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档案中的中国智慧与自信

——专访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副主任朱宏

作者:本报记者 崔珍珍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0-05-14 星期四

    近日,由优酷和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联合出品的纪录片《山河无恙——影响中国的疫情档案》(以下简称《山河无恙》)引起热烈关注。该片用5集、每集20分钟的内容为观众讲述了中国历史上所遭遇过的重大疫情,以及面临疫情时国家所实行的重要举措,展现了公共卫生系统逐步建立、完善的过程,也是一代代防疫医务工作者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回顾纪录片的创作过程,艰辛与期待、收获与感动历历在目。近日,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副主任朱宏就该片的制作思路、制作过程等向记者作了详细介绍。

疫情下萌生想法,敲定制作思路

    今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肆虐,“隔离”“封城”成为春节期间备受关注的名词,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的一些团队都在思考:“这个时候,作为纪录片人应该做些什么?”讲起该片的创作背景,朱宏介绍道:“《人间世》团队首先想到要去武汉拍摄记录一线医护人员救治重症病人,也有工作室的小伙伴扛起摄像机冲到了上海防疫工作的前线——瑞金医院发热门诊、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上海市疾控中心……”

    作为一名从事历史题材纪录片创作近20年的纪录片人,朱宏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历史上我们国家经历的几次重大疫情,如鼠疫、血吸虫病、甲肝、17年前的“非典”等,每一次重大疫情的应对,都是中国公共卫生系统的自省和进化。“那么,我们是否能够做一部梳理中国疫情档案的纪录片,来启发大家做一些思考?”朱宏的这个想法,正和优酷纪录片团队的黄林霏不谋而合。疫情期间,大年初三晚上,朱宏就与黄林霏就该项目在微信上进行了沟通,确立了该片的制作方向。

    纪录片中心有一支非常资深的历史纪录片制作团队,长期以来深耕历史节目,曾经制作过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的《生死地——1937淞沪抗战实录》、纪念马克思200周年诞辰的《信仰之源》、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浦东传奇》,以及庆祝上海解放70周年的《上海解放一年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彩色新中国》等,他们在各个重要历史节点上都为观众交出了漂亮的答卷。对历史档案资料的熟悉、对重大敏感题材的把握是这支团队的优势,所以在大年初五前后,团队就建立了微信群,除了5名分集导演,群里还加入了上海音像资料馆编研部的资深研究员汪珉及其团队的几名成员,立即开始了该项目的资料收集和分集策划工作。

    “大家通过几次微信会议的深入讨论,最后决定在节目中回顾东北鼠疫、血吸虫病、甲肝、流感、“非典”这5次影响中国的重大疫情。”朱宏说。

每次疫情都是一次经验积累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如何做到快速有效地控制疫情?其实,很多做法都是基于历次防疫战中积累的经验。朱宏介绍,在深入采访过程中,纪录片团队发现,今天我们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很多方式都可以在历史上这几次重大疫情应对中找到渊源。比如,110年前伍连德发明的“伍氏口罩”是不是今天我们佩戴的口罩的雏形?甲肝暴发时上海中小学教室、文化馆、企业厂房等都开辟了用于隔离、诊治甲肝病人的临时病房,是不是类似我们今天的方舱医院?“隔离”“封城”这些曾在历史上出现过的应对手段,至今仍是我们应对传染病的有效方法……

    朱宏反复向团队成员强调,除了要讲好每集的故事,还要紧扣“中国在面临重大疫情时采取的防治举措,公共卫生体系逐步建立的过程,应对机制不断改革完善的过程”这3个关键点。“我们希望通过回顾这几次应对危机时的群众的努力,让观众看到正在不断进步完善的公共卫生系统,从而坚定我们战胜新冠病毒的信心。”

多方采集资料,一批珍贵影像首次公开

    这5集纪录片的创作历时2个多月。其间,纪录片团队采访了15位公共卫生专家和亲历者。5集纪录片虽短小却精悍,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团队突破了重重困难,终于将其完美呈现。

    面对着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多家档案馆、图书馆暂时闭馆,为了尽可能全面地收集和采集相关资料,纪录片团队便辗转到其他部门开展档案收集和采集工作。

    那么,应该从哪方面开始采集呢?朱宏介绍:“当我们把视野转入更广阔的历史长河中,大家一致决定,要从100多年前的东北鼠疫开始,展现全国人民积极应对疫情的历史过程。”当时还在春节假期,上海音像资料馆的同事立刻在微信群里分享了很多珍贵资料,包括关于东北鼠疫的照片文字档案、血吸虫病的影像画面资料、甲肝的资料等,给予了纪录片团队很大帮助。

    此外,影像资料也是历史题材纪录片制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否则画面的呈现质量、观众的观感都会受到影响,而这也恰恰是团队面临的一个难点。于是,团队开始思考:哪些对中国影响较大的疫情值得我们反思?这些选题能否收集到比较丰富的文字、画面及影像资料?

    纪录片筹备期间正值上海全市开始实行居家办公的时候,这给纪录片制作带来很多不便。但是,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市疾控中心、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等单位协助团队联系专家和亲历者,给予了团队很大的支持。与团队长期合作的上海音像资料馆也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全力帮助团队“云搜集”资料并进行编导。由此,一批珍贵资料才得以首次在节目中公开。

    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纪录片团队找到了一段由俄罗斯人拍摄的公共卫生学家伍连德与夫人的活动影像,并向一家国外影像机构购买了版权。影像展示了当时东北是如何处理鼠疫的,包括撒药粉、送病人就医等。100多年前,正是伍连德指挥扑灭了在东北暴发的鼠疫。这些资料均为首次在国内媒体上呈现。

    例如,第一集《狙击甲肝》讲述的是1988年上海甲肝大流行的内容。年过八旬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原上海市传染病医院)老院长、资深(终身)教授巫善明至今仍在一线工作,通过上海市卫健委联系,纪录片团队找到了当年的巫院长。巫善明对30年前上海的甲肝风波的很多细节仍记忆犹新,在披露了很多第一手细节的同时,还提供了许多照片资料,令纪录片团队大为感动。在资料收集过程中,纪录片团队还找到了当年身患甲肝疾病的患者胡芷苓,还在片库中找到了2013年口述历史栏目《往事》录制的一期时任上海市副市长谢丽娟讲述甲肝大流行的珍贵资料,并在上海音像资料馆的支持下找到了一大批当年的新闻和历史资料,极大程度地还原了疫情从开始到暴发再到结束的完整过程。

岁月静好,只因有人负重前行

    短短的5集纪录片带给人的感动是深刻的。《山河无恙》纪录片第二集《围歼血吸虫》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消灭血吸虫病的过程。关于消灭血吸虫病运动,最有名的是在1965年上映的影片《送瘟神》,这个名字取自毛泽东为消灭血吸虫病运动题写的两首七律诗《送瘟神二首》。大量影像档案呈现了血吸虫病感染者的惨状,同时也记录下了另一群努力奋斗着的鲜活身影。

    任何一种传染病的防治都是极其艰辛和漫长的过程。一代代卫生防疫工作者为抗击疫情付出了巨大努力,才使得可怕的瘟疫逐渐远离我们的生活。纪录片团队找到了当年参与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上海市爱卫办原副主任潘汉鼎、上海市疾控中心寄生虫病防治科原主任蔡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姜庆五等嘉宾,他们有的虽已退休却依然时刻关心着公共卫生事业,有的几十年如一日下农村、到现场,坚守在防疫一线。纪录片告诉我们,寄生虫和病毒的顽强多变超乎人们的想象,但至今仍有一支庞大的队伍奋斗在血吸虫病防控的第一线。

    “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负重前行;每一次重大疫情的应对,都是中国公共卫生系统的自省和进化。”朱宏介绍道,“这些道理和经验都在一次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历史不仅在于记录,还在于教会我们如何应对,如何怀着感恩和积极的心态更好地直面新问题、更好前行。”

    《山河无恙》纪录片回顾5次中国人民战胜疫情的历史,给观众梳理出了一个更大更完整的“版图”,不仅介绍了这几次疫情为国家卫生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和教训,而且告诉观众,疫情终将过去,灾难是暂时的,也更加坚定了观众战胜新冠肺炎的信心。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0年5月14日 总第3524期 第一版

 
 
责任编辑:杨太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