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在战“疫”中做一名有温度的档案工作者

作者:徐拥军 郭若涵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0-02-17 星期一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众志成城、齐心抗疫,形成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合力。档案工作者虽然不能像医护工作者那样战斗在抗疫第一线,但是作为社会记忆的守护者,作为连结人类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使者,做好疫情防控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工作与疫情防控工作同步开展,是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努力倾听更多生命故事、引导公众理性科学抗疫、用事实揭穿谣言,传递正能量,做一名有人文关怀、有温度的档案工作者,努力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贡献智慧和力量,也是档案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和独特价值。

    要做民众诉说伤痛的倾听者。日本导演北野武曾经这样评述过一场灾难:“灾难并不是死了两万人这样一件事,而是死了一个人这件事发生了两万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恐慌与悲伤情绪弥漫全国。截至2020年2月12日9时,全国累计新冠肺炎疫情确诊病例44726例、死亡1114人。这些冰冷数字背后是无数鲜活的生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每个人都是主角,每个人都在战斗。近年来,关于档案记忆观的探讨使得档案部门作为社会记忆构建者的身份不断被塑造、凸显,档案工作者已经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档案是建构集体记忆的不可替代要素,档案工作是建构集体记忆的受控选择机制,档案工作者是建构集体记忆的能动主体。在“失忆”危机急剧加剧的今天,全国各地档案部门实施的城市记忆工程、乡村记忆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如2003年“非典”阴影笼罩下的那场“白色恐怖”一样,2020年冬末春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势必成为国人心中无法抹去的一段痛苦回忆。对档案部门来说,与其事后收集与此次疫情相关的记忆碎片,不如就在此刻、在这段记忆还在发生的同时,主动介入,积极作为,为群众提供一个情绪宣泄口,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将这场战役里的每一个动人故事悉心存放。一方面,档案部门可以借助档案网站、社交媒体等线上平台开设“疫情日记”栏目,专门面向社会征集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故事。例如,苏州市吴江区档案馆早前专门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吴江通”,通过征稿不断刊发高质量文章,连续几年居于档案类微信公众号排行榜前列,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倾诉心声、感念乡愁、寻找归属的平台。在疫情紧张的态势下,档案部门或许可以借鉴该模式,面向公众征集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文章、照片、音频、视频等,为公众搭建起诉说伤痛、抒发情感的公共平台,让更多微弱的声音能够被听到并有所回应。另一方面,档案部门可以依托正在实施的记忆工程等项目征集公众故事。如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北京研究中心主任冯惠玲教授开始主持的“‘北京记忆’——北京文化资源大型数字平台”(以下简称“北京记忆”)项目旨在通过对文化资源的选择、诠释和再现,面向公众搭建可视化展示与互动平台,从而构建起数字时代的北京城市记忆。其中“我的北京记忆”互动网站是为北京居民、海内外北京文化爱好者搭建的一个互动交流平台,旨在从公众视角出发勾勒出一座生动的北京城。截至2020年2月5日,该网站已有2200多条用户创建的记录。当前,围绕新冠肺炎疫情添加词条、开设专题栏目、征集稿件,将更多亲历者的故事记录保存下来,理应成为档案部门的使命自觉和责任自觉。

    要做群众相信事实的引导者。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抗新冠肺炎疫情时,一些谣言因网络的便捷性快速广泛传播,人们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常常会做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选择,这在很大程度上给“战‘疫’行动”造成诸多阻碍和困难。当前,《人民日报》联合丁香园推出“实时疫情”栏目,并设置了“谣言征集”与“谣言排行榜”两个子栏目,旨在从专业与权威视角出发对当前形态各色的信息进行辨别与澄清,使公众在面对谣言时能够保持理性与冷静。档案作为人类活动的原始记录,天然的真实性、客观性、证据性等特点使其成为辩驳谣言的有力武器。面对谣言和攻击,档案部门责无旁贷,区别于丁香园团队的专业性,档案工作者或许无法解答专业的医学问题,但利用档案资料引导公众相信事实是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一方面,保持档案原始貌样、为人类留存真实是档案工作者的基本职责。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赴上海前线医院考察非典型性肺炎防范工作,除了与相关人员进行座谈交流并听取汇报外,专家组还花费大量时间查阅并核实了数十万字的文件材料和档案资料,档案资料为专家组进行考察评估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另一方面,档案工作者要及时向相关机构发言人提供澄清事实的证据材料。近日,湖北省慈善总会、武汉市红十字会等机构因医疗物资、资金拨付等行为被推向舆论质疑的风口浪尖,成为大众热议的焦点。尽管当前其已向社会公开部分物资去向、资金拨付对象等信息,但由于信息披露不及时且缺乏相关原始可信性文件材料的支持,公众对其依然保持怀疑态度。相比之下,利用红头文件、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等原始档案资料回应社会质疑才能更好地说服公众,增强公众的信服力。可见,利用档案提供的有力信息来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至关重要。

    要做民众战胜疫情的鼓舞者。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研究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会议指出:“要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统筹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更好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在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抗疫情之时,档案部门作为信息服务机构,应当主动承担起向公众传播科普知识、传递正面能量、讲好防疫故事的责任,同时档案部门所拥有的丰富信息资源还能为防疫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基础。一方面,档案部门要积极利用馆藏档案为编制疫情防控科普手册提供信息来源,帮助人们全面了解防控相关知识,增强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如在2003年“非典”期间,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利用档案室保存的大量科普资料编印非典防治专题系列科普手册,仅用半个月就编印了科普手册24种共计80万份。同样在2003年,上海市档案馆在其官方网站上海档案信息网上增设“防治传染病”栏目,公开与传染病防治相关的部分历史资料,这些都可以为档案部门打好此次防疫战役提供借鉴。另一方面,疫情防控档案是党和政府领导人民抗击疫情的真实记录,对工作查考研究、经验借鉴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档案部门要全面记录和保存党委政府组织动员群众抗击疫情的历史面貌,防疫一线医护人员尽责担当、救死扶伤的历史过程,以及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感人画面,展现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风貌。如2003年,上海市档案馆接收征集部工作人员用镜头记录下了抗击“非典”第一线实况,各主要交通要道检疫杜患、市民参与抗击“非典”等画面皆被记录下来;北京佑安医院兼职档案工作人员最早使用文字、照片、录像形式记录了北京佑安医院抗击“非典”的生动场面和医务工作者的英雄形象,3个多月内先后撰写了280余篇文章,留下录像带40余盘、照片1500余张,为人们留下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要做民众追溯历史的信赖者。档案最大的魅力在于“将过去、现在与未来连接于同一个时空”。档案在未来时光里将我们现在所经历的一切留存为过去,由此成为人类追溯历史、回顾往昔最信赖的伙伴。档案部门保管着大量丰富的抗疫资料,一方面,要积极发挥档案资政的重要作用,根据疫情防控工作实际需要,深入挖掘馆藏档案资源,将党和政府应对疫病疫情、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档案资料,特别是将2003年抗击“非典”的有关重要工作情况汇总编辑成档案参考材料,为部署防疫工作提供翔实可靠的依据。如北京市档案馆曾经编写的全市抗击“非典”大事记《抗击非典北京日志》、北京部分区县档案馆举办的人民抗击“非典”斗争纪实展览、上海市黄浦区档案馆利用馆藏资源编研的《关于1988年防治肝炎工作经验的启示》等都是重要的参考资料。另一方面,档案部门要善于利用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对相关重要历史资料及时进行公开。在2003年“非典”时期,上海档案信息网已在“历史之鉴”“首例直击”等栏目刊发了一系列历史上关于防治传染病的文章,全面回顾了人类的抗疫历史。2020年2月3日,苏州市吴江区档案馆微信公众号“吴江通”及时推出了“110年前的东北鼠疫,是这位吴江人举荐了‘鼠疫斗士’,挽救千百万同胞的性命!”一文,增强了公众对抗疫的正确认识。

    疫情终会过去,春天终会到来。这场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势必成为人们心中一段难忘的记忆。面对“疫情”大考,档案部门要从过去寻找疫情防控经验教训、在当下做好疫情防控文件材料收集整理、为未来疫情防控工作留史存鉴,用担当和奉献筑牢疫情防护屏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自己的贡献。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0年2月13日 总第3485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杨太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