“高精尖缺”需求导向,积极开展职称评审和科研评审工作,着力解决人才断档,专业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引导全省档案干部开展“五比一争”(比忠诚、比学习、比担当、比作风、比实绩,争做出彩党办人)活动,努力建设一支为民务实清廉、忠诚干净担当的档案干部队伍。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0年9月21日 总第3580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李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