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青春谱写扶贫曲

作者:郑增纲 左兆帅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0-01-17 星期五

    编者按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决胜年。为见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中国历史乃至人类发展史上激动人心的重大时刻,即日起,本报四版开设《小康路上阔步行——礼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栏目,刊登反映各地人民生活改善、社会发展变化的文章及今昔对比图片,讲述档案人助力脱贫攻坚的感人故事。欢迎读者踊跃投稿。

    “既然是驻村扶贫,就要脚踏实地,全身心投入,为当地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2019年3月,云南省档案局干部王天浩被派驻到巍山县,先后担任巍宝山乡合作村、永建镇永乐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驻村以来,他牢记职责,用真心、真情和扎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基层干部的尊重,受到当地百姓的称赞。2019年10月,王天浩先后被表彰为云南省“扶贫先进工作者”、大理白族自治州“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

转变角色 熟悉村情迎挑战

    从档案部门转换到村委会,工作环境和内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新的挑战,王天浩虚心学习。村、组召开相关会议或研究问题、决定重大事项时,他摆正位置,积极主动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学习脱贫攻坚相关政策知识,深入农户家中走访了解情况,尽快熟悉村情民意,迅速完成了角色转变。驻村扶贫以来,王天浩先后入户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累计517户(次),做到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入户走访3次以上。王天浩说:“最难忘的一次是2019年5月19日中午的一次入户,那天非常热,我戴着草帽,拎着一个行军水壶,从巍宝山乡合作村委会徒步到底毕自然村,往返10多公里山路,虽然很累,但摸清了村情民情,心里感到很欣慰。”提到王天浩,巍宝山乡党委副书记李焕才由衷称赞:“他在合作村驻村期间,服从组织安排,任劳任怨,积极工作,多角度宣传脱贫攻坚一线的好做法,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小处着力 扶贫助困解民忧

    “作为一名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要做什么,能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这是王天浩经常思考的问题。经过思考,他耐心细致地做好每一项工作,积极协助村“两委”做好脱贫攻坚、春耕生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真诚帮助群众脱贫。王天浩先后到13个村民小组、党支部宣讲扶贫政策和党务知识80多次,开展党课教育20多次,同时利用专业优势帮助各党支部规范建档。

    “这两天,我们主要围绕2019年度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开展入户核查,要确保每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信息都要准确齐全完整,实现信息动态精准更新。”

    2019年10月28日早上,王天浩像往常一样,和永乐村“两委”干部一起,具体落实脱贫攻坚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工作事宜。“这几天身体怎么样?家里的庄稼都收完了吗?收成好不好?”安排好入户核查工作后,王天浩又一次来到永乐村委会碗城村民小组夏守城的家中,为他送上牛奶等慰问品,详细了解他家的生产生活情况。39岁的夏守城,前几年在一次劳动中意外受伤,加之夫妻离异,留下一个正在读初中的孩子,此外,家里还有一位60多岁的长年生病的母亲,一家人的生活十分困难。2016年,在党的政策帮扶下,夏守城一家住进了新房子,享受到了教育扶贫和健康扶贫等相关政策。2019年7月,王天浩从巍宝山乡合作村调整到永建镇永乐村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后,主动帮扶夏守城。“王队长帮我积极争取了生态护林员工作,月收入800元;平时我还去家附近的一个公司从事水电维修工作,月收入2000元左右;加上田地的年收入3000元。一年下来,我们家收入3万多元,日子越来越好了。”夏守城说,自他和王天浩相熟以后,家里有什么困难,甚至有时思想压力重,都会去找王天浩。“他经常鼓励我要坚强面对困难,并帮我出主意、想办法,是我们群众的‘贴心人’。”

 
    王天浩(右)与扶贫户一起干农活、唠家常,了解其生产生活情况。(图片由作者提供)

    在村民眼里,王天浩还是一个“爱较真的人”。中午,离开夏守城家后,王天浩和永乐村党总支书记陈华东来到了月牙山村民小组,协调关于大理至永昌500千伏高压线建设途经月牙山群众土地赔偿相关事宜。经过1个多小时的耐心细致协调,该村69岁的村民小组长刘品高很感动:“王队长工作较真,为我们村的这件事前前后后跑了六七趟,真是难得。”

    细微之处见真情。王天浩带领工作队通过努力工作和积极争取为驻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得到了百姓的一致认可。

舍小家为大家 青春谱写扶贫曲

    “我走了几个月都没回来,工作实在是忙,这个星期都在入户,家里只能让你多费心了。”“我知道你那边的事很多,不容易,你要多保重身体。”处理完村里的各项工作,已经是下午一点了,吃饭间隙,王天浩给妻子打了个电话。王天浩的妻子在省城工作,孩子刚满2岁,在老家由老人照看,一家三口过着三地分居的生活。驻村200多天来,他从未因家里的事请过假。被组织调整到永乐村驻村后,王天浩明白,肩上的担子更重了。王天浩总是对自己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干好每一件事,让贫困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驻村以来,我和家人只团聚过两次,刚来时觉得确实难,但想到自己能帮助村里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个付出,值!”说到这里,“85后”的王天浩湿润的眼中透着坚毅。

立足实际 示范带动促增收

    脱贫摘帽以后,如何巩固脱贫成果是关键。王天浩深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在合作村,他立足村情,制定了“一村一品”生态蜂养殖工作方案,协助组织49名意向蜂农赴漾濞、宾川学习中华蜂养殖技术。他实地进行蜜源选址,向派出单位争取资金6万元,扶持村养蜂产业,目前帮扶资金已到位,项目正有序推进。驻永乐村后,他协助村“两委”申请沪滇协作项目帮扶资金100万元,入股厂址在永乐村的大理云樱牧业有限公司。企业用工优先使用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每年由公司按照不低于入股资金的6%保底资产收益交给村集体,其中资产收益资金的30%作为村集体收入,70%由村集体设置公益岗位按劳分配给建档立卡贫困户。目前,该公司存栏奶牛790余头,日产鲜牛奶9吨,聘用永乐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10多名,带动了村民增收,有效巩固了脱贫成果。

    “王队长驻永乐村以来,认真履行队长职责,扎实工作,配合村‘两委’入户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矛盾,组织开展各类宣讲活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促进贫困户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深受干部群众的欢迎。”陈华东动情地说。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0年1月9日 总第3473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杨太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