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见证美好生活 彰显家国情怀

——3位老人讲述家庭建档那些事儿

作者:本报记者 王春燕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0-04-03 星期五

    家庭档案传承良好家风,记录家国变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许多宅在家里的人们身在小家、心系大家,用一篇篇文章、一首首歌曲、一枚枚纪念封、一张张照片记录下一个个难忘的瞬间、温馨的时刻,构成了“疫境”中的家庭档案。日前,记者专门采访了3位在家庭建档方面经验丰富的老人,请他们讲述有关家庭建档的那些事儿,从中感悟他们用家庭档案见证美好生活、彰显家国情怀的点点滴滴。他们分别是济南市档案局原副局长孙嘉焯,著名军旅作家、诗人胡世宗,沈阳市职工邮协名誉会长田恒丰。

建立家庭档案 服务美好生活

    接到记者打来的电话,孙嘉焯老人十分高兴,他告诉记者,在全国上下共战疫情期间,山东一家杂志刊登了他写的一篇关于家庭建档的稿件,这篇文章讲述了家庭建档的重要意义和方法,为宅在家中的人们开展家庭建档提供了参考。同时,他还深受奔赴重灾区的白衣战士的事迹感动,写了不少诗歌,歌颂他们的伟大。孙老笑着说:“这也是一位老档案人为抗击疫情作的一点贡献。”

    一提起家庭建档,就如同打开了孙老的“话匣子”,其中说得最多的,也是他感触最深的就是“家庭建档是改革开放的成果”。他说:“家庭建档是改革开放以来档案工作改革创新中的一项重要成果。同时,家庭建档工作的创立是全国档案界及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做好家庭建档工作,不仅有利于良好家风的传承,还可以记录新中国的发展变迁。”

    说起当初为何要建立家庭档案,孙老称,其实是偶然之举。1983年,他为申报中级职称回家找材料填表,翻了很久却没有找到。于是他想,档案馆那么多档案都可以很快查到,家里为什么不能将有关材料整理归类,建立起家庭档案呢?于是,他利用周末时间翻箱倒柜,把各种材料都集中起来,一番整理之后,很快就尝到了“甜头”。“比如,去医院看病,找到‘保健类’,马上就可以把挂号证、病历拿出来;煤气炉坏了,从‘家电设备类’找到保修单,打个电话,很快就来人修好了,既方便又实用。”此后,他便痴迷于此,并耗时半年写就一篇题为《谈谈建立家庭档案》的论文,刊发在1984年第4期《家庭》杂志,不久又被《文汇报》等转载。经过30多年的积累,目前,孙老建立的家庭档案已有数百卷、上万件。其中包括记录他家400多年家史和优秀家风的老家谱;他发表的全国第一篇家庭档案论文期刊;他参加全国档案工作表彰先进会议同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合影;中央领导同志对家庭建档工作的3次批示、谈话;档案专家学者关于家庭建档的来信;他个人被中国人民大学档案专修科录取的通知书及子女高考录取通知书;他到国内外旅游的大量生活照片、孙辈的成长档案;他收集的全国各地家庭建档的材料等。这些都是他30多年研究家庭档案的成果。

    “家庭档案是传家宝,美好生活离不了。”2019年,孙嘉焯出版了《家庭档案与美好生活》一书。该书回答了家庭建档工作最初怎么提出来的、怎样在全国逐步普及推广的、如何服务美好生活的等问题,记载着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生活巨变以及家庭生活的一个个幸福美好瞬间,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读后令人深受启发。对于编写此书的初衷,孙老说,他参与了家庭建档初创至今的全过程,有责任对30多年的家庭建档研究历程进行全面回顾梳理,继续为家庭建档服务美好生活作贡献。新时代的美好生活不仅是物质生活进一步丰富,而且更多地体现在人们的精神生活方面,包括更高层次的学习、更广泛的文化娱乐、更广阔的旅游休闲,以及更好地享受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生态环境,更多地了解参与国家大事、感受社会民生等。

记录成长 唱响大爱

    疫情期间,军旅作家、诗人胡世宗老人一直在忙碌着。日前,记者在沈阳市档案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联系上了胡老。采访中得知,胡老每天坚持记日记,记录这段难忘的生活情景,记录自己和家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的观察、思考和作为。他说,虽不能赴前线参加战斗,但能用笔给一线医护工作者送去赞美,给坚持宅家的人们送去支持和温暖,心中感到慰藉。“我参与了《我们在一起》《我们的中国心》两首抗‘疫’歌曲的创作,歌曲由著名歌手演唱并录制成MV广泛发行。其中,《我们在一起》被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新华社新媒体中心评为‘站在一起,抗击疫情’优秀歌曲。我还写了《寄给驰援武汉的医护战士》《我要看看你们的脸》等20余首诗歌,发表在多家媒体上。儿子海泉在关键时期,从国外购买并托人带回好多口罩,送到急需口罩的湖北前线,我也记录了下来并为他点赞。”

    2013年,胡世宗曾将自己的家庭档案捐赠给沈阳市档案馆,包括手写日记、照片、信件等共计2090件,其中包括309件手写日记本。去年,胡世宗再度将毕生珍藏的342幅书法、绘画作品全部捐给沈阳市档案馆,包括臧克家的条幅“诗言志”、贺敬之赠送的书法作品——郑板桥的《竹石》诗等。胡世宗所珍藏的这些书画作品,都来自他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结交的良师益友的馈赠。他对记者说:“把大半生积攒下来的珍藏字画和家庭档案捐给沈阳市档案馆,是我近年来做的一件大事。我觉得它们异常宝贵,它们不仅仅属于我个人,也不仅仅属于我的家庭。当我决定捐赠时,首先征求了家人的意见,他们一致认为这些字画应该属于国家。我把它们捐出来,档案部门同意收藏它们,这是我的荣幸,也是这些字画最好的归宿。”

    胡老说,他在很小的时候就注意保存自己的成长资料,比如,1958年上初中二年级时的写作草稿;发表在1958年8月15日《辽宁日报》上的处女作——《给阿拉伯小朋友》的24行诗;1963年2月23日发表在《沈阳晚报》上的诗歌《雷锋活着》,是一个时代的见证。他说,当时并不知这些是家庭档案资料。“我就是觉得不能随随便便扔掉有价值的东西。后来,我参与了沈阳市铁西区档案馆和沈阳市档案馆的活动后,才知道原来这些‘宝贝’就是家庭档案,做这项工作的初衷就是记录自己和家人成长的足迹。”

    后来,在市、区两级档案馆的指导下,胡老更加系统规范地对自己的家庭档案进行了整理,并自觉、规范做好家庭建档工作。他说:“最初在沈阳市铁西区档案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举办了我的家庭档案个人展,后来,沈阳市档案馆组织成立了沈阳市家庭档案研究会,推举我为会长,我还应市档案馆之邀,与著名作曲家铁源合作了一首《家庭档案之歌》。2013年,在市档案局馆领导同志的大力帮助下,成功举办了‘军旅作家胡世宗家庭档案展’,展览筹划精细,展期半年,影响颇广。如果说到家庭建档的经验,我觉得就是让家庭档案的建设伴随自己和家人的整个人生进程。”

一样的真情 不一样的纪念

    沈阳市职工邮协名誉会长田恒丰是一位老集邮爱好者。田老从小喜欢绘画,又爱好集邮,无论是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辽宁博物馆新馆开馆,还是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大地震,田老都曾手绘纪念封表达对国家的信心和对“前线将士”的祝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田老又一次拿起了彩笔和信封,先后制作了多个抗“疫”主题纪念封,以此表达对医务工作者的敬意和祝福,坚定战“疫”必胜的信心。“2月2日,我制作了首枚抗‘疫’主题纪念封,信封上画有两团火和长城,上面写着战‘疫’两字,意味着国家抗击疫情如火如荼,长城寓意着众志成城;2月24日农历二月初二,我绘制了一枚题为‘中国龙战疫情’的纪念封,纪念封上画有一条黑红相间的中国龙,正对着面前圆形的‘新冠病毒’显露威风……”田老一一介绍着纪念封图画中每一个细节的含义。他说:“我相信,疫情很快就会过去,这些都是战‘疫’必胜的见证。岁数大了,不能去一线抗‘疫’,但也得找点事儿做,把抗击疫情的整个过程记录下来,留作家庭档案,用以教育子孙。”

    提到家庭档案,田老笑着说,他建立家庭档案主要得从2003年他外孙女出生说起。从那一刻他开始自制纪念封记录外孙女成长点滴,从呱呱落地,到满月、百天、周岁,再到第一天上幼儿园、第一天上小学、第一天上初中……一个个温暖的回忆、一段段成长的经历,都通过一枚枚纪念封展示出来。田老的每一枚纪念封,收件人都是其外孙女。他说,他要将钟爱的集邮事业与外孙女的成长融合在一起,既记录孩子的成长点滴,也见证城市的变迁、国家的发展。他的作品在2004年“沈阳市十万家庭档案珍藏展览”中获“优秀参展家庭”,在同年的“厦航之星”宝贝成长档案比赛中获二等奖。此外,他被沈阳市档案馆聘为家庭档案宣讲团成员,曾荣获沈阳市家庭档案工作先进个人、沈阳市家庭档案建档示范户等荣誉。

    采访中,记者一边听田老如数家珍地一一介绍他的作品,听他如何利用手中的彩笔、剪报、信封,以制作纪念封的独特方式记录下身边发生的每一件大事,一边感慨一位祖辈对外孙女的厚爱,一位老人对家国的情怀。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3位老人家庭建档的那些事儿令人敬佩,他们时刻心系小家、胸怀大家的言行让人感动。在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他们老骥伏枥,虽不能冲锋在一线,但却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战斗豪情,展现出无限风采。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0年4月2日 总第3506期 第一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