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档案记录“最美逆行” 大考交出合格答卷

——访江苏省档案馆馆长陈向阳

作者:本报记者 王春燕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0-03-20 星期五

    战“疫”档案,是党领导人民防控疫情的真实记录。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这场战斗中,江苏省档案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积极主动服务中心大局,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各项档案工作,并特别为2813名“最美逆行者”建立了“江苏援鄂战‘疫’档案数据库”,这种为英雄建档、让英雄留名的做法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近日,本报记者就疫情期间江苏档案工作开展情况采访了省档案馆馆长陈向阳。

同频共振 同向发力

    记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江苏省档案馆疫情防控档案工作特别是文件材料征集归档工作,行动快、举措实、效果好。请问,您当初是怎么考虑的?

    陈向阳: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各行各业都闻令而动,为遏止疫情全力以赴。我们档案工作者不能缺席。

    我们要做到思想上与大政方针同频共振,工作上与决策部署同向发力。我们聚焦疫情防控和业务建设“两个阵地”,全面加强对省档案馆场所和人员的疫情防控工作,同时千方百计统筹抓好档案业务工作,做到“两手抓、两不误”。

    记者:江苏省档案馆是如何助力疫情防控工作的?

    陈向阳:义不容辞加入战“疫”,是我们档案工作者的政治责任和历史责任。

    怎样更好地助力战“疫”?我感到,最关键的就是要针对当前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需要,找到结合点、交汇点、关节点,通过深入挖掘和利用档案资源,为党委政府和社会大众及时提供更加精准、精细的档案服务,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疫情防控阻击战刚刚打响时,我们就组织人员夜以继日地查找档案资料,撰写《60多年前,新中国打赢第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控战争》一文,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战胜千年“瘟神”血吸虫病的伟大历程,用历史鼓舞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必胜信心,并于1月28日在“江苏档案”微信公众号隆重推送。随后,我们又陆续推送了《回溯“非典”档案,决胜新冠肺炎疫情》《千年顽疟一朝除》等文章,形成“兰台抗‘疫’”系列,不断传递战“疫”正能量,发出档案声音。

    2月初,我们开始组织编报《江苏档案资政参考》,紧密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实际需要和进展节点精准选题,相继编印了《地动三河送“瘟神”》《抗击“非典”中的江苏行动》《江苏支援四川灾区重建纪实》等6期“档案中的战‘疫’”专刊,为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抗击疫情提供参考,得到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省委书记娄勤俭作出批示:及时归档,以资借鉴。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郭元强也作出批示,要求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做实疫情防控有关材料的归档工作。省委领导的批示,既充分肯定了档案在总结经验、认识规律、指导实践中的重要意义与重要作用,又为档案工作指明了方向,更为全省疫情防控文件材料归档工作发出了动员令。

主动介入 立体投入

    记者:在疫情防控中的档案开发利用和宣传方面,江苏省档案馆开展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那么,对于疫情防控文件材料的征集、归档等工作又是如何做的呢?

    陈向阳:其实,做好档案的开发利用和宣传工作,与档案征集工作是相辅相成的。档案部门要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早谋划、早行动,不仅要主动出击,做好相关文件材料的征集接收工作,而且要主动开发利用好这些档案资源,让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并做好档案的整理及捐赠工作,有利于快捷、高效、优质地获得真实、鲜活的第一手档案资源。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档案是见证党中央领导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中国记忆”,对我们今后重大疫情和突发事件的防治与研究有着重要参考借鉴价值。2019年10月,我们联合省委办公厅印发了《江苏省重大活动和重要事件档案管理办法》,提出着重围绕“四重”(重大活动、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重点工程)开展档案征集接收工作,为此次我们征集、接收疫情防控档案提供了政策依据、理念支撑和方法路径,也是对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的检查和考验。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档案工作的通知》要求,快速反应、敏锐应对,积极主动跟进疫情防控工作,组织力量参与抗击疫情工作全程档案资料管理。及时与省委办公厅协调,于2月6日印发了《江苏省档案局江苏省档案馆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档案工作的通知》,初步提出了疫情防控工作文件资料的分类、归档内容。随后,我们又主动联系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月26日印发了《关于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部署抗击疫情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及进馆工作,并安排职能部门及时跟踪对接相关部门和单位,帮助指导收集整理有利用和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录音、录像、照片、实物等资料,确保战“疫”档案真实、完整、可用。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深入,我们实时密切关注,及时跟踪指导。3月9日,我们和省卫健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做好文件材料归档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预防控制及医疗救治机关单位全面收集积累在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和驰援湖北工作中形成的大量文件材料,提出了更具体、操作性更强的《江苏省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共33条83款,内容涵盖政策文件、疫情分析、重点场所防控、应急心理干预、防疫健康宣传、疫情科研攻关等方面,为各相关机关单位收集整理抗疫文件材料提供了系统明确的工作指引。

    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疫情防控档案征集、收集工作的同时,我们率先开展了为战“疫”前线“最美逆行者”建立专题档案库工作,确保江苏儿女在荆楚大地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英雄壮举,以及江苏人民举全省之力、集优质资源、同舟共济打赢湖北保卫战的“江苏记忆”得以永存。

    我们向社会各界发布征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档案资料公告;与主流媒体合作,共同收集江苏支援湖北医护人员的抗疫日记、请战书、战疫影像等档案资料;联合省内有关综合档案馆和医疗机构档案部门,并对接湖北相关档案部门,共同筹建“江苏援鄂战‘疫’档案数据库”;对被追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的南京市中医院副院长徐辉等英模人物,建立名人档案全宗。通过多措并举、多方合作、立体作战,确保江苏2813名援鄂勇士、壮士的名字一个不缺、一个不落,为英雄建档,让英雄留名。截至目前,已收到社会各界捐赠江苏驰援武汉医务工作者抗疫日记、防控疫情科普宣传视频资料、相关照片、实物等抗疫档案480多件,其中,援鄂医护人员抗疫日记80篇、照片98件、视频12件、文艺作品4件、相关报道293件。通过各大媒体和社会各界收集到各类疫情信息1000多件,一些单位和个人也正和我们联系捐赠事宜。

战地记录 家国记忆

    记者:在征集到的这些档案资料中,有哪些让人印象深刻的人和事?

    陈向阳:目前征集到的档案资料只是初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接收到更多更有价值的战“疫”档案。仅从征集到的来自战地前沿的档案来看,就有着类型多样、内容丰富、生动感人的特点。比如,江苏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护师俞燕,是支援湖北黄石医疗队的成员,她捐赠的日记等档案中,有一段人民网微博客户端3月1日转发的视频,是刚从ICU出来的她,一口气把一瓶550毫升的矿泉水喝得底朝天。她在日记中写道:“我是插哪儿活哪儿的仙人掌。”虽然身穿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喘气都困难,但一想到患者,俞燕顿时就有了力量。

    国家(江苏)紧急医学救援队副队长、医疗组副组长左祥荣,则为我们提供了在武汉筹建方舱医院以及在方舱医院中工作生活的图片、微信截屏、口述文字等档案资料,通过这些点滴记录,让我们对方舱医院有了更多了解,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武汉前线的战况和医患之间的关系,更展现了江苏人民和湖北人民同舟共济、相互支撑、血浓于水的真挚感情。比如,他们在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苏大强援汉团”医患微信群中,就生动记录了医生和患者通过微信现场“斗”诗的场景。一名患者在微信群发了首打油诗:“窗外青山楼外楼,关得我们眼泪流。今朝有酒今朝醉,吃饱喝足又去睡。不求三月下扬州,只求月底能出舱。”诗中既有隔离时间久了引发的无奈,还带着少许惆怅,又有早日出舱的希冀,患者们心有共鸣,纷纷点赞。为提振患者士气,来自江苏省人民医院的护士李晨在微信群回应了一首小诗:“站定方舱不放松,原来出生在江东。问尔为啥在江汉?战胜病毒需东风。”她在告诉患者,无论如何,救援队都会和他们站在一起,同时也说明胜利需要等待和时机。诗歌的交流,是情感的互通,很好地抚慰了患者们的情绪,也进一步密切了医患感情。

    这些鲜活的人与事,这些有血有肉有温度的战地记录,是完整保留抗击疫情重大斗争全过程历史画面的重要内容,也是档案部门应当收集的家国记忆。通过疫情防控档案资料的征集、保管和利用,人们可以与过去、现在和未来心脉相通、同感共情、启智开慧、涤心明目。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0年3月16日 总第3499期 第一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